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论社区学前教育_学前教育论文

关于社区学前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前教育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区学前教育,是指由社区组织与管理的学前教育工作,包括正规的和非正规的学前教育活动。正规的学前教育是为0岁~6岁、7 岁未入学儿童兴办的社区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等教育机构。非正规的学前教育在社区占主要地位,即组织对学前儿童,特别是未进入托幼机构的散居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为组织非正规学前教育活动,还需要协调社区内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如工会、青年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等,组织文化、卫生、宣传机构、文化馆、儿童图书馆、儿童游乐场等场所,以及在职或离退休的各界热心儿童事业的人士和专家等等,使他们共同参与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此外,对家长的教育,也是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国的社区学前教育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时期。其学前教育机构管理体制正在发生较大变化。在城市,过去数十年来由市区办的公办园和厂矿企业办的机关园为主的格局已开始改变,主要由街道管理的托幼机构有所增加。其中,民办(包括个体)托儿所、幼儿园在城镇地区迅猛发展。

在农村,对学前教育的需要也有增长的趋势。正规的和非正规的农村学前教育都有所发展。农村的学前教育主要是由乡镇政府兴办的社会事业。大量事实表明,在乡镇领导重视的地方,学前教育就搞得比较好。这在农村的贫困地区更为突出,无论是组织对幼儿的教育,或者是对家长的教育,都有赖于社区的得力领导。

从理论上说,在研究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因素时,已不能囿于儿童所生长的家庭,或受教育的学校,而需要考虑到社区大环境的作用。在研究儿童教育问题时,也不能封闭于学校之内或家庭之中,而需要考虑社区、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社区学前教育工作,就是要着眼于三者的宏观把握,协调其力量和关系。

从实践上看,在社区学前教育开展得较好的地方,四个方面都有所受益:一、从学前儿童个人看,有利于其学习和成长,可为其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从小学教育看,提高了入学学生的水平,减少其留级率,降低其辍学率,良好的学前教育甚至在小学高年级还显示出长远效应,或所谓“后劲”;三、从家长看,通过社区学前教育,不但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全面素质;四、从社区看,由于儿童教育和家长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更多的和睦家庭,改善了社区面貌。

总之,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大势所趋。重视社区学前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学前教育》编辑部开辟社区学前教育这个新栏目,十分必要,抓住了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相信通过此栏目,交流有关的经验,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842f96dd619cfbcb8128f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