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分析_工资率论文

我国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分析_工资率论文

对我国乡镇企业劳动力的需求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劳动力论文,需求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参见表一)。乡镇企业不仅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增长点,更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借用国际经济理论中常用的“IU比”〔1〕分析不难发现, 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进程正以一个逐渐增大的比例在农村主要通过乡镇企业得以实现。据估计,我国目前4.4 亿农村劳动力中约有1.2亿剩余劳动力, 九十年代中后期农村每年将新增劳动力600万人,到2000年可达2亿左右。因此,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大力提高乡镇企业就业能力,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表一 乡镇企业发展的阶段划分

起步阶段

腾飞阶段 收缩发展阶段 稳定发展阶段

1978-1992 1978-1983 1983-1988

1988-19901990-1992

职工人数 9.92.7

24.2

-1.5

6.9

单 位 数20.5

-2.5

69.6

-1.0

6.0

总 收 入25.2

16.6

35.4

11.0 38.7

银行贷款余额37.2

34.7

49.6

20.1 32.0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年整理而成。)

一、影响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的因素分析

一般而言,影响乡镇企业劳动力吸收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有机构成、工人工资等,外部因素主要是国家政策。

企业规模。反映企业规模的指标有许多,由于企业总收入与企业就业能力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我们选取企业总收入作为规模指标。从理论上说,在企业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总收入越多,即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企业吸收劳动力;反之,则不利于乡镇企业劳动力的吸收。这种相关性在表一的二、三栏有所体现:乡镇企业起步阶段,总收入年均增加16.6%,就业劳动力增长速度为2.7%;1983—1988 年,乡镇企业高速度发阶段,总收入增速大幅度上升,增加18.8个百分点,引起企业劳动力大幅度上升,年均增速达24.2%,后两个阶段显示出同样的变化趋势。除此之外,现实中的乡镇企业发展还显示出这样一个特点,即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增大,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见表二)。1978年,每1万元总收入可吸收6.55 个劳动力,到1993年下降为只能安置0.39个劳动力就业,要使乡镇企业继续发挥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注意。

表二 企业规模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1978198319881990

1992

1993

职工人数(万人) 2826.6

3234.6 9545.5 9264.8 1058.1 12345.0

总收入(亿元)431.4928.7

4232.2 5218.6 10040.9 31540.7

每万元收入的就

业能力(人/万元) 6.55 3.482.26

1.771.05

0.39

(注:根据《中国统计鉴》1993、1994年整理而成。)

工资。根据厂商理论,厂商或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仅取决于工资率,还受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当劳动力供给不足时,厂商需要一定劳动力就得出高的工资;当劳动力供过于求时,厂商只用较低的工资即可得到所需劳动力。我国目前下属于这种情况,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受供给约束,仅受制于工资率:工资率越高,企业吸收劳动力越少;工资率越低,企业吸收劳动力越多。当然,这一原理只可能适用于某一时点。如果从较长时期来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总是上升且呈刚性的。虽然这对企业获得廉价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有影响,但企业为了维持其正常生产,也不得不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与企业规模对劳动力的影响一致:随着工资的上涨,企业吸纳的劳动力逐渐增多,但越到后期,企业的吸纳能力就越弱(见表三)。

表三 工资与企业就业能力的关系

1978198319881990

1992

工资(元/人)

306.4

543.5

567.0

655.0 904.5

每万元工资的吸纳

能力(人/万元)32.64

18.40

17.64

15.3

11.06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年整理而成。)

有机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比率;技术构成是指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与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资本的有机构成”。在此将其借用于乡镇企业,用乡镇企业固定资产价值与职工工资总额比值表示乡镇企业的有机构成。很明显,有机构成越高,“单个劳动力推动的生产资料越多”,表明乡镇企业固定资产相对于劳动力增长得越快。我国乡镇企业有机构成的变化情况如表四所示。

表四 有机构成对企业就业能力的影响

1978 1983 19851988

固定资产净值(亿元)181.8373.0589.7

1234.5

工资总额(亿元)86.6175.8301.4541.2

有机构成

2.1 2.12 1.96 2.28

每万元固定资产的就业

能力(人/万元)15.55 8.6711.83 7.73

1989 1990 1991 1992

固定资产净值(亿元) 1486.21668.7

1959.32585.9

工资总额(亿元)

