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论文_李宁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论文_李宁

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文化小学 111300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学困生。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不掉队。

关键词:数学 学困生 积极性 策略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知道,学困生在每一个班级每门学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生的学困面更大。因此,小学数学学困生问题需要引起学校、家长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及时、及早发现和转化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兴趣不浓,积极性低。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差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产生了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

2.师生情感,不够融洽。

学困生一般来说不受教师们的欢迎,主要受考试、竞争等影响,认为拖后腿,导致教师上课不再让学困生发言,有时甚至发生言语、动作的冲撞等情况。因此学困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你看不起我,你的数学课上得再生动、再好,我也不听,这主要是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所致。

3.家庭教育,重视不足。

学生学习不良,不仅有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有可能是家庭的原因,父母迷于赌博、父母离异、家境困难、重视不够、漠不关心等。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放弃。为了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其实哪里听得进去,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作业拖拉。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如何调动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注重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困生回答问题中的合理因素,发现其内心深处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这便能激发他前进的热情。例如,在教授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 ○ 。很多同学的回答都是先通分再比较,而一位学困生是这样回答的:“因为 =3÷4=0.75, =4÷5=0.8,所以 < 。”这不同凡响的回答,我及时地给予肯定,夸奖他爱动脑筋,有独特见解。这些话点燃了他思维的火花,使他对数学有了强烈的兴趣,有一种专注数学的劲头,有一种不知足地努力获取数学知识和解题的愿望。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爱学生是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素质,这是教育的灵魂。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并且深入了解学生。学困生相较于其他学生更加需要教师的关爱。长期以来,大家都把关注和赞许留给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这就会使学困生感到自己是不被关心的群体。和谐的师生关系像一根无形的绳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不能因为一个孩子的成绩不好就孤立、不关心这个孩子,相反,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当学生感觉到这种爱的时候,他也会爱自己的老师;而为了自己爱的人,他也会心甘情愿地努力。另外,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也会让学生增强信心。

3.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对转化学困生的作用。

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如:开展“手拉手”、“好带差”活动,让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为集体争荣誉努力学习的信心。我们班就组织开展了“一帮一”的活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天都提醒学困生做哪些作业、早晨回校第一时间检查学困生的作业是否完成。这样一来既督促学困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又不会给学困生有机会说忘记做作业的借口,促进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天的作业批改后,我都会让优等生督促学困生改正,并要学困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在遇到困难时优等生就会及时帮忙,使学困生能顺利地改正好作业,保持了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家校联合共同管理。

作为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不要只看孩子考试的分数。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家长要多鼓励孩子,给予孩子充分向上的信心和勇气。其次,作为学困生的家长,不要害怕与老师沟通,要主动联系老师,让家校形成合力。这样才能让学困生不断前行,不会被越拉越远,反而会越走越近。

总之,帮助学困生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热心、细心、耐心、信心、恒心。学困生更需要我们用尊重、理解、关心的话语去感化他们,用热情、智慧、真诚的行动去帮助他们,以此换来每个学生灿烂美丽的笑容。

论文作者:李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9月总第2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论文_李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