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探究论文_陈小燕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探究论文_陈小燕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 宣汉 636150)

复习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决定着整个教学收效。整理与复习课,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认识,归纳整理,恢复记忆,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深化掌握的数学技能。每位教师对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简单地把总复习里的题目做完就算,而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开展好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实践问题。

一、明确整理与复习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方向

整理与复习课教学的整体教学目标是: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更加牢固,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全面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要求。如在简算复习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小学数学教材要求确定整理与复习公式与性质,明确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的总目标。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学发展观,根据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程度不同的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分目标。

通过不同目标的实现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每一个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制定整理与复习计划,使教学更有条理和针对性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同样也不例外,因此,数学教师要合理安排好每一节整理与复习课,制定好整理与复习计划,有计划、有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研究探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我要求学生制定的整理与复习计划这样安排的:每周整理一个单元,单元整理完后再分类整理。这样安排既方便于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积极开展整理与复习的活动,又能体现出小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的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明确整理与复习的任务和要求,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

1、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已学的公式、性质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每个公式、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体会它们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所学数学知识的空间,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这节课的做法是:让学生根据要求举例并解答。

3、抓住学生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着重引导学生在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通过深入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及时弥补自己在这部分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如:小组合作完成6种类型的简算举例计算。从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达到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4、引导学生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本课设计的“勇夺智慧星”,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既要全面整理与复习数学知识,又要突出整理与复习的重点

整理与复习课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整理与复习,系统地整理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达到知识再现和再利用的要求。

教学中不能漫无目的,要确定整理与复习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复习的重点,这样才能达到整理与复习的预期效果。如:简算复习的知识,重点放在整理与复习公式的比较和方法的选择。教学中提倡算法要多样化,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并能根据实际问题说出怎样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利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在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中也应体现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深入研究思考。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自主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从而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整理与复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勤于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我们要很好的把握课程脉络,思路清晰的进行整理复习,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陈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7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探究论文_陈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