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产视角下的跨国流通企业买方市场力量研究_买方市场论文

跨国流通企业买方市场势力研究:空间生产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买方论文,视角论文,势力论文,流通企业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自由竞争阶段,资本的积累主要以时间为境域,进入到垄断阶段之后,随着时间的“0”度化,资本的全球化空间规划日益明显,垄断资本的空间生产构成资本积累的重要境域。跨国流通企业作为垄断资本价值实现以及再辖域化过程的主要推动者,其空间生产意蕴突出。近些年来跨国流通企业在全球市场加速资源整合和空间扩张,凭借资本权力关系在异质空间的销售与采购,形成对政治权力的替代以及对地方话语权的忽略。本文拟从空间生产的视角,对跨国流通企业的买方市场势力给予空间考察,旨在揭示跨国流通企业在全球的扩张态势以及深远影响。

一、跨国流通企业的买方市场势力

后危机时代,全球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以利润率下降为特征的“价值增值危机”被“价值实现危机”所取代,阻碍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不再是利润率的低下,而是产品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长期被忽略的流通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交易模式,不断扩大市场空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掀起了一场流通革命。正如迪肯指出:“尽管关于全球化过程中金融服务的角色有大量的文献,也经常有激烈的讨论,但流通产业很少作为文献或讨论的主题出现。这是一个隐蔽的领域,对其进行讨论主要局限在供应链管理、运输、零售等方面的专家。流通过程容易被人当做自然发生的流程。这里面的假设是,既然运输和通信系统被认为能缩减地理距离,那么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送问题早就解决了。直到发生的一些惊人事情推翻这种想当然的观点,整个世界才幡然醒悟,开始关注流通产业。”[1]

在以企业垂直分离为特征的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化中,流通企业的利润不仅来源于产品零售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在利用对销售渠道控制力的基础上,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订单处理等价值链其他环节形成了逆向控制,进而从这些组织外的环节中获取了高额的利润,从而形成买方市场势力。一般而言,市场势力是指那些通过采取差异产品的竞争方式,获得一定程度的市场控制力的企业,这类企业以其产品的独特优势获得了对价格、产量的自由决策权或扩张市场份额的能力,并利用这种权利能够一定程度地摆脱来自市场的各种约束条件,实现目标成果的最大化。大型跨国流通企业通过控制销售终端,不仅在与生产商价格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广泛收取商品通道费,而且能够影响产品的规格和设计,甚至委托生产商生产自有品牌,即通过行使纵向约束来主导供应链的流程再造,获得买方市场势力。跨国流通企业通过价值链的整体控制及企业关系重构,实现了买方市场势力的增强,垄断利润得到快速提高,而这又使得反映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垄断利润的跨国流通企业资本系统不断深化。

随着全球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流通组织的资本日趋集中。流通企业不仅拥有信息、空间等资源优势,而且市场的集中程度也远远大于生产企业。在澳大利亚,前四家重点零售商占据全国销售额的75%,英国前六家零售商占据全国90%的销售额。在美国,零售业最大的50家公司的销售额从1992年的22.4%增加到了2007年的33.3%。[2]令人注目的零售业整合典范——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的名字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品牌标志,沃尔玛作为“单一买家”(因而是和“单一卖家”的垄断相对的买家垄断),不断运用它的市场力量来控制生产企业和产品价格。关于零售业中积聚的趋势可见表1。

二、跨国流通企业买方市场势力在全球的空间生产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市场的细化,使流通企业的规模扩张成为可能,买方市场势力不断强化。沃尔玛作为世界最大的流通企业,自2001年登上《财富》世界500强之首后,除2006年、2009年分别处于第二名、第三名外,其余年份都是榜首。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2011年沃尔玛继续蝉联世界500强之首,销售规模达到4218.49亿美元。沃尔玛惊人的增长速度、经营业绩不仅让同行竞争者望尘莫及,而且也让生产领域里的制造业巨头刮目相看;不仅让“流通企业做不大”的说法感到难堪,而且也挑战了当前主流的企业规模理论。企业规模增大不总是联系于垂直一体化,也不只是停留于市场与企业的边界划分。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下,流通企业很难超越商品流通领域而继续向两端扩展,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对流通企业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因此,突破本地市场空间容量限制,在异地增设分店,实行连锁扩张的空间生产,成为流通企业规模增大的必然选择。