580.7 606.8706.5 957.1

有机构成 2.56 2.75 2.77

2.7

每万元固定资产的就业

能力(人/万元)6.30 5.55 4.90 4.09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年整理而成。)

从表中可知,我国乡镇企业有机构成变化的总趋势是逐渐上升的,与之相对应,单位固定资产提供的就业机会递减,这与资金增密不利于劳动者就业一致。1978年,我国乡镇企业有机构成为2.1, 每万元固定资产可吸纳15.55个劳动力就业,到1992年,有机构成上升到2.7,每万元固定资产下降到只可为4.09个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在乡镇企业高速发展阶段的中期(1985年),有机构成居于历年中最低点,其单位资产吸收的人数也最多(1978年除外),达11.83人/万元。 如果我们把每万元固定资产吸收的劳动力数小于7 人的有机构成称为对劳动力吸收有限制性影响的有机构成,那么可以估计出这个界限大约为2.40,即当乡镇企业有机构成小于2.40时,对劳动力的吸收有利;大于2.40时,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阻碍作用。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可分为量化和非量化两种。非量化政策是指这几年国家颁布的各种对乡镇企业发展有利和不利的政策文件,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1985年12月9日中国农业银行乡村工业贷款暂行办法,1989年3月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关于一九八九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以及1992年3月18 日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报告》的通知等等,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呈波浪式前进(见表一)。当然对这些政策文件的最直接体现都可以归结为一点:贷款及各种相应的制度保障。为了定量分析国家政策对企业劳动力的影响,我们选取贷款作为研究指标。综合表一、表二可看出,银行贷款与企业劳动力数有明显的一致:第三阶段,国家提供给企业的贷款增速最低, 为20.1%,这一时期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速度呈下降趋势,为-1.5%;第二阶段,国家对企业贷款的增速最高,达49.6%,企业吸收劳动力数也最快,为24.2%;另两阶段也显示出同一趋势。

二、我国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函数及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通过选取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因素总收入、工资率、贷款和要机构成,建立了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函数。具体模型如下所示:

WR=f(ZSR,WAG,DIK,YJG)

其中,WR:乡镇企业劳动力(亿人)

ZSR:乡镇企业人均总收入(亿元)

WAG:乡镇企业人均工资(元/人)

DIK:年末贷款余额(亿元)

YJG:乡镇企业有机构成(固定资产净值/工资总额)

函数形式设定为:

WR=A0ZSR[A1]WAG[A2]DIK[A3]e[A4YJG]

其中A0常数,A1、A2、A3、A4为各要素的弹性系数。

此函数的对数形式:

lnWR=lnA0+A1lnZSR+A2lnWAG+A3lnDIK+A4YJG

经用1978—1992年的数据(都用当年价)回归,结果为:

lnWR=1.212+0.523lnZSR-0.943lnWAG+0.176lnDIK-0.35 YJG

(14.87) (-26.15) (7.25) (-5.913)

R2=0.9995

注:括号中的值为T检验值

从上式看出,总收入ZSR和国家贷款DIK劳动力有正的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0.523和0.176,表示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乡镇企业总收入或贷款每增加1%,将多吸收0.523%或0.176%的劳动力就业。有机构成YJG和工资WAG对劳动力是负影响。有机构成弹性系数为-0.35, 表明有机构成每增加1%,就会少吸纳劳动力0.35%。 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来看,就业是关键,应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能靠资金增密来提高企业效益。工资率的弹性系数值最大,为-0.943,且影响最显著, 表明乡镇企业所需劳动力的多少对工资率最敏感,工资率上涨1%, 将会少吸纳劳动力0.943%。 而我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处于“无限供给”状态,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在转移出这部分劳动力之前,“现代部门”即乡镇企业的工资不能提高。但因工资的趋上性及刚性作用,我们只能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遏制其过快上涨。

根据各因素的回归系数,利用公式:△y/△x=Ai·y/x(i=1,2,3,用于计算收入,工资和贷款余额的边际需求)和△y/△x=y ·A4(用于计算有机构成的边际需求),求出各因素历年来的边际需求见表五:

