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与改革论文_王波

谈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与改革论文_王波

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中学 255000

近几年来,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正在逐步深化,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课堂教学作为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出现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几百年中它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与发展,从最初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后来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不断进行着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但是,不论如何革新,课堂教学在世界各国依旧是学校教学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依旧在教学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和整理课堂教学的发展,了解其特点才能在我们未来的改革中更好地面对所产生的问题,更好地解决它。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逐渐对高效课堂和新课改有了新的认识。何为高效教学,高效教学的关键是高效的教学设计和高效的教学方法及过程,这无疑就需要我们老师投入更多精力来设计一堂课,记得东北师范大学的邓博士讲过一个成功老师的案例,只要是那个老师教的班级无论有多差最后都能考出优异的成绩,而且学生的课业负担一点也不重,平时的练习题很少,关键是这个老师的教学设计精湛,据说他每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十道题,从这十道题中选出最能锻炼学生思维的一道来让学生做,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跳出题海,让老师跳进题海。我认为,高效的教学过程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我认为做到这一点的客观载体就是小组合作,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民主的空间,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导自己的课堂。当你真正放手以后,你会发现,学生会给你带来很多惊喜,他们的思想真的让你想不到。你平时费劲口舌讲的难点在他们看来很容易掌握,相反,那些被你忽略的你认为简单的东西有时候在他们看来会很难懂,或者很容易混淆。

课堂教学这种形式是在17世纪开始兴起的,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它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首先,原始发展阶段17世纪初期至19世纪初期,课堂教学的形式取代个别教学形式初步形成并开始兴起。17世纪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的增长,以往的个别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教育的需要,这时候一些类似于班级教学的组织慢慢出现,新的教学方法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是课堂教学的雏形,它只是单一的知识的传输,教学组织也较为松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是初步发展阶段19世纪初,人们不再满足原始的只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并开始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批判和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人们除了逐渐加深对教学组织的外在形式的研究之外,渐渐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对象,探索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知识掌握过程成为新一阶段发展的特征。

瑞士著名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在他的研究中明确指出,教学必须遵循直观教学原则。不是单一的知识的增加而是智力的累积,他认为教学的开展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儿童心理,启发人们根据儿童心理有效地组织教学。18世纪末,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赫则将他的教学理论与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并总结出3种教学方法: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这三种方法构成了课堂教学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体系。同时,赫尔巴特还创立了阶段教学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要达到钻研和理解,将教学阶段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并在日后发展成为著名的五段教学法。19世纪德国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主张要将教学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强调要增加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提出发展性教学的观点。这几位教育家的研究和探索掀起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个浪潮。在这一阶段中,人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表面形式,还探讨了教学的组织原则和教学方法,认识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同时将于理论应用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发展。再往后就到了稳定发展阶段,19世纪后期,课堂教学的发展由高潮阶段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欧洲出现了一种新学校运动,该运动更加强调学生的地位,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判断力和研究力的培养,还研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需要。他过分地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这期间,心理学研究迅速地发展起来,与教育学结合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指导。

进入20世纪后,美国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的两个人物就是杜威和克伯屈。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并创立了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提出了实用主义教学主张。杜威第一次系统地批判了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且提出儿童中心学说,鼓励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怎样学习作为重中之重,在教学组织方式上推崇学生活动教学。这期间对现在课堂教学影响最深的要数结构主义理论,他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些颇具现实价值的观点。结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皮亚杰提出了发展认识论,认为教学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过程,必须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结构结合起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皮亚杰鼓励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挥主动性,主动积极的学习。布鲁纳认为学生应该学习基础知识,但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儿童智力水平的培养上,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法。鼓励学生从学习动机出发,努力探索求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在批判现有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同时,提出了强化理论。总之,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发展具有三个特征:恢复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智力的发展,课堂教学组织发展更为科学化、最优化。

纵观课堂教学的发展史,每一次变革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时代提供优秀人才。我们只有清楚了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才能将已有的经验和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

论文作者:王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7

标签:;  ;  ;  ;  ;  ;  ;  ;  

谈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与改革论文_王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