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上海普查文化“家庭背景”锣鼓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_文化论文

上海普查文化“家底” 锣鼓书等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底论文,锣鼓论文,上海论文,遗产论文,名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化大都市中仍然有粗朴的锣鼓书、田山歌余音流传。经过1年多初步调查,上海市目前已发现具有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40多个。其中,南汇民间曲艺锣鼓书、松江顾绣、青浦田山歌以及黄道婆棉纺技术和沪剧等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近日召开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确定,将自然和文化生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浦东新区作为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试点区,并在未来3年间,全面摸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家底”,画出遗产地图,确保其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扬。目前,上海已经建立起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和专家咨询库,形成了以各区县文化馆为主、有社会各方参与的保护网络和国家、市、区县和单位三级保护体系。其中,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已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松江顾绣和青浦田山歌也被文化部批准为上海市级保护项目。

调查显示,在上海这样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中,民族民间文化虽有一定生存空间,但其中最富本土文化特色的代表项目仍濒临消亡,有人亡艺绝的危险。就在南汇区对锣鼓书开展普查阶段,便有4名锣鼓书老艺人相继去世。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84a143d0a6004c72dea563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