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股东价值的概括_股东论文

股东价值的泛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东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股东价值作为一种治理公司模式的兴起,引发一些有意义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公司所在国的文化和惯有习俗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组织的含义。

我们以德国公司为例。这是因为德国很多公司在最近选择了股东中心模式,而这一举动在这个国家看来几乎是不正常的行为。我们的兴趣在于这种战略的转换是为什么和怎样实现的。

股东价值泛化的首要因素是人们认为它具有优越性。由于太多的金融、经济学家放出豪言:学习和借鉴此价值观将成为世界趋势,看看那些盎格鲁·萨克逊系治理模式的傲人成绩就知道股东价值论必然泛化。

盎格鲁·萨克逊模式的前提是公司忠实股东价值,它通过在雇员、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建立联系来寻求利润最大化。相反,德国在其公司治理体系上是传统的反股东价值的经典案例。它强调在不同的利益团体间——雇员、股东和管理层——应该建立合法化的诉求以决定公司财富的分配。这种模式,强调公司的目标不仅仅是利润最大化,公司还是人们每天工作、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销售产品获得盈利并非惟一重要的事情。在德国有着很强的制造主义传统,人们认为制造者、工程师和设计师都有其尊贵的一面。对公司的发展而言,会计师、财政控制者也不总是拥有更卓越的观点。因此,德国公司的股东模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股东中心模式。

德国的突出性还在于,它有着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它倾向于有不同的所有权集团——若干家知名的国内银行,特别是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德商银行这三大银行,来控制公司的重要股份。家庭在公司所有权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德国公司的董事会并没有相互牵制的所有权网络。

研究德国公司治理的另一发现是,股东价值泛化对于德国公司完全是个新概念。公司是否赞成股东价值,在于其所有者是否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如果所有者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它必然会对该公司施加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这在银行和其他非金融公司中表现显著。

德国高级管理层都在法律和经济上受过系统训练,他们运作公司的普遍理念是要以更开拓的思维来看待公司的发展。他们往往比那些只有工科背景的CEO们更容易受到股东价值泛化的影响。我们发现有法律或经济背景的CEO在其公司转型为股东价值论时,会实施得更好。

因此,股东价值的泛化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1538c3b09a6c7e90e64e10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