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股权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郑海强

国有企业股权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郑海强

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710018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企业建设在不断地完善,当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集团基本完成了公司化改制,但在管理模式上,未建立起与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匹配的股权管理机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股权管理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随后分析我国国有企业集团股权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国有企业股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控制要点,最后提出了构建适于我国国有企业集团管理特征股权管理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创新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国有企业创新管理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企业的创新管理机制,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规范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同时,有利于国有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当前在日益增长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管理创新引入股权激励机制,促进企业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高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当前我国企业集团股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股权管理职能未真正落实

当前,管理企业的思路尚未转变到股权管理上,企业股权管理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制度建立、运营模式等方面仍然不清晰、不完善,往往股权管理和行政管理同时并行,决策程序复杂,整体决策效率不高,股权管理与实际经营管理脱节,没有发挥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下的决策和制衡作用。

1.2“老三会”和“新三会”权限界定不清,审议流程复杂

当前,在大多数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老三会”和“新三会”是并行存在的,从各自职能角度参与公司事项的管理决策。但由于新老三会某些职能的交叉,导致事项审议流程复杂,影响决策效率。在“新三会”中,也存在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的权限界定不清的情况。现实往往存在两种极端:一是董事会占主导,经理层无实质权力,企业各项事宜均上报董事会审批;另一种是经理层在治理中占主导地位,要么是董事会绝大多数成员是经营层人员,要么是权限划分中赋予经营层过多权利,架空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形成了“内部人控制”。此外,还存在董事长和总经理权限界面不清的现象,要么董事长管得过多,总经理成为附属;要么总经理全面掌控,董事长形同虚设。

1.3集团对委派董事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董事会是母公司对所属公司实施控制和影响的最主要手段,为此,选派代表集团母公司利益的董事会成员,成为股权管理关键的一环。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兼职董事较多,专职董事较少。兼职董事大多有正常职务且较为繁忙,且一人身兼数家公司董事现象较为普遍,从而导致董事不能高效履行职责。二是缺乏对委派董事的监督考核机制。三是没有建立董事正常调整机制。当委派董事由于种种原因不再适合履职时,公司的调整和更换往往不及时,耽误了董事会正常工作的开展。

1.4集团对控股和参股公司的监控机制不健全

对控、参股公司的管理不能仅依靠“三会”,必须建立起对控、参股公司日常经营信息收集与管理的监控机制,以动态掌握所投资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信息。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手段,集团对控、参股公司经营状况存在较大信息盲区,特别是对参股公司,经营情况、经营效益、存在哪些问题,有无向其他股东输送利益等情况,对上述信息的掌握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股权激励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与应用范畴

股权激励机制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在委托管理人力资本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员与企业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在八十年代成为西方解决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矛盾的有效模式,到了九十年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股权激励企业的实施,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管理和雇员都有机会获取企业利润,雇员的积极性高涨,很多企业得到了较大发展,造就了许多年轻的千万富翁和大量的新知识企业,诞生了微软、甲骨文等行业巨头。我国自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更加明显,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加突出,更加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降低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在遵循市场竞争规律的基础上促进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益优化。人力资源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需要进一步用市场规则推进、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允许员工持股,重视落实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制度。目前,国内外商业实务界正积极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对股权激励效应和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深入研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联合颁布股权激励试行办法,标志着我国股权激励制度正式启动。在政策层面上,关于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法规对股权激励制度各个方面都有了明确的界定,构建了成熟的制度环境。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有相当一部分的国有企业都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同时,股权激励模式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们必须正视问题。

3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举措

3.1加强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根据经营环境的实际变化,适时修订公司法关于企业分配股权和企业职员持有本企业股权的相关条款,在此基础上,允许国有企业在分配股权时,可以预先保留一定比例的股权激励计划,专门用于激励本企业的职员。允许企业员工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由买卖本人所供职的企业激励股权,同时,进一步健全信息披露渠道,加强信息披露渠道的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坚决打击利用内幕信息操纵企业激励股权、扰乱企业激励股权交易秩序、损害股东利益的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主的利益、经营管理者和企业职员的股权激励机制的公正公平。

3.2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制度

在实行股份制的同时,净化股权交易环境,支持运用股权激励机制,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合理流通渠道。完善科学用人机制,充分建立清晰的员工权利和责任制,为顺利实施股权激励提供组织支持保障。

3.3进一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理念,规范资本市场

加强对股权激励市场的监督管理,完善企业产权结构,治理外部环境,规范股权交易市场,做好法律层面的顶层设计工作,结合我国目前的形势,引进国外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充分发挥政策监管作用,加强监管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措施,确保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

结语

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发展和保证员工的合法利益都具有优越性。然而,任何事情的优劣性都同时存在,股权激励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反复思考研究,缜密论证,只有不断地完善市场环境,股权激励机制的优越性及其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产权性质与股权激励设计动机———上海家化案例分析[J].邵帅,周涛,吕长江.会计研究.2014,(10).

[2]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与创新投入的协同效应研究[J].徐海峰.科学管理研究.2014,(04).

[3]“回购+动态考核”限制性股票激励契约模式研究———基于昆明制药股权激励方案的讨论[J].黄虹,张鸣,柳琳.会计研究.2014,(02).

[4]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类型的选择[J].沈小燕.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5]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J].周仁俊,高开娟.会计研究.2012,(05).

论文作者:郑海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国有企业股权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郑海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