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市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现状分析论文_王紫荆

沈阳市城市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现状分析论文_王紫荆

摘要:“十三五”期间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如何将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相协调成为一个重要目标。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资源消耗的速度与日俱增。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快的城镇化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急速增加,这对我国的垃圾处理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若不能及时妥善地处理生活垃圾,不仅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恶性影响,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目前传统的垃圾处理手段——填埋、焚烧显然无法满足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需求,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因此,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建立经济循环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沈阳 垃圾分类 资源 现状分析

一、研究意义

城市生活垃圾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对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系统的效率形成了重大考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与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时期一样,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消耗与破坏。为达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们的目光也逐渐聚焦在了资源的良性循环上。如何合理地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并妥善处理生活垃圾,是使资源良性循环的前提和关键。本研究通过对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从理论研究与现实规划上为沈阳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出谋划策,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奠定基础。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现状。据统计,到2000年,全国668个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为1.5亿吨,垃圾的总计存量为60亿吨。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量由2009年的1.6亿吨逐年增加,至2013年,达到约1.7亿吨,其无害化处理比例也达到了89%。

从数据上看,生活垃圾的数额极其庞大,但我国垃圾处理系统的效率亦在逐年上升,城市垃圾分类也有了明显成效。但同时,随着垃圾分类政策受众范围的逐步扩大,并伴随着逐步加快的城镇化脚步,该政策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够,缺乏垃圾分类意识的社会引导;垃圾处理厂现代化程度不足,且缺少合理的管理,终端处理技术冗余;城镇与城市之间急速的人口流动更加剧了生活垃圾的产生等。可见,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政策并未取得显著成果,应充分了解国外相关政策及解决方案,并结合我国出现的种种状况,对城市垃圾分类政策进行完善。

2.国外现状。20世纪60年代以来,众多发达国家与地区便开始致力于寻求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至今,“3R”原则,亦即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是现今发达国家与地区垃圾分类处理的基本原则。也是基于这三条原则,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垃圾分类处理已从原先的“消纳”管理模式走向了“三化”(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管理模式,不论从技术上还是管理模式上,都远领先于我国。国外垃圾分类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垃圾分类技术和垃圾处理循环链,无论是对源头还是终端的处理都趋向于高效、完善。且发达国家居民有相当高的垃圾分类意识,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概念非常明确,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层面上,而是有更加精细的分类类别。此外,国外城市垃圾分类已经实现了高度法制化,并有着相当完善的管理体制。

三、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1.垃圾处理厂执行情况。通过与沈阳市环卫处垃圾处置科周军科长和沈阳市老虎冲垃圾处理厂负责人曾千兵先生的面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垃圾分拣的整个运作程序。清洁工将垃圾送到站里,先过地磅称重。随后,垃圾被倾倒在垃圾斗里自动进行破袋处理,并进行垃圾传输,同时工作人员将混在固体垃圾里的可回收物品分拣收集。源头分类和减量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和易燃物会被送到有机资源再生中心进行深度资源化处理,转化为沼气等产品再利用。可回收物出售给其他的处理公司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处理,仅有一部分不能循环利用的进行填埋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沈阳市市民对垃圾分类所持态度。沈阳市由和平区、沈河区、皇姑区、大东区、铁西区、浑南区、于洪区组成,我们按人口比例在此七大区中随机抽取20个社区。其次,按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被抽取的每个社区中随机抽取15名居民,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共计300名居民。

本项目组通过分析发现,沈阳市虽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但各方面仍存在不足。如源头分类标准不够明确、居民分类意识较为薄弱、缺少政府手段引导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是由目前垃圾分类的教育宣传不够充分,人们未建立起明确的垃圾分类意识,垃圾运收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没有达到人人参与等原因造成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被调查人群对垃圾分类的基本认知良好,但分类现状不容乐观。沈阳市居民在关于哪些是可回收垃圾的调查问题中,正确答案的平均点击达到75%。但垃圾分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调查发现偶尔会进行垃圾分类的人占比最大,为32.01%,而且22.49%的人很少分类,仅有11.14%的人表示总是会对垃圾进行分类。说明大部分人偶尔会对垃圾进行分类,但不能保证每次分类。

2.垃圾桶的设置和周围的清洁程度对垃圾分类影响较大。大多数人更习惯将垃圾桶设置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的形式,占总体的42.73%。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分类回收垃圾桶数量、分类回收垃圾桶周围的清洁程度和分类回收垃圾桶标签均对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会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影响显著,且均呈正相关。

3.改善垃圾分类方式有多种,政府管理尤为重要。对于改善垃圾分类回收现状相关措施的问题中,有87.17%的人认为政府应制定完善的相关法律,有73.17%的人认为应将垃圾分类回收作为政府考核标准之一,54.88%的人认为应加大学校的相关教育等。

(二)推进沈阳市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建议

1.推进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力度。可以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定期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加大环保教育的比重,让孩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加强网络和电视广播等媒体在该方面的宣传。

2.完善垃圾的分类标准,设置相应的垃圾桶。居民对沈阳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不明确,因此政府应明确垃圾分类标准,可将分类垃圾桶设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形式,便于垃圾的投放。

3.完善相关法律,形成一整套的法律体系。沈阳市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并不完善,目前只是单一的法律制度。可以通过设立相关法律条例来强制性约束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从而在源头对垃圾进行减量。

4. 完善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终端处理设施,降低分类成本。目前垃圾分拣站的工作不够机械化,一些过程较为繁琐,应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分拣效率。

5.建立沈阳市再生资源产业园。建立再生资源产业园,可以改善回收资源利用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再生资源的加工过程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可以提高生活垃圾的减量化,为终端处理节约资源。

参考文献

[1]周淼.基于马萨模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D].南京理工大学,2017,3

[2]沈阳市垃圾分类城市环保.[N]辽宁日报,2015,10,30

[3]王靖楠.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2012,6

[4]余洁.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规制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5

[5]马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J].民营科技,2016,2

[6]孟彩英.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问题探讨[J].人民论坛,2015,5

[7]黄小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建议[J].绿色科技,2012,2

论文作者:王紫荆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沈阳市城市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现状分析论文_王紫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