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攀升,中国国际关系也遭受着存有敌意国家的扰乱,其中媒介在其中推波助澜的影响不可小觑。传播学与国际关系这样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逐渐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话题。常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邦交正常化以来,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发展。但中日两国关系却也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变化着。舆论可以反应人心,舆论导向是人心所向。媒体作为打开国门,或者说看到别国“家中”的一扇窗户,如何报道新闻关乎着两国人民对于彼此的认知和理解。分析把握好这扇窗,不仅能够丰富学科领域内容,更能够填充理论方面知识框架的基础,推动国内相关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日本作为迄今为止报纸发行量依旧排名靠前的国家之一,报纸对于日本国民的舆论影响非常大。他们十分热爱读报活动,很多人都会随手拿出或者买一份报纸观看。因此可以说报纸上的报道事件很容易在国家内引起较广泛的舆论影响。
根据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2009年发布的《2009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日本的《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发行量分别为1002万份和804.9万份1,两者都远超第三位的日本的《每日新闻》,且这前100名中上榜的日本报纸就有16家。
《读卖新闻》一直是日本久负盛名的综合性报纸,创立于1874年11月2日,曾被吉尼斯纪录列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其读者群体非常具有大众化特征。1995年创建互联网网站,开始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加入报纸阅读的队列当中。而《朝日新闻》创刊于1879年1月25日,在日本有四个总社,250个支局,还设有海外分局,报道网络完整快速。当然还有其他耳熟能详的《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等,在日本都广受欢迎。
正因如此,刊登在报纸上的新闻对于民众的舆论引导十分关键。根据笔者对《读卖新闻》及《朝日新闻》选刊报道有关塑造中国形象的文章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日本报纸对民众的舆论引导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报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尽管一个新闻事件在集中报道的两周左右就开始慢慢消退,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其余波大概能维持一到三个月的时间,若是有了新的新闻事件极有可能被冲淡。但是在对于一些有关中日两国政治利益的报道上,报道时间整体是连续不断的。并且不断回顾重复前段时间的文章内容,令读者形成一种整体印象,为舆论引导形成强有力的思想支撑。
二是报道的篇幅一般短小精悍,不会冗长难以理解。作为读者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有关政治利益的事件报道中,为了能够让读者迅速明确的抓住文章核心内容,其相关报道一般字数都控制在1000日本字左右,即使是在通勤的路上,读者也能够快速的浏览并记住文章大意,潜移默化的在读者心中留下刻板印象,并且在具有上述连续性的报道中不断加深读者印象,为舆论引导提供了强大的内容支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是文章报道多展示于报纸首页,吸引读者眼球。对于报纸来说,头版头条往往能够在瞬间让人决定是否要购买这份报纸。突出能够抓人眼球的文章关键词,再配上色彩鲜艳且具有争议的写真,引导读者持续关注有关问题,从而对国内舆论形成合力。
四是文章题材丰富多样,受众更为广泛。例如朝日新闻的“记者有话说”栏目,刊登的都是十分有分量的评论性文章。尽管报道不多,但邀请的作者在传媒界大多都曾获得日本最高记者奖——沃恩上田国际记者奖。对于这种文章,读者更多的是以一种信服和学习的心态去阅读,认为这样的人说出的话十分有道理,这对于民众的引导是十分有利的。而在读卖新闻中短小精悍的“名词解释”也十分有特色。因为在涉及到政治方面的报道上,很多民众对于一些具有历史性的或是较为专业平时甚少提及的名词或者是会议、法律法规的名字及内容不甚了解,在相关报道后另附上一篇有关名词的解释,能够使得民众更为清晰的了解报道的内容。尽管对于每个专有名词的解释很短,但是只要了解到大体概念,便会有助于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令人印象深刻。同时,精心提炼出来的新闻主题,对事实作出明显的思想过滤,这样舆论引导的影响不可小觑。
五是有关政治问题刊登的报道来源单一。获取信息的渠道基本都是来自官方政府、会议会谈等,这些在民众心中都相当权威。同时采访的很多专家学者,大多是具有倾向本国利益的相关利益国或人,很少能够见到对立方或中立方的学者或是当事人的采访,所以在其中我们很难做到真正客观的去对待这一政治问题。
参考文献:
【1】蒋学强,文其先.解析近年来日本主流媒体对华的负面报道[J].科教文汇旬刊,2006(10):180.
【2】黄敏.新闻话语中的言语表征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刘林利.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王雪松,柯惠美,邓小涵.浅析日本《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的意识形态差异——以网站首页头条新闻为主[J].才智,2015(35).
【5】徐家驹.日本大众媒体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及其思考[J].国际安全研究,2007(2):18-22.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日本媒介对政治符号的建构与塑造——以日媒对“南海”问题的报道为中心的研究”(项目编号:16LZUJBWYJ053)的研究成果。
注释:
[宋晓杰.日本报纸涉华社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2.]
论文作者:张婉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日本论文; 舆论论文; 报纸论文; 新闻论文; 读者论文; 文章论文; 民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