流通组织的空间生产是指通过地理的扩展来吸收过剩的资本和劳动力,是流通资本在全球生产能力过剩背景下的空间修复方式。流通组织“时间消灭空间”的内在规定性本身就表明,流通组织不但是一定空间制约下的商品生产,而且更是一个不断地超越地理空间限制而实现空间自我生产的过程。异地空间的复制连锁成为流通企业规模增大的一种有效形式,流通企业的规模经济得以实现。[3]规模经济的形塑中,过剩经济的全球背景,使流通企业的买方市场势力凸显,流通企业会因市场规模带来的累积因果效应,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加强纵向控制力,从而占据区域的核心地位。[4]

图1是沃尔玛在2005年到2011年期间的营业收入情况,可以看出沃尔玛在全球的空间生产是非常成功的,多年来它一直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即使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这几年,营业收入也是有增无减,这与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是完全不同的。

在最新的《财富》杂志公布的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中,除沃尔玛以外,排名前100位中竟然总共有12家零售连锁企业赫然在榜。各国流通企业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与它们在海外市场的开拓是分不开的,毕竟本国市场有限,价值的实现需要寻找新的销售市场。近年来各个跨国流通企业纷纷在海外开拓市场,沃尔玛在墨西哥、加拿大、巴西、阿根廷、中国、英国、日本、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智利、印度等15个国家开拓市场,家乐福在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希腊、波兰、塞浦路斯、捷克、土耳其、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瑞典、阿根廷、哥伦比亚、巴西、智利、多米尼亚、墨西哥、中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埃及、阿曼、突尼斯、卡塔尔、阿联酋等30个国家开拓市场(详见表2)。

跨国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相比,其在全球整合劳动力的能力更强,具有将更多的劳动力纳入到资本控制体系的能力。由于流通组织所从事的劳动属性,相对于生产企业,其对于雇佣工人的技术能力要求较弱,更多的妇女、老人、儿童等低技术水平、弱体力劳动的工人被纳入到跨国流通组织对资本的控制中,雇佣人数增加迅速。图2显示了几个跨国流通组织在全世界的雇佣员工数量,雇佣人数相当可观,如沃尔玛在全球雇佣人数就达到了200万人,家乐福、特易购的雇佣人数也将近50万人。

三、跨国流通企业买方市场势力在中国的空间生产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能力的增强和经济实力的突出表现,跨国流通企业纷纷将经营重心转到了中国市场,并大大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急剧扩张。从2004年底开始,沃尔玛、家乐福均以每年15家到20家新门店的数量在全国重要城市大举推进。2010年在21家销售过百亿的跨区域零售企业中,外资零售企业有12家,销售规模为2768.6亿元,占21家企业销售规模的32.1%。目前,家乐福的销售规模已达到420亿人民币,同比增幅14.8%。2010年,主要5家外资大型超市新增店铺140家,新开店数比上年增加了22%。其中特易购门店数增长率为38%,易买得门店数增长率为35%,各国纷纷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详见表3)。

在对中国的空间布局中,自中国取消外资零售业在华投资的股权和地域限制后,外资零售业在华的投资不仅在一线城市巩固地盘,而且逐步加大了对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省会以及主要城市的投资,实现买方市场势力在中国的整体布局战略。2011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已在全国各个地区安营扎寨,除了在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等地区,即使在经济较为落后的西南、西北地区也都实现了空间扩张。其中,沃尔玛、家乐福扩张速度尤为迅猛,沃尔玛至今已在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开设门店267家,家乐福不甘示弱,也在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开设门店203家,如表4所示。

在来华投资的各外资流通企业中,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在华投资的发展最为迅速,目前已经成为在华门店数最多的企业,且其门店数量由2005年底的56家增加至2011年底的267家,增加了将近5倍。而其他零售业在华的门店数增加也不落后,先后都以加速度增加在华投资开店的数量,家乐福2011年门店数增加到203家,增幅也较大。从图3可以看出,沃尔玛、家乐福这两家跨国流通企业的门店总数都超过200家,近两年来新增门店都在30家左右。

沃尔玛不仅在实体店上在华积极拓展,而且涉足网上销售。为了更快地在网络空间占得先机,沃尔玛收购网商“1号店”股份,这一事件反映出沃尔玛希望成为“网上网下”两栖零售商的愿景。此前,由于亚马逊在美国的线上业务一直压制着沃尔玛,而亚马逊数年前已通过收购“卓越网”潜入中国网销市场,这使得沃尔玛在发展网销渠道上不敢再长时间的迟疑计较。尽管沃尔玛目前在“1号店”只有少量股份,但如果这块“试验田”效果不错,不排除沃尔玛会增资控股,甚至会收购业绩显著、价值更高的本土网商。

