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树种植及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_郑玉红

落叶松树种植及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_郑玉红

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

摘要:落叶松是我国森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也是今后荒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主要树种,具有较广的分布范围,落叶松最适宜在湿润、排水、通气良好,土壤深厚而肥沃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最好,但在干旱瘠薄的山地阳坡或在常年积水的水湿地或低洼地也能生长,具有较强的耐寒性。本文对落叶松的种植技术加以简要分析,并探讨落叶松苗木病虫防害技术。

关键词:落叶松树;种植技术;苗木病虫防治技术

引言

落叶松是东北地区主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落叶松的天然分布很广,落叶松是喜光的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对土壤水分条件和土壤养分条件的适应范围很广。落叶松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具有较广的种植范围。落叶松虽然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但是通过现代化种植技术对落叶松进行科学、合理的栽培,注意对落叶松树病虫防治,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落叶松树的更好地生长。

1 落叶松树种植技术

1.1 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

让落叶松具有良好的环境是保证落叶松能够正常生长的第1步。通常情况下,会将苗地选择在一个地势相对平坦、有较为充足的水源以及肥沃土壤的区域。在每年的9月份左右将苗地进行秋翻,不需要进行耙土,直接等冬天过就行。等春天土壤解冻之后再进行耙地。一般采用穴状、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在新采伐迹地、杂草较少的弃耕地,灌木较稀的立地条件上,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40cm×40cm×30cm;荒山、老采伐迹地,灌木和杂草较密的立地条件上,应先进行割灌后再整地,鱼鳞坑整地规格为50cm×50cm×40cm,或采用水平沟整地,规格为沟长70-100cm,宽40-50cm,深为30-40cm。

1.2 种子处理

在进行落叶松种植时经常采用混雪埋藏来进行种子处理,通过这种处理方式的种子有较强的生长能力,能够很好的抗击生长过程中遭受的各种恶劣因素[1]。在播种大概1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开始出土,2个星期左右就能全部长芽。具体的操作方式是通过清水将种子进行漂洗,将空壳种子以及杂质除掉,播种前将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4小时,用清水洗净后再倒人4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稍晾干后与三倍于种子体积的河沙混合,然后置于发芽坑内催芽。发芽坑应挖在背风向阳处。坑深50cm,宽50cm,坑上覆盖塑料薄膜,晚上加盖草帘,每天将种子均匀翻动一次,待有30%的种子裂嘴后即可播种。当地表温度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4-4.skg/hm2,播种前苗床要灌足底水。采用条播,沟距10-15cm,沟深1cm,播后覆盖1cm厚的细沙壤土,并盖一层稻草,盖草后以不见地为宜,并立即喷水,以后每天少量多次喷水,经常保持床面湿润。当幼苗有30%-50%出土时开始揭草,幼苗出齐后将草揭完,揭草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揭后及时浇水。经过一段时间后种子萌动,出现裂口就可以进行播种。

1.3 播种

落叶松可采用播种、嫁接、扦插三种方式繁殖。嫁接和扦插两种方式一般只在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上采用,而生产上往往采用播种繁殖。通常在4月份底,地面温度在10℃以上时就可以进行播种,播种经过大概2个礼拜就可以。播种的具体数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发芽率高的时候播种量就相对较低,发芽率低就应当适当增大播种量[2]。通常情况下采用散播和条播2种方式来进行播种,播种之前要注意苗床的水量是否充足,等播种完毕之后再往土壤上面盖1层细沙、土、草碳的混合物,等苗出之后立即喷波尔多液,以防苗种出现病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造林密度以每公顷1600-1700株为宜,株行距2×3m;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造林,造林密度以每公顷2500株为宜,采用2×2m的株行距或采用1.6×2.5m的株行距均可。施肥当年对树高生长的影响与地径一样,虽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与对照相比尚未达到显著水平。施肥第2年起,施肥对高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从施肥效应看,肥效对地径、树高生长的影响在当年没有显著差异。从第2年开始-第4年效应明显,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施肥当年对冠幅生长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施肥后第2年起的冠幅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东西向冠幅生长差异虽不十分显著,但南北向冠幅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

1.4 出圃

当落叶松容器中的苗长到大概20~30cm时,就可以进行起苗。在进行起苗的过程中要注意苗在容器内的结构完整、还要保证容器不会破碎,等苗经过检验、检疫均合格之后才可以出圃。

2 落叶松树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幼苗病害防治技术

落叶松常见的幼苗病害为立枯病,通常发生在幼苗刚出土的阶段,主要发生时间在每年的5~6月份。这种病具有较强的持续时间。具体的表现症状为幼苗根茎部出现腐烂,幼苗出现枯萎。防治的具体方法有:在树苗刚出土的时候,不管是否出现幼苗病害,往幼苗处喷洒一定量的波尔多液,等1个星期左右再进行第2次喷洒,喷洒的过程要重复4~5次。波尔多液的浓度通常情况下要为1%~2%[3]。在进行喷药的过程中要遵循浓度从低到高的原则。波尔多液在配制出来之后要马上使用,不能保存太长的时间。在下雨的情况不能进行喷洒,以防药液被稀释后无法达到药液本身的效果。

2.2 幼苗虫害防治技术

落叶松幼苗虫害主要有蛴螬与蝼蛄2种虫类造成。对这2种病虫进行防治的具体措施有:为了防治蛴螬,通常会在落叶松苗床还未翻地之前将6%的六六六粉溶液与沙子进行搅拌,搅拌完之后将其洒在苗床上,洒的过程中要尽量均匀。在进行翻地的过程中也需要将其拌入土壤之中。拌入土壤的药量通常在7.5~15kg,一定不能超过这个重量,而且使用的时间也不可连续几年使用,以防出现残留药量对土壤产生影响的现象;蝼蛄危害通常有2种防治方法:通过将有毒的诱饵在傍晚的时候放置在蝼蛄的洞口,一旦蝼蛄将毒饵吞食就会中毒,无法再次回到洞中。等到第2天工作人员可以将这些洞外的蝼蛄捕抓起来进行焚烧;在蝼蛄回洞口的路途挖一些小坑,坑的周围必须得挖的平滑,垂直。坑里面铺上马粪和青草吸引蝼蛄进入坑中,一旦蝼蛄被引入到洞内就无法再出来,等到第2天一早就可以将坑中的蝼蛄进行捕杀,捕杀的时候通常会使用百日虫和敌敌畏2种杀虫剂来进行捕杀,捕杀效果较为出众。

3 结 语

落叶松的种植以及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落叶松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为了能使落叶松能够生长良好,以及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必须要相关工作者对落叶松的种植阶段以及病虫防护阶段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支持,让工作人员投入自身的部分精力来实现落叶松的良好生长。

参考文献:

[1] 张树梓,李梅,张树彬,张志东,黄选瑞.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15,52(16):5403-5411.

[2] 金钟跃,贾炜玮,刘微.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模型研究[J].植物研究,2010,46(06):747-752.

[3] 韩雪成,赵雨森,辛颖,陈强,刘曼.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文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12,39(04):183-188.

论文作者:郑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  ;  ;  ;  ;  ;  ;  ;  

落叶松树种植及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_郑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