表五 各因素历年来的边际效用

△y/△x

ZSR

DIKWAGYJG

19783.43 22.61 -8.70 -989.3

19793.10 14.51 -7.69-1018.3

19802.63 9.41 -7.11-1049.9

19812.32 7.43 -6.37-1039.3

19822.11 6.72 -5.96-1089.5

19831.82 5.83 -5.61-1132.1

19842.15 4.63 -10.69-1823.2

19852.00 4.42 -15.24-2242.7

19861.87 3.42 -16.71-2778.0

19871.57 2.69 -17.09-3081.8

19881.18 2.29 -15.88-3340.9

19891.02 1.91 -14.25-3278.4

19900.93 1.54 -13.34-3242.7

19910.77 1.25 -12.32-3363.2

19920.55 1.01 -11.03-3703.4

(注:Ai(i=1,2,3,4)表示各因素的回归系数,y表示因变量乡镇企业职工人数,x表示自变量即各影响因素的数值,△y/△x 表示自变量变动1个单位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单位数。)

从表五看出,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总收入ZSR与贷款DIK的吸纳能力逐渐减弱。1978年,总收入或贷款每增加1万元, 可多吸收劳动力3.43人或22.61人,到1992年下降为总收入或贷款每增加一万元,只可多吸收0.55人或1.01人,年均下降速度分为14.0%、24.9%。这与前述分析一致。

工资率在1988的以前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978年,工资率每上涨一元,将少吸收8.7万劳动力就业,1983年,工资率每上涨一元,少吸收5.61万劳动力就业,达最小值。这与当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情况相符这一时期,乡镇企业正处于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阶段,而农村劳动力却因承包制的实施很少走出土地,甚至出现回流,因此工资率对劳动力的影响不是太明显;1983—1988年初,工资率对劳动力的影响一反过去的态势,敏感度呈直线上升,到1987年末,达到工资率每上涨一元,少吸收17.09万农村劳动力就业, 而同一时期正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时期。因此,要使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其高就业能力,抑制工资的过快上涨是关键。1988以后,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的速度有所放慢,工资率对劳动力影响随之也有减小。

有机构成边际效用1978年最小,为-989.3,表示有机构成每增加1,少吸收989.3万劳动力就业。1981年,有机构成也有下降趋势,每增加1,少吸收1039.3万人就业,正与同一年农村劳动力回流有关。以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最向乡镇企业转移,有机构成的影响也逐渐变得明显,到1988年,有机构成每增加1,少吸收3340.9万人就业。 治理整顿使有机构成的影响稍有减弱,但在整顿结束时期1991年又有恢复,有机构成每增加1,少吸收3363.2万人就业。

三、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趋势预测

既然乡镇企业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起决定作用,那么根据实际情况,找出一套适宜乡镇企业发展的方案便是找到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途径。

表六 乡镇企业发展方案的选择

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

2000年我国乡镇

企业吸收的劳动

1.57(0.37)2.75(1.55)6.35(5.15)

力(亿人)

总收入 15.7%25.2% 35.4%

年末贷款余额22.7%37.2% 49.6%

有机构成

2.6 2.42.1

工 资 9.1% 8.0% 0.9%

(注:①此表根据1993年《中国统计鉴》整理而成。

②1993年乡镇企业已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1.2亿人

③2000年乡镇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是根据各方案确定的企业职工增长速度推算出的。

④括号中的值为1993—2000年间乡镇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即2000年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数减去1993年已吸收的1.2亿人。)

根据乡镇企业发展的阶段性,我们先确定发展乡镇企业的三种水平方案:低方案采用1988—1991年间(即第三阶段)的年均增长率,在这一时期国家治理整顿、紧缩银根,使靠贷款扶持的乡镇企业发展受阻,劳动力增长率非常低;中水平方案采用1978—1992年的平均增长率,高水平方案采用腾飞阶段的年均增长率,这一时期是乡镇企业发展最顺畅的时期,也是吸收劳动力最快的时期,具体指标数据见表六。将各方案的指标数据代入回归方程中,求得我国乡镇企业在各水平方案下的劳动力需求速度,由此推算出我国乡镇企业2000年吸纳的劳动力数分别为:低方案1.57亿,中方案2.75亿,高方案6.35亿。(详细情况见表六)

