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生纪律教育的调查分析论文_李茂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生纪律教育的调查分析论文_李茂

李茂 广西博白县东平中学

【摘要】目前,中小学纪律教育从一定程度上遇到了瓶颈问题。建立中小学纪律教育制度在随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而不断调整和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更进一步地完成纪律教育的目标。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生纪律教育的调查分析研究,为未来中小学管理人员提供方向。

【关键词】中小学;纪律教育;新课改;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099-01

1 引言

中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强,纪律教育制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中小学教师应该不断的调研中小学纪律教育制度的运用情况,从而就具体的中小学纪律教育制度构建实施细则进行完善和创新。特别是要对传统的纪律教育手段进行创新,在中小学教学信息系统管理的内容、程序和方式方面应该进行变革,进而使得在中小学教学纪律教育系统运用工作方面能够实现突破,让在中小学教学纪律教育系统应用中发挥它更不可或缺的作用,使得其他辅助工作更加具有实际意义,从而进一步地促进新课改下中小学纪律教育的迅速应用和普及。

2 研究现状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是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注重教育投入的体现。下面就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生纪律教育的调查分析现状总结如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1)中小学纪律教育缺乏灵活性

纪律教育方式构建对于中小学管理人员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种模式的构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小学教学改革工作。中小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教师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的普遍诉求,从而进行中小学纪律教育制度的创新建设。中小学教学纪律教育缺乏相关创新性研究,特别是在进行纪律教育工作安排时,工作任务繁重,经常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况。这种班级管理的情况将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很大麻烦。新课程标准下班主任工重点应该是纪律教育方式的创新与实践,让其在帮助部分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生活等方面更具有效力。

(2)纪律教育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良好的纪律教育制度对教师以后工作效率的影响以及个人的社交资源积累具有关键作用,尤其在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合作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请教交流时,工作内容体现了其做为班主任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领导艺术、表达艺术。因此,我们应该就纪律教育制度有待完善。我们应该注意纪律教育工作是推动班级管理向前发展的工具,更是学生基本诉求得到表达的平台,我们所有纪律教育人员要担起纪律教育工作的责任,为构建一个纪律教育制度的班级环境而努力,为学校的纪律教育工作发展进步而努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具体策略

中小学纪律教育制度对于中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来说十分重要,特别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多发现问题的多面性,进而将纪律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解决。可以主要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1)纪律教育制度要逐一完善

新课改背景下,纪律教育制度要逐一完善,特别是具体实施细则上面要多下功夫。工作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也要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纪律教育监督模式。纪律教育工作对于纪律教育人员来说是最重要的工作,而且纪律教育人员承担了更多的管理责任,尤其是要帮助学生把诉求和意愿进行适当的表达。纪律教育工作的真实满意度在不断提高,绝对远在班级管理工作要求之上。所以纪律教育人员要做好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遇事不妨让学生心理更多暴露在班级所有人眼球之下,接受班级所有人员的共同考验,从而催生它更加成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新课改下纪律教育工作稳定,不断增加班级稳定的自然成分,让中小学学校的纪律教育工作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2)尊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特点,开展纪律教育活动

纪律教育工作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指导方案,还要考虑学生的存在性,从而更好地完成班级工作。我们在纪律教育工作展开时,要多从学生角度思考实际问题,多为工作内容的形式和具体实施方案考虑,从而尽快完成纪律教育工作方案设计工作。纪律教育工作要对优秀的人进行表扬,对不文明的事情进行适当的通报批评,从而更好的约束所有学生的行为。尤其是要对纪律教育平台进行管理,比如黑板报公告等方式对部分学生不文明、不和谐的内容进行管理,对值得学习、赞扬的事迹进行适当的表扬,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纪律教育的工作改革。学校纪律教育工作要想做好,就更应该关注学校纪律教育制度的建设,遇到事情不要采取堵的态度。

(3)倡导班级学习氛围的建立,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

现有教师在任职期间或者具体学习过程中都会体会到纪律教育工作对他们开展工作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班主任及时完善教育方式方法,加强这方面工作指导能力的学习。班主任教师应该注重其工作的意义,通过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去积极主动地提高纪律教育工作效率,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新课程标准下纪律教育工作研究。现在多数生受家庭影响大,特别是在专注度、思想表达、心理需求等方面都需要班主任老师工作引导。学生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受到行为习惯和学习艺术的教育,更希望班主任传达给孩子信任感,让学生敢于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倡导班级学习氛围的建立,来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

4 展望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纪律教育的相关人员必须在传统的教育工作模式基础上再创新,及时调整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必须要创新,但是也要讲究方式,注意工作的两面性影响。

参考文献

[1]邓辉.中小学纪律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策略的应用研究[J].教育知识与技术,2017.13(22):41-42.

[2]蔡茜.基于的中小学班级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7(6):120-120.

[3]刘培,何彤宇.基于新课改背景的中小学纪律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软件导刊,2015(5):119-120.

论文作者:李茂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生纪律教育的调查分析论文_李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