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探讨论文_张春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探讨论文_张春霞

张春霞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 066400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当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作用、分享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魅力,从而达到学数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改革 实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总是被动地学习,对数学毫无兴趣,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如何把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有趣,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应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处于爱学、会学的最佳学习境界呢?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一、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条件,因为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现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活动的个体,要努力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谁还有不同意见”、“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跟老师想的一样”。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看来,师生之间应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一种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心理环境。

二、巧设悬念,激起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激起学习的兴趣。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了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了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巧用计算机多媒体激趣。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3-9时,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二捆和三根怎样减去九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出现二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兔,小兔把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合在一起,去掉九根小棒,等于十四根小棒。小兔边做边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倡导探究学习,拓展创新空间。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用滚动法及绕绳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想办法测出它的周长。一位同学勉强用绕绳法测量,下面的同学议论纷纷:“不行,太麻烦了,而且不精确。”这时我们一起来探究,圆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呢?此时,通过学生间小组合作、实验、交流,很快地得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数学交流,在概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到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习快乐,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疑答惑,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盛景,而是“学”的热情,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场面。为了课堂教学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适应学生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创新,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论文作者:张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探讨论文_张春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