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公立学校转型中的产权关系研究_产权保护论文

公立学校转制之产权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权论文,关系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立学校转制主要指运用市场经济法则和机制管理公立性质的教育机构和单位,对公办学校进行“公校私营”,以环节教育经费投入短缺与国家扩大教育规模的矛盾,促进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增强教育的选择性,提高学校经营的效率。

当前我国转制学校的产权并不清晰,表现为:(1)转制学校国有教育资产的保值、增值缺乏制度保证。转制学校存在的前提就是学校国有,而实现这一点的现实保证就是建立起完善的转制学校国有资产评估、监督制度,保证国有教育资产的保值、增值。但在现实中,很少学校在转制之前对属于国有资产的学校固定资产进行评估,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2)产权主体之间权责划分不清。很多转制学校由“校长承办”,而事实上很多校长并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无法承担学校经营不善带来的后果。在政校关系上,政府依然严格控制着转制学校,使得学校的所有权、经营权与管理权不能真正分离。(3)收益权不够清晰。转制学校的三大产权主体中,管理者的收益权较容易得到保证,但政府与承办者之间的收益权划分却十分不清晰,导致产权的激励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针对这些问题,具体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转制学校的产权进一步得以明晰:(1)建立国有教育资产评估、监管制度。(2)理顺政府与转制学校之间的关系。政府应该尽量放权,使学校的承办者与管理者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在国家政策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办出自己的特色。政府有关部门主要应从宏观的角度对其进行指导和监控,而不是在学校内部管理问题上过多干预。(3)明确和保护转制学校产权中的收益权,允许学校承办者有一定的合理回报。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cdef046f11e26ac9c2f5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