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论学科间性教育理论的真伪_教育论文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真假辩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假论文,性教育论文,主体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体间性教育就是教育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为上相互平等、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意义交往的指导学习,是不同教育主体通过认识和实践表现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在不同的主体间达成彼此视界的融合。在教育中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更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二者主体性的发挥并不是主客体关系下那种被约束、被控制的单子主体性发挥,而是在平等自由、交往对话的前提下,发挥双方的主体性。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问题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真问题,这不仅是哲学学理的逻辑必然,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的终极理念,是教育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现实和未来教育的价值追求。

摘自:《教育科学》(大连),2005.5.5~8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ab94386b4310c8f0d067d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