据估测,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2000年将达到2亿左右〔2〕。要将这部分劳动力尽可能地转移出去,低方案虽然有可能出现,但与我们的初衷不符,只能转移出0.37亿人,不及2亿人的20%, 况且我国乡镇企业目前已有了较深厚的基础,能够继续保持一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高方案虽然能将全部劳动力转移出去,但在理论上和实际中却很难行的通。理论上,根据刘易斯的“无限劳动力剩余”理论,达到刘易斯转折点以后,工资会大幅度上升,这将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大的社会震荡;实际中,影响劳动力吸收的几项又是很难全部达到的:(1 )国家贷款。整顿时期银根紧缩使乡镇企业贷款速度减缓,尽管在近几年有恢复的迹象,1990—1992年间达32.0%,但受国家财力和投资方向的限制,贷款速度达到4 9.6%几乎不可能;(2)有机构成。目前,我国东部乡镇企业由于有机构成大幅度上升,乡镇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出现停止局面,而中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又面临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的过程,劳动力吸纳能力已开始逐渐转弱,维持整个乡镇企业低有机构只能依靠占全国乡镇企业产值比重较低但很不发达的西部乡镇企业,这在实际发展中又很不现实的;(3)工资。 近几年我国物价每年都保持20%的通贷膨胀率,在全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维持乡镇企业工人工资0.9%的增长更是痴人说梦。因此, 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平衡均衡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中方案比较合适且可行,可以使那时的1.5亿即75%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就业。

四、提高乡镇企业就业能力的有效对策

我国乡镇企业目前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显示出许多不足,如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企业资金增密;企业管理、效益以及职工素质跟不上等等。要使乡镇企业在2000年能顺利安置1.5 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国家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住乡镇企业的发展趋向,为其发展创造良好地外部环境,企业还得从微观上调整、决定其发展方向,共同朝着同一目标迈进。具体来讲主要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继续保持国家对乡镇企业各项优惠政策,特别要加大国家对乡镇企业发展的贷款力度。目前,乡镇企业“三分天下”,有的省区甚至已达“半壁江山”,但国家企业贷款流向仍然偏重于大中型国有企业,这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十分不利。考虑到国家贷款对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今后国家对乡镇企业的贷款至少保持在30%以上。

(二)对中西部地区投资倾斜,以平衡全国劳动力的分布。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不论从政策优惠上,还是资金、技术投向以及信息传播上都带有严重的偏斜性,致使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从八十年代的2.79:1扩大到九十年代初的4.17:1〔3〕。要改变人们的这种单向性流动,行政措施似乎已逐渐失去效力,经济刺激和信息提供才是最佳选择。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就业能力减弱的趋势在东部已有明显体现。因此,发挥中西部的就业潜力应是以后国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决策方向。

(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大力提高乡镇企业收入。对已经建起的乡镇企业来讲,企业收入的多少对其就业能力影响非常明显。虽然增加贷款可以增加就业,但这不是长久之计,真正可行且现实的策略是更新观念,内引外联,利用国内关系,借船出海,跻身于国际市场,提高乡镇企业总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此,乡镇企业首先要树立现代化企业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用现代化管理方式来引导企业发展;其次,要严格控制职工工资增长大幅度,使企业职工工资的增长真正建立在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上;第三,广泛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坚决杜绝企业内部的不合理开支和企业外部的额外摊派。

(四)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乡镇企业正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的技术密集和资金型方向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所难免,这将对未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就业能力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困境,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想继续维持在乡镇企业中的高就业能力,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现代高科技企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日益提高的严格要求。

(五)努力开辟乡镇企业外就业渠道,辅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失业是我国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根本,而乡镇企业即使按照中方案顺利发展,也只能满足1.5亿人的就业,其余5000 万只有通过其他途径得到解决。因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和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有序转移等措施也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注释:

〔1〕“IU比”即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 主要是被用来研究城市化同工业化的协调关系,其一般规律是:在工业化初期,IU比大于1,则工业化多发生在城市以外的乡村;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完成,IU比渐近于1,表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到了后工业化社会,IU比小于1,即经济结构超前于城市化。 将此原理推广来考察我国的非农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求得我国1978年的“IU比”为1.25,1992年的“IU比”为1.58。

〔2〕见《农民日报》1995年3月30日第四版。

〔3〕见《农民日报》1995年3月30日。

标签:;  ;  ;  

我国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分析_工资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