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的出路——提高品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产品论文,出路论文,品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扩大内需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日益逼近,农产品的生产和内在品质将面临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人们一味追求最大产出量为主要目标,从而培育出高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但蛋白质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却大幅度降低,品质下降。根据近几年国际国内价格的跟踪比较及有关部门的研究,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价格处于同一水平层次。一些大宗农副产品价格如棉花、油料、糖料、羊毛等也已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但市场上“卖难”的问题仍有增无减,不少劣质农产品滞销,而优质农产品紧俏。这是由于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差和外国农产品挤掉了部分市场,其原因在于农产品没有转变到优质化生产链上来酿成的苦果。
时下,农产品“洋货”大军压境,千方百计在国内市场抢滩设点,其特点是:品种多、质量高、数量大、竞争力强。因此,只有通过加速提高农产品质量,才能扩大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和保持出口的竞争优势,才能使农产品逐渐由内需主导型转变为外需主导型,开辟新市场,这才是我国农产品的出路。
积极选育、引进和推广良种。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我国品种资源优势,克服长期以来农业育种主要目标为“高产”的倾向,尽快选育、引进一批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效益好的农作物新品系和新品种,重视名、优、特、稀和特用、专用品种资源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优化生产结构,创建精深加工和综合研究的新体系。当前优化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势在必行。在稻谷生产上,要扩大质量好、效益高的晚稻和北方一季稻面积,不断压缩品质差的早稻面积;调整普通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各种专用小麦面积;大力压抑一些品质差、销路不好的农产品。同时,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系统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加工层次深度,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多出名牌和拳头产品。
实行以质论价,质价相符和坚持扶优抑劣的原则。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以数量为主,多卖多优惠多奖励;而国外农产品以质量定等级,如小麦以蛋白质的含量定等级。在这方面,国家要尽快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增加现代化技师检测设施手段。
农作物生育期间的营养平衡与调节。国内外一些土壤肥料学家经长期的研究和田间试验表明,任何一种农作物要有优良的品质,它在生长、结果阶段的营养状况是充分的、优良均衡的。从目前生产实践来看,硅肥是很好的植物调节性肥料、品质肥料和保健肥料。经大田生产试验证明,使用它可以改善农作物果实的色香味等感官效果和通过调节内在本质上改善农产品的营养成分。
联系电话:0571-7054131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7316fd668055388a35ac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