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阅读技巧与方法

问:做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的技巧
  1. 答:术语不应用错
    记叙文称比喻修辞,对比修辞
    议论文称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说明文称打比方,作比较
    说明文回答时要加上体现说明文准确性
    议论文回答时要加上有利论证了什么论点
    凡是与比喻有关,回答时一律加上形象生动
问:在语文考试中,文言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阅读有那些答题技巧?
  1. 答:文言文一般是考翻译,这一般是靠日常积累,而且要逐字逐句翻译,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记叙文要找好中心思想
    议论文要注意论点
    说明文是最简单的,找好文章中说明的对象
    阅读题还是要靠多练,另外字要写工整
  2. 答:阅读最重要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还有一些问题有固定的格式,最有效的就是多练
  3. 答: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做题,之后总结。
    做题才是王道
  4. 答:文言文 首先大概看一下理解一下 然后再 一句一句看 而其他 就可以多理解一下 主要多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问:语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的答题技巧
  1. 答: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重点:1“一些、绝大部分、大多数、大都”等,表示部分,并非全部,符合客观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2“一般、通常情况、常常、往往”等,表示一般情况,也不排除特殊情况,避免绝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大约,估计,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表示估计。推测,因为还不能确定,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表示限制,一般是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上的限制,起强调作用或避免绝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据调查,据研究,据记载”等,表示材料并非虚假、主观猜测,而是客观事实,增强材料可信度,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答:一般回答不能去掉,1解词;2代词解句;3去词解句;4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充分有力的论证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的论证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的论证了……;对比论证:鲜明突出的论证了……说明方法:下定义:科学准确而简明地说明了……使说明更严密;举例子:具体准确的说明了……便于读者理解:分类别:条理清晰的说明了……列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使读者信服;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增强文章趣味性;作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21a4cd661555bc3c5b92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