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论文_陈栩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随着配电自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式各样的问题还会相继出现,只有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完善配电自动化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机制进入到实用化、自动化应用阶段。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实用化运维管理问题形式依然严峻,这就给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不断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完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顺利进行。因此,本文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运维

一、以往电网系统特点阐述

在对传统电网运作模式分析后,发现传统电网运作模式主要为分散性模式,这一分散性模式是电网系统运用较长时间生产模式,利用分散形式的生产管理。 详细来说,传统电网系统分化管理方案,主要是建立在相同级别基础上,利用分化管理模式,可以对不同管理系统进行分化管理,把行政体系和不同部门系统工作细致化划分,但是分化模式划分过于细致,增加了运维工作人员任务量,降低运维工作质量,增加工作人员作业时间,无法满足当下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目标,从而间接阻碍了电网企业的发展。分化管理模式,在系统构建环节也存在自身发展弊端,增加系统构成复杂性,不同系统和部门存在多次置现现象,导致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浪费,无法实现企业现代化运维发展目标。

二、配电自动化过程涉及的问题

“三盲”问题是配网自动化建造与改造中的多见问题,所谓“三盲”即盲目寻求配电体系的高级使用、盲目寻求大型配电体系主站建造、盲目寻求“三遥”率。

2.1“三盲”问题

我国目前的配电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根据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当下我们基本可以实现遥信、遥测基本信息的采集、存储和通信上传,并可以通过主站对其做出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并实现非故障区供电的恢复。但是一些配电建设单位不合实际的的追求配电自动化体系的高级应用配置,这些加装的高级应用配置往往不具实用性,像将温度、湿度信息采集装置加在终端侧,将负荷预测、短路计算等应用设备加在主站侧。完全不考虑加装高级设备的实用性,对配电设备进行盲目改进。在配电自动化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还应将配电自动化实施区域3~5年后配电网实时信息总量的多少考虑在内,不应盲目主张通过安装大型主站来避免突发问题的出现,由此造成的配电网实用化效率降低是可观的,而且投入与产出之间出现的差异,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自动化建设和电网改造,使得部分运维单位自身改造速度随之加快,同时各电网部门对于配电自动化的理解也不够全面,缺少对“三遥”率真实含义的理解,这就造成在开关装设中对“三遥”装置盲目使用。由此造成的成本增加和产出比降低是不容小视的,尤其是在配电自动化装置投入生产后所产生的运维费用将随之进一步增加。

2.2遥控的执行过于谨慎

遥控在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于配电调度过程中对安全问题的考虑,人们对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信任程度不高,以及经常出现的抵触使用自动化配电设备现象,所以即便按照自动化控制的相关要求对配电设备进行使用也必须有人在现场进行监控。由此造成的配电体系自动化几乎不能体现出实用性,反而会造成操作控制过程的复杂化,使得配电自动化设备高效率的优势不能得到完全体现。

2.3运维体系管理分工较为混乱

在配电自动化设备投入运行后,处于终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容易出现分工混乱的现象,而且在通信运维和配电运维部门之间还会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终端运维工作的效率。例如,在配电调度的过程中某个重要节点发出的信息上传突然失效,根据配电调度就会通知配电工区与通信运维部门去现场进行勘察,但是配电工区人员和通信运维部门的检查结果都是各自维护的设备运作正常,都会指责对方负责维护的设备出现了故障,最后经过第二次现场检查发现故障原因是节点开闭箱内DTU中ONU电源插座发生了掉落,只需将电源插上问题便可以解决。

三、问题的解决策略

3.1解决“三盲”问题

为做到合理的提高“三遥”率,应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单位管理部门和设计指定部门对配电建设原则的学习,掌握全“三遥”的利弊,并结合实际对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地区进行定位,对不同类别的供电结构进行统计,因地制宜地在配电网络中设置关键节点;在配电自动化中还要合理的增设高级应用,不能盲目改建,一些高级应用的加入可以满足现场设备需要,而有些高级应用的加入只是无谓的增加成本。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就需要事对配电自动化改造施工过程的现场设备进行详细勘查,以保证所增加高级应用的实用性;盲目追求大型主站建设的现象要得到避免,就需要在配电体系自动化建设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配电自动化设备3~5年之后的配网实时工作量,并按照主站规模的大小进行配置。配网实时信息量的计算应参照《配电自动化建设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根据配网工作总量信息选择合适规模的主站,此处可参照表1。

3.2解决遥控操作过于谨慎问题

遥控是操作便捷性的关键,在进行配电体系自动化建设之前必须与配电调度部门做好充分交流,使配电调度部门了解配电自动化工作实现后所能体现的高效特性,通过逐渐渗透使配网调度部门自己去发现配电自动化中遥控操作所具备的可靠性以及与由此产生的便捷性。在参与的过程中配电调度部门也会逐渐转变对自动化配电体系的看法,逐渐接纳遥控操作手段,并最终完全接受配电自动化体系中的的遥控控制模式。

3.3解决管理运维分工混乱问题

运维分工混乱的问题在设备异常检查中经常出现,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反复发生,就需要从管理入手,确定责任分工,保证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针对终端设备的运维要建立特定的状态检修方案,以保证各管辖区内的设备都能良好运行。这一点可以借鉴大中型城市中成功进入实用化应用阶段有关单位的经验,定期召开配电自动化技术研讨会,在交流中发现缺点并提出改进,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管理水平。

四、结语

国家电网企业是我国电力行业的主要企业,电网企业的发展关系着电力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电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全面贯彻国家发展目标,逐步树立自动化发展目标,构建自动化发展系统。对电力企业自动化运作情况分析和调查,发现在其当前的系统维护管理中,由于电网复杂性和管理方法等弊端,影响到运维管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印永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技术和设备[J].电气制造,2010,1(1):111~112.

[ 2]李伟波.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科技与企业,2013,22(21):312~313.

[3]刘承成.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的研究[J].安徽电力,2009,26(1):78~80.

作者简介:

陈栩 (1980.9-),男,福建泉州人,湖北工业大学,技师/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施工建设,单位:国网泉州供电公司,

论文作者:陈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论文_陈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