与内资流通企业相比,跨国流通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好于内资企业,尤其在净利润率和销售额方面外资零售企业明显占优势。近几年内资企业零售利润率几乎没有上升,而外资企业的利润率自2004年后增长迅速。截止到目前,我国零售企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在7%左右,平均纯利水平不到2%;而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的毛利率一般都在10%左右,纯利也有3.4%。2010年零售百强中,外资企业有19家,比2009年多2家。19家外资企业门店数合计相比2009年零售百强中外资零售企业门店数增长20.5%,比整体水平高7.8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3.8%,提高1.1个百分点。19家外资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23.9%,比整体水平高2.1个百分点(见图4)。

四、跨国流通企业买方市场势力空间生产的实质

随着资本金融化的发展,资本天生所具有的对利润的追求和扩张冲动,使自身处于不断积累膨胀的状态,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处于不断扩大的循环运动之中,出现了大量盈余资本,这些过剩资本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是无法消化的,因此产生了资本过度积累危机,“特定地域系统(territorial system)的过度积累意味着该地域出现了劳动盈余(表现为不断上升的失业率)和资本盈余(表现为市场上大量没有卖掉而只能亏本处理掉的商品,表现为闲置的生产能力和/或缺少生产性和赢利性投资的货币资本的盈余)”。[5]对发达国家而言,解决过度积累成为一个首要问题。

为了解决过度积累危机,为盈余资本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发达国家必须通过空间的扩张寻求解决办法,这主要表现为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劳动力和资金进行组织和分配。过度积累理论认为,缺乏赢利性投资的机会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在保证持续获利机会方面,获取廉价的投入与获取广大的市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就意味着不但应该迫使发展中区域开放其贸易(刺激消费),而且应该迫使它们允许资本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投资成本降低)。

跨国流通企业买方市场势力的形成,正是由于跨国资本在全球对剩余资本与剩余产品进行价值实现的结果,是跨国资本在空间的演化及空间的延伸,是剩余资本的经济利益通过空间实践扩张而共同逐利并实现其霸权的过程,“显示了一种相应的权力的政治地理格局,一个因全球资本而形成新诉求的跨国空间的出现”。[6]

在跨国流通企业的空间生产中,大型跨国流通企业由于自身拥有强大的集采购、运输、流通加工、信息服务以及售后服务等功能在内的供应链系统,其实际拥有了对本土企业及消费市场的控制权,通过对本土生产企业滥用纵向约束,对本土流通企业采取掠夺性定价行为,对本土消费者实施价格歧视,跨国流通企业的买方市场势力不断增强,从而使其超越了企业内部管理与外界沟通的范畴,形成了以自身为链主、链接生产厂商与顾客的全国(全球)供应链,最终完成了对自身纯粹商业企业身份的超越。跨国流通企业在空间生产中买方市场势力的增强,衍生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跨国性空间结构,这种空间结构既是跨国流通企业资本存在的现实依据,也是跨国流通企业资本积累模式自身不断突破的一种空间属性。

跨国流通企业的空间生产中,不仅实现了资本的霸权,而且凭借空间生产实现了对文化的霸权。跨国公司为销售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首先必须把握住社会、政治和文化关系的全部复杂性”。[7]就意味着跨国公司必须了解所在的当地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各种文化因素,同时将当地的文化因素打碎和发达国家文化杂糅在一起,灵活地生产出当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灵活地销售其产品。因而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跨国资本按照资本的生产和产品的销售来改造、吞并、抹杀了别的地方文化,实现了用发达国家的文化来同化地方性文化的文化霸权目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跨国流通企业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并不是超越资本与劳动、市场与政府、公共与私人的中性的第三空间,它只是这些不同力量、制度和领域之间斗争展开的新领域。对于跨国流通资本来说,它可能是创新环境、商业区域,也可能是物质基础设施等等。因此,全球化的、知识驱动的后福特主义全球网络化并不标志着对空间障碍的最终超越;相反,它影响着不同经济层面的发展动力和不变性之间的越来越复杂的关系。“区域和网络其实在全球创新的新空间镶嵌里构成了互赖的极点”。[8]在这种网络中,通信网络是基本的空间样貌,任何地方的逻辑与意义都被吸纳进网络。对于跨国流通组织而言,这种网络空间,只是加强其买方市场势力的一个工具而已。

标签:;  ;  ;  ;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跨国流通企业买方市场力量研究_买方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