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判断与分析_国民经济论文

深圳市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判断与分析_国民经济论文

对深圳市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判断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市论文,经济运行论文,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3年下半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深圳市国民经济在调控中平稳发展,多项衡量经济过热的指标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回落,宏观调控目标在深圳市已基本实现,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对社会总需求的紧缩已经到位。根据经济增长周期理论,从深圳市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看,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即将开始。对此深圳市应抓住机遇,加快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调整宏观经济管理思路,尽快使全市经济转入新的增长周期,以实现深圳市二次创业的目标。

一、深圳市社会总需求的紧缩已经到位

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均衡问题直接决定着深圳市对宏观经济调控所实施的力度,对二者关系的判断是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因素。目前对深圳市社会供需总量关系的判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判断认为当前深圳市社会总需求并未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现象,社会供需大体均衡,宏观经济政策无需作出太大的改变;另一种判断则认为:经过3年宏观调控,目前深圳市社会总需求已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现象,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为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应调整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增加有效需求,推动深圳市经济走出谷底。

1、从社会总供给角度看当前深圳经济运行情况

深圳市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8.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5%,其中二季度完成226.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2%。从全市上半年以及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的情况看,该指标的增长速度目前继续处在回落期;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6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6%;在对外贸易领域中,进口总额下降0.6%,实现进口总额83.07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类进口增长了44.7%;受今年深圳市全面实施新的税收征管方法及二季度以来股市交易量增加的影响,上半年工商税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预算内财政收入形势较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3%。

2、从社会总需求角度看深圳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社会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出口三个部分构成。深圳市今年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额实现15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其中二季度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了79.1亿元,比去年同期仅增长了9.85%,总购总销同比增长速度则更为缓慢;今年是国家在外经贸领域中实施重大改革和推行新经济贸易政策的第一年,这些变化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深圳市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外贸增幅大幅度回落,外贸出口总额实现94.13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额下降了32.6%。全市进出口贸易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长速度只为0.3%,至6月底实现外贸顺差,顺差额3.24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度增加,信贷资金总量扩大。到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93.63亿元,增长16.9%,国内金融机构系统现金大量回笼;虽然深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得以改善,但投资增速缓慢,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3%,同历年数据相比,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在固定资产中用于技术更新改造的投资大幅度增加,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4%,而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基本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不足10%,投资结构的改善为深圳市下一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也说明宏观调控中引导投资方向措施已初见成效。

3、从社会总供需关系看深圳经济运行态势

根据深圳市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深圳现价社会总供给潜在增长率为19%,而实际增长率为17.5%,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近二个百分点,表现出宏观经济增长平缓的整体态势。然而特别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这种有效供给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前题下,社会总供给的实际增长率却出现了大于社会总需求实际增长率的局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七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水平也近七个百分点,外贸整体出口额与去年持平,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二季度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只增加了约5%。目前深圳市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同时社会总供给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问题的内在表现为,没有充分投入运营的社会生产能力所提供的产品与劳务又没有被已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社会总需求所消化。这种状况的外在表现为:市场不活跃,失业率上升,相当部分从事生产、服务的企业资金紧张,特别是流动资金短缺,企业经济效益不高,资金使用不尽合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

4、从通货膨胀水平看深圳社会总需求的紧缩状况

今年以来深圳市国民经济整体上处于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状态,这就从根本上消减了通货膨胀上升的动力。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了4.9%,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9.4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7.8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5个百分点。物价的上涨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于后位,这说明深圳市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已经见到成效。同时上半年较低的通化膨胀率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深圳市社会总需求的紧缩已经到位。由于深圳物价平均水平较内地高,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又处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态下,因此深圳的通货膨胀压力较内地轻一些,根据对深圳市16年的历史数据分析,深圳市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8%以下就为温和型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会具有危害作用。从全年预测情况看,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此目标以内是可以完全实现的。

通过对当前深圳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运行情况,以及通货膨胀水平的分析,我们认为宏观调控中紧缩社会总需求的目标已经达到,继续紧缩社会总需求势必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加剧供需矛盾,波及影响到社会总供给能力的正常使用,从而进一步抑制到生产的增长。

