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胆结石患者给予普外常规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疗效比较论文_向文杰

桑植县人民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100

【摘 要】目的:对高龄胆结石患者分别采用普外常规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胆结石患者共10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4名,观察组54名。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普外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手术中的出血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时间和住院时长,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经过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时间和住院时长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比普外常规手术,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高龄胆结石;普外常规手术;腹腔镜手术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1]。目前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式包括传统的普外常规手术即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我院针对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对比,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胆结石患者共10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4名,观察组54名。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名,女性26名,年龄在62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2.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9名,女性25名,年龄在63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6±3.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使患者平卧在手术台上,对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沿着患者的腹直肌进行切口处理,将患者的腹腔打开对内脏器官进行检查,对患者腹腔内的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三角进行确认,从而确定好解剖的方法。将胆囊从患者体内剥离并取出,并采取结扎止血的方式,将胆囊床进行缝合,冲洗患者的腹腔。如果患者的腹腔污染较为严重,则应该对患者采用引流管,将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在手术完成后,对患者采取抗生素治疗。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使患者仰卧在手术台上,并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采用常规三孔法,第一个孔位于患者肚脐下1cm处,作为手术切口,将CO2输入患者腹腔后,将腹腔镜放入患者的腹腔。在腹腔镜置入完成后,将第二个孔置于剑突下右侧肝圆韧带右侧,第三个孔则置于肋弓和腋前线的交界处。在腹腔镜的显示下,将手术器材置入患者腹腔,准备对胆囊进行切除,对患者腹腔内的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三角进行确认,从而确定好解剖的方法,使胆囊暴露在手术视野中,对其进行分离和切除工作,将胆囊取出后,对手术视野进行检查,并将腹腔创面进行止血冲洗工作。排出患者腹腔内的CO2,如果患者的腹腔污染较为严重,则应该对患者采用引流管,将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在手术完成后,对患者采取抗生素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手术中的出血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时间和住院时长,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测,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过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患者手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时间和住院时长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胆结石患者容易产生其他并发症,而高龄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远远不如年轻人,患者的身体机能出现明显的下降,组织适应能力和机体应激能力也明显不如年轻人,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也相对更高[2]。目前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的胆结石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而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则是主要的两种手术方式。

传统的普外常规手术具有较多的局限性,手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易产生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恢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如果出现手术感染,对切口附近的血管、神经或肌肉造成损伤,甚至有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或者败血症等不良影响[3]。且普外常规手术的切口大,在手术后切口部位经常会出现疼痛、酸胀的情况,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愈合,这就使患者住院的时间延长,也有可能增加患者感染的可能性。

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的代表,可以同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并且由于手术的创口小,因此不会给患者留下明显的疤痕,创口的疼痛感轻,在进行手术时,不会对患者的其他脏器造成损伤,避免了干扰其他脏器功能的可能性。患者在进行手术时,不会出现大出血的情况,由于腹腔镜手术视野相对比较清楚,因此可以更加精细地处理血管,借助先进的止血器械从而使患者的出血量大大降低。手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短,可以及早出院,从而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压力,也有利于降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

此次研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普外常规手术的患者大大降低,住院的时间也有所缩短,手术中切口明显比采用普外常规手术的患者小,出血量也明显降低,肠胃功能恢复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并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均成功康复出院,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的普外常规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治疗效果更佳,手术中的创口更小、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明显降低,患者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出院,节省治疗费用,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锐,沈俊,范渊,等.分析高龄胆结石患者给予普外常规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6,29(10):302.

[2]钟进营.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探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6):30-31.

[3]张烈,李延茂.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72-73.

论文作者:向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高龄胆结石患者给予普外常规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疗效比较论文_向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