浅谈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及其规划中论文_方国豪

浅谈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及其规划中论文_方国豪

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规模在不断的加大,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也应该同市政道路建设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当前,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方面以及规划的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改正,本文结合市政道路工程案例展开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提供给实践工作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规划;新理念;问题与对策

不同于其他道路,市政道路的意义巨大,不仅仅需要充分的考虑好设计以及施工城市排水管道工作,而且需要重视合理的布置城市绿化带以及人行横道,对于公路等道路,还需要关注交通的效率以及交通强度方面。所以,这种情况下会给兼具交通以及排水管道的市政道路造成更大的难度。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形势下,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方面具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

一、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排水规划同城市用地规划之间的问题分析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期间形成的问题属于一项关键的问题。进行城市的市政道路排水规划工作期间,城市用地竖向通常能够对于此工作产生一定的阻碍,并且所形成的影响,密切的关联于当前我国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展开城市竖向用地下的市政道路排水规划时,为充分的确保顺利平稳的实施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者应该以两种方案,即短管压力流与重力流,有效的将城市竖向用地所产生的高程低方面问题予以处理。但是一些部门并为严格的审核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方案,没有对于设计中具有的不科学合理部分展开调整,所以,会降低市政道路给排水规划质量。

(二)规划实施与现状情况时序性造成的矛盾

当前,规划部门对现状及规划区别较大的区域没经过充分考虑,或者规划时间与实施时间的差异性,都能够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平稳实施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阻碍了城市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例如,某地区的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中,因原来所设计规划的一次干路用地被学校建设应用,而且经济开发区已经明确不遵循规划实施建设,这样一来会取消原来计划,设计单位不得不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规划方案重新的设计,并且会产生较多的设计规划造价,提升百分之十五。因此,这一问题能够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三)排水管埋深不合理产生的问题

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内,如果产生不科学合理的排水管埋深情况,则能够导致提升施工成本以及增加技术难度等问题。而且于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中的污水管埋藏深度内,其能够对于污水的处理能力产生较强的关联性,但是当前还有很多的单位没有引起较高的重视度,急需提升排水管埋藏深度的科学合理性。

(四)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规划编制缺少先进性

当前,在我国的部分城市中,一些市政道路施工单位依然具有延后施工道路排水工程建设的不良现象。一旦出现此问题,就会引发城市道路通车后排水设施零建设情况,甚至产生城市内涝等严重的后果。因此,应该引起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二、市政排水设计规划科学合理的改进举措

(一)注重市政排水的规划

为充分的保障顺利的实施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相关的设计单位需要予以市政道路给排水的设计规划工作较高的关注度。应该加强了解城市的各项资料内容,联系起自身的调查情况,使得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规划可以良好的适应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且在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要关注相关的设计是否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严禁防范由于市政道路排水工程造成降低居民生活质量的现象。

(二)充分考虑城市防洪排涝需求

随着城市规划的日益完善,市政道路工程需参考区域防洪排涝规划进行排水设计,着重考虑设计范围内及片区排水合理性、可行性。城市防洪排涝主要为内涝及外洪,其中外洪以防2为主,主要通过建立防洪堤、水库等达到防洪效果;内涝则以排水和滞蓄为主,主要由频繁或瞬时量大的降雨引起,应合理设计雨水排放、调蓄等方面的措施。对于城市主干路或次干路,往往承担着片区雨水的主要排出口或转输点,应按远期规划实施原则,尽量减少长距离重力流管排放,必要时增设雨水提升泵房以减轻或消除片区排水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城市支路,在小片区范围内尽量单独排放,并在道路控制点位置重点设置排水构筑物(雨水口、明渠等),以减小对主干路或次干路的排水负荷。

(三)重视污水设计中的合理性

我国在排水设计中已实行多年的雨污分流制,但目前许多现状道路仍存在雨污混排的情况,污水设计一直是排水设计中的弱点。城市用地规划对污水设计有重大影响。对于新开发片区,用地规划完善,污水设计可参考相应片区规划进行设计;而对于现状片区改造,应在满足现状片区的污水排放需求同时,根据片区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相应的调整污水纳污范围。对于用地性质不同的区域,适当调整污水管道埋深对于地质情况较差的区域,可根据街区现状污水排放情况适当减少污水管道埋深;对于新开发片区,可通过论证取消相应路段内污水管道,并及时反应片区内待开发项目。明确片区污水排放的总出口,对于区域内其他道路的排水设计及该道路今后的提升改造可提供设计重要依据。

(四)关注排水设计新理念

近年来,海绵城市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新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海绵城市以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为基本原则,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绿地、道路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消减径流污染、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市政道路中运用到的海绵城市措施主要有:人行道采用透水性铺地砖,可减少地面的雨水径流;树池建成低洼式,通过雨水在低洼树池中短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水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各大城市也相应出台与本城市相符合的海绵城市设计指引,设计人员应及时学习,以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实际案例情况

某市政道路属于城区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现状次干路,长度约为4千米,道路红线宽40米,双向六车道。道路为中部高,南北侧低。设计内容主要为现状道路的路面、排水管线及桥梁的升级改造。此项目排水工程设计分雨水工程及污水工程。其中现状道路排水管道建设时间已久,无法满足最新的地区用地规划及排水规划。设计对该道路排水管道采用保留加新建方式,新建雨水管道接纳上游待开发片区雨水,经转输后近期溢流至下游道路现状雨水管道,远期排至下游道路规划雨水箱涵,经汇流后排至规划河涌。由于部分路段为弱风化地质,水务部门此前对周边已设计道路中明确该路段不适合排水管道改造,而道路现状两侧均为住宅用地,小区现状排水管道排至周边道路,因此该部分路段不考虑设置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设计规模仅考虑道路范围内雨水,并相应降低雨水管道埋深。

结语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设计能够深刻的影响到市政道路的功能以及道路通行能力、应用的年限、交通的安全性等等。所以,实施设计道路排水系统期间,一方面要予以道路路面和人行道的排水设计较高的重视度,另一方面也应该综合的考虑到道路系统的路基、绿化带等。通过实施科学的、规范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方案,确保排水系统能够顺利的把路面积水进行有效排除,维护路面的通常状态。

参考文献:

[1]王雨.“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159.

[2]李荣楠.浅议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设计与实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0):23.

[3]王迪,赵健淳.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思想与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7,8(02):112-113.

[4]张昶凯.浅谈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及其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6(46):222-223.

[5]李涛.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及其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建筑知识,2016,36(10):203+248.

[6]许蔚军.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思路及相关经验总结[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34.

[7]陈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重点问题探讨[J].门窗,2016(01):112-113.

[8]陈丽馨.浅析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及施工要点[J].科技经济市场,2015(01):200-201.

论文作者:方国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及其规划中论文_方国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