二、深圳市国民经济已处于两个周期的转折点上

今年上半年受中央银行下调利率的影响,全国宏观经济环境日益趋好,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都朝着预定目标发展,全国物价水平较为稳定,夏粮取得丰收,从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来看,显示出宏观经济环境好转的特点。

深圳市国民经济受全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走势也出现了转机,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已经度过。从国民经济运行轨迹看,深圳市经济已走出了谷底,目前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的起点上,其主要表现在:(1)工业保持了12个月的较高速度的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各月的同比增长速度均保持在20%以上,今年1~5月份全市各独立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亏损面由28.1%下降到214%,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去年同期提高近3个百分点。(2)财政收入增幅很大(财政继续保持结余)。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52.06亿元,财政支出42.55亿元,收支相抵净结余9.51亿元。(3)外贸进出口实现顺差,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实现外贸顺差约11亿美元。(4)股票、房地产市场交易较往年活跃,上半年股票成交量与成交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倍和3倍,房地产交易较为活跃,特别是特区外商品房出售情况较为理想。

以上这种状况说明了深圳市经济已经走出谷底,这与今年上半年以来银行增加贷款、降低利率启动经济是分不开的。但是仅仅依靠银行注入资金,而没有社会总需求的回升,没有投资增速的加快和消费的增加及出口的扩大,所实现的经济增长只能是寻找到了第一推动力,而没有寻找到持续增长的拉动力。

三、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启动深圳市经济增长的关键

经过历时3年的宏观调控,深圳市过热的经济运行已经得以控制,通货膨胀已回落到低位,金融秩序明显好转。从二季度经济形势看,由于深圳市宏观经济出现了潜在社会总供给能力增长率高于实际增长率,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局面,为尽快实现经济回升,需要扭转这种状况,保持深圳市国民经济在具有相当增长速度下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是深圳市财政、金融和物资平稳的综合体现,它是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如果社会总需求小于供给,社会产生社会流动资金周转阻塞,市场不旺、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出现积压、经济效益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把握好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是实现深圳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深圳市经济形势,扩大社会总需求可以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出口规模、消费规模方面入手,保证下一轮经济增长有一个良好的结构基础。

在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三个可选择内容中,投资、消费、出口都能带动经济增长,但从深圳市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权限和可操作性上看,适当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政策是可取的。

根据深圳市16年的发展经验,适度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稳定深圳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经过3年的宏观调控不少企业都开始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调整产品结构,经济关系不断理顺,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能量,也为深圳市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供了客观基础。从深圳市经济建设的实践也说明,当每一个经济调整周期完成后,固定资产投资都有较快的增长。例如深圳市经历了1988至1989年经济调整期后,全市经济进入1990至1993年的经济增长期,199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9%,1991年增长了37%,1992年增长了77.7%。

从深圳市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对比情况看,需要扩大深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全国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为27.3%,进入六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540.03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4.1%。而深圳市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势头不强,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只有10.3%,从目前的投资同比增长率看,还不能带动经济进入下一轮经济增长。

从深圳市当前工业增长的推动力来看,也可看出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依靠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迫切性。在“八五”初期,深圳市工业投资率为44.6%,至1995年已下降至14.1%,这种状态对深圳市工业今后的增长潜力具有相当的影响。

根据深圳市投资带动作用分析,其带动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通过投资不仅能加强基础和基础产业的建设,而且可以缓解对消费的制约,从整体上带动社会总需求增加。根据亚洲国家经济起飞的阶段性来看,国民经济在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时,都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率提高,日本在1956至1976年的20年间,固定资产投资率高达31.8%。

当前深圳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经过3年宏观调控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投资重点已从一般工业转向高新技术工业项目,从项目重复速度转向项目和技术改造,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较大。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要充分利用这一良好开端,坚持投资总量扩大,投资结构引导的方针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深圳市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标签:;  ;  ;  ;  ;  ;  ;  

深圳市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判断与分析_国民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