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更多”是最昂贵的东西_农民论文

物以“多”为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以稀为贵”这话,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说东西少方才显身价贵。但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随着农民市场观念的更新,许多地方,许多农民却演绎了物以“多”为贵的事例。如某地农民善种蔬菜,过去种的菜多是一家一户提着篮子到街头叫卖,因数量少,收益不大。后来当地乡镇领导意识到发展蔬菜前景广阔,于是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规模发展蔬菜生产,很快使该乡成了名声在外的“蔬菜之乡”,相当多的农民靠规模种菜而致富。又如某镇有两个村的农民种植反季四季豆,虽然一村毗邻集镇,交通便利,可他们种的四季豆规模不大,以至少有人问津;另一个村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了些,交通条件没有优势,然而该村种的四季豆形成了规模,“花香蝶自来”,一到收获季节,客商们就频频光顾。

不言而喻,在订单农业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产品成规模,有特色,才会对客商有吸引力。某些知名农产品之所以闻名天下,就靠的是质量优、品种多、规模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产品大流通的格局已形成气候。与此相反,一些地方的某些产品如果还未能形成规模,仍然只是小打小闹,结果就只能是“养在深闺人不识”了。

向规模要效益,在时下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只要某种产品有销路,又适宜于当地发展,就要下决心快速上马,做精做大,尽快产生物以“多”为贵的效应,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产品有需求,品质优,规模大,“花多蝶自来”,又何愁生产出的产品“嫁”不出去!

联系电话:027-50702015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715e3e0d9ca9c2e46555fb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