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探究论文_陈巧

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探究论文_陈巧

新疆天北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博州分公司 新疆双河 833400

摘要:在当今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可持续性的发展既是经济的追求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而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脆弱的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超负荷,人类的生存便遇到了巨大的威胁,他们对美好的生存环境的渴望程度便不断提高。于是,钢筋水泥开始逐步淡出舞台,人们内心的生态意识便逐渐开始苏醒。本文首先是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出发,分析了其在当下所面临的现状,之后便提出了在建筑学设计中提高生态意识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意识

引言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的景致已很难看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开始面临威胁。在这种残酷现实的逼迫下,人类开始反思,生态环境、生态建筑等理念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而近些年来,“绿色建筑”、“生态意识”等概念已逐渐发展成为在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建筑学的前沿学科。因此,研究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便有着实质性的意义。

1 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简析

何为建筑学设计?充分结合建筑施工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征,以设计主题为中心,既保证建筑的实用性、经济性得到充分体现,也确保建筑物经设计后再建造时有一定的艺术性、美观性,同时,建筑物的设计也能够完美地体现出设计师的独特设计风格的设计过程便是建筑学设计。一般来说,建筑学设计对于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有一定关系,一旦设计不够合理或是建筑物的建造质量不佳,城市的发展极易出现倒退现象。

那么何为生态意识呢?生态意识既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体现。换句话说,它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关系的改善上,也表现在人对自然环境状态的保护上。生态意识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自然意识的觉醒。工业化的发展虽然极大地带动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但是其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同时为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建筑行业作为城市进步的标志就需要反思自身,而将生态意识的理念有机融入到建筑学的设计过程中便不失为一种有效举措。

就目前而言,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便是建筑学设计中应用生态意识的典型案例,它完美地体现了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理念。而平衡资源,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效果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便是建筑学设计中应用生态意识的主要原则,其目的便是在带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

2 当下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的现状

就我国当下的建筑行业现状而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处于以消耗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筑施工大多采用油漆、涂料等会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有害物质的材料。同时,由于规划的不合理导致建筑废料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在这样的建筑背景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压力日益增大。当下,我国建筑学设计中生态意识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人们对建筑学设计的生态意识认识程度不深。部分人员对于生态意识的理解过于表面化,他们觉得在建筑物周边种植绿化或是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节能设施便已是生态建筑,殊不知,这种表面化的认识导致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意识。

二是,建筑学设计中未能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我国长期以来都在推行的战略之一,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其在建筑学设计中的充分体现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极为有效。然而,在当下的建筑领域,由于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浅薄,生态环境环保意识的缺乏,都使得建筑行业仍然存在能源浪费和使用的建筑材料有毒等现象。

三是,建筑物实质性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建筑设计趋于形式化,部分建筑的实用功能不强是当下建筑行业所面临的主要窘境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华而不实的建筑物之所以不符合生态意识是因为他们仍然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此一来,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便得不到缓解。因此,建筑物实质性功能得不到体现会影响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具体应用。

3 建筑学设计中提高生态意识的有效举措

3.1注重对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

环境绿化方面是城市建筑学设计中生态理念的主要体现之一,因此,设计者要高度注重对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首先,建筑物与环境的结合要因地制宜。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在确保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需要将建筑物当地的气候、地理位置、温度、人文气息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充分考虑入内。也就是说,设计师在设计时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利用科学的措施来将自然环境中的环境要素和周围设施等进行有机结合,以达到良好的契合效果。其次,设计师还应当要注重建筑物附近环境的绿化。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草坪绿化面积;种植时将灌木、乔木相结合;减少硬质铺地的面积。通过改善建筑物外部的绿化环境,生态意识在建筑学设计中的应用便能具备一定实效。

3.2注重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设计

建筑物内部环境包含着诸多的方面,因此,其设计也极为复杂。下面便以能源系统、智能系统、声光环境系统这三个方面为代表展开生态意识在建筑内部环境中的应用的论述。

一是,在能源系统方面的设计。能源的高效利用是生态意识的主要目的之一,只有当能源发挥出了最大作用,能源的需求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减少。那么,设计师在能源系统方面的设计中如何才能体现生态意识呢?首先,建筑设计师本身的设计水平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其设计水平必须不断提高。其次,在确保能源高效利用的前提下,其设计也能满足建筑物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要求。再者,设计师在制定科学的能源改进方案时也必须要充分结合建筑物室内的实际情况。

二是,在智能系统方面的设计。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时代,高新科技的发展也为生态建筑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就是说,高新科技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构成了智能化建筑。在建筑物中应用智能化系统,其对环境温度、风力等的准确判断结果可以作为空调等能耗设备的调整依据。总的来说,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可以节省能源,也能让建筑物内部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机结合。

三是,在声光环境系统方面的设计。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来为建筑提供照明是生态意识的有效体现,在进行室内照明的设计时尽可能多的应用自然光,优先选用有着节能性能的灯具也是生态意识在建筑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而声环境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隔音的设计上,在确保隔音效果良好的同时也能降低一定的能耗是生态意识的目的。比方说,设计师可以将卧室设计在远离噪声源的位置,并安装绿色环保建材的隔音玻璃。如此一来,人们对建筑物的居住要求可以得到一定满足。

3.3充分利用可持续再生的资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能源是近些年来建筑学设计中体现生态意识的新贵,比方说风能、太阳能等。对于建筑学设计而言,充分利用这类可持续再生的资源是提高生态意识的应用效果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生态系统与现代化城市和谐相处的必然途径。具体的应用实例有:优秀的自然采光设计代替人工光源的设计,通风良好的设计代替利用机械设备来进行被动通风的设计等。这种体现生态意识的设计既能节约能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还能有效避免氟利昂等污染物质的排放,继而达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结语:

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其今后的发展前景广阔。然而,我国建筑学设计的生态意识还处于前期的发展阶段,因此,设计师要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理念之上不断发展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以期使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富生.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探究[J].山西建筑.2019

[2]叶文辉.解析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J].城市建筑.2014

论文作者:陈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探究论文_陈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