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实验的三大改进_压强论文

实验改进三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利用凸透镜演示钢丝的形变

钢丝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大小不易察觉,笔者为使观察明显,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将钢丝发生的微小形变放大,效果极佳。方法是:将一根长约1米的钢丝下吊重物A,上端固定在支架B上,在离B点15厘米的钢丝上固定一个标记c,如图1所示。在标记C前放一个焦距约为10 厘米的大口径凸透镜l,使标记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 用平行光照射标记,调节透镜位置使屏上得到标记倒立放大的像。然后在钢丝末端悬吊重物,可发现屏上的像发生移动,增加的重物愈重,屏上像的位移也愈大。说明钢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微小的伸长,使得标记位置改变。

实验时应使钢丝上端固定好,钢丝宜长,否则,现象不明显。

2托里拆利实验的改进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中的托里拆利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演示实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做托里拆利实验,感到器材较多,不能形成一体,操作、携带很不方便,操作时手还会接触水银(因水银有毒)而影响身体健康,为此,笔者作如下改进。

实验仪器如图2所示,其中A为两端开口的粗玻璃管;B 为塞紧粗玻璃管一端的胶塞;C为插紧在胶塞B正中的细管,E为一根上端开口、 长约1米的细玻璃管;D为连接整个装置在一起的乳胶管。F 是一根下系着小金属块(能放入细玻璃管中去)的长约2米的细线。

操作为:用铁架台和夹子将图2中的A管、D管等处固定住。 将带小金属块的细线F小心地从A管经C、D导入E管底部, 线的另一端栓牢在铁架台上。再向A管灌进适量水银、边灌边提细线F,使水银液面最后高于C管顶端少计,然后慢慢抽出细线F。松开固定乳胶管D的夹子,将E管倒立起来,使整个装置如图3所示,即可进行大气压强的测量。

3“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改进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十一章的第四节“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中(课本P[,136],图11-15)该实验课本是通过推、 拉注射器的活塞,使学生通过手指的感觉来证实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这种方法不直观、可见度低,凭感觉的实验,难以说服学生。为此,笔者做了以下改进:

先把注射器活塞推到注射筒的中间,然后用一弹性较强的橡皮薄膜封闭注射器前端小孔,这样注射器筒及橡皮薄膜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当慢慢向里推动活塞时,橡皮薄膜明显向外凸出;当缓慢向外拉动活塞时,橡皮薄膜明显地由凸变平再变为凹状。说明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大、压强小,体积小、压强大”的规律,而且直观形象、可见度高,收效甚佳。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55a854bad495961d7bef0e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