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论文_刘昌妍

试论建筑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论文_刘昌妍

临沂市城市建设勘察测绘院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现代高层、大体积建筑工程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施工速度快、安全程度高、质量易控制等特点。建筑单位需要掌握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和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强化质量控制意识,严格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充分发挥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本文首先概述了泵送混凝土施工中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泵送设备选择等方面的技术要点,随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施工中常见的裂缝问题、管道堵塞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泵;管道堵塞

引言

泵送混凝土是将配置好的混凝土使用输送泵,直接输送到浇筑地点完成一次性浇筑的施工工艺,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方式相比不仅极大的减轻了工人作业量,提高了安全程度而且机械化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工程质量控制就成为施工单位关心的焦点问题。施工中的管道堵塞和施工后的混凝土裂缝是多发的问题,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质量控制才能最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一、建筑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1)水泥。在混凝土的各类组成材料中,水泥起到了粘结、润滑的作用。水泥用量偏少则导致骨料、砂石的粘结性不好;反之,水泥用量过多,混凝土整体强度不高。在选择水泥时选择标号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即可,具有较强的抗冻性和保水性。水泥使用前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如果水泥有结块等问题应禁止使用。

(2)骨料。建筑施工中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泵送混凝土施工中为了降低管道堵塞的概率,应尽量使用粒径在5mm以下的骨料。另外建筑工程的高度也会对骨料粒径的选择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最大泵送高度不超过40m时,骨料最大粒径控制在5mm以下,最大泵送高度不超过100m时,骨料最大粒径控制在3mm以下。另外骨料的含泥量也要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含泥量不得超过3%。

(3)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外加剂可以达到改善混凝土整体性能、降低泵送施工难度的效果。外加剂的种类有多种:减水剂可以减少制备混凝土时水的用量;早强剂可以加快混凝土硬化;引气剂可以减少混凝土中气泡和空隙,从而提高混凝土整体强度。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根据泵送混凝土的施工需要来选择,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外加剂的用量,过多使用外加剂也有可能对混凝土的部分性能带来负面影响。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比科学除了会增强混凝土整体性能外,对泵送效果也有直接影响。配比良好的混凝土,泵送阻力较小,泵送效率较高。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范围为8cm-23cm,但实际应用中一般控制在10cm-20cm范围内(低压泵要求在15cm-23cm之间),这个范围可泵性最好且吸入效果也最佳。对于长距离、大高度的泵送,一般控制在15cm-20cm为宜,总之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3、混凝土输送泵

选择合适的泵送设备对于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管道堵塞问题也有直接帮助,目前施工过程中常用的输送泵主要有活塞式、挤压式等几种。活塞式输送泵具有功率较大、性能稳定的特点,适合多种环境尤其是高层建筑中使用,但是使用过程中噪音较大。液压式输送泵具有排量大、输送距离长等特点,是现阶段高层及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施工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单位要综合对比各类输送泵设备的使用效果、适用情况、经济成本等因素,最终选择一种设备。

4、混凝土泵送

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缸筒口上1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间为宜,避免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须保证泵送混凝土连续工作,混凝土搅拌站供应能力至少比混凝土泵的工作能力高出约20倍。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20min、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min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5min正反转2-3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超过45min)气温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

二、建筑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泵送管道堵塞问题的处理

(1)泵送管堵塞原因。在泵送混凝土施工中,泵送管道的堵塞是一种常见的问题,除了会影响到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外还会导致泵送设备因为压力过大、功率过高,出现损坏甚至是爆炸事故。导致泵送管道堵塞的原因有多种,较为常见的有:混凝土材料问题,例如水泥、水的配比较低导致混凝土润滑效果不高,部分混凝土粘附在管道内壁上造成了堵塞;还有的则是泵送管使用习惯不好,例如每次使用完毕后没有及时用清水清洗,也是造成管道堵塞的一种主要原因。

(2)解决措施。在明确了造成泵送管堵塞的常见原因后,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其一,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在混凝土泵送结束后及时清洗管道,冲洗管道内剩余的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在管道内部干燥、堆积。其二,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设计,可以在混凝土中适当添加一些外加剂,例如现在有专门的泵送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其三,还要注意根据楼层高度灵活调整泵送压力,较大的泵送压力也可以降低发生堵塞的概率。

2、裂缝问题的处理

(1)裂缝原因。泵送混凝土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消散而容易出现温度裂缝,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多见于楼梯处、墙角处、梁柱相接部位等。另外泵送混凝土施工中没有进行振捣或是浇筑后养护时间不足,也都是造成裂缝的常见原因。

(2)裂缝处理。施工单位要注意采取预防性措施应对混凝土裂缝。例如在制备混凝土时要对各类组成材料的质量进行入场检查,同时严格按照最优配比进行制备,尽快将混凝土投入使用,减少存放时间可以保证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例如在夏季施工时要注意做好遮阳措施,可以避免水分蒸发导致混凝土干燥,出现干燥裂缝。泵送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振捣,保证混凝土中气泡等逸出,增强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开展养护措施,可以减少因为温度、干燥等带来的裂缝。

结语

泵送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施工工艺,已经在当前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运用这一工艺时也需要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从而发挥泵送混凝土的应用优势。施工单位要树立全过程质量控制理念,从前期对各类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到中期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再到后期及时开展建筑混凝土的养护等从而保证建筑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路明,陈喜旺,张莉,等.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探讨[J].建筑技术,2016,47(4):335-338.

[2]易桃,严顺洪.浅析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关键技术及施工控制[C]//第六届“全国先进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研讨会.2018.

论文作者:刘昌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论文_刘昌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