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投资可否上点新项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债论文,新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目前的趋势和政府的决心来看,今年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方针大概是不会变的了。在即将召开的人大会议上,继续发行国债将成为议题之一。
发行国债有利于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在国债的使用方向、具体项目的落实等方面,在实践中已暴露出一些问题,这是值得警惕的。
比如,前几天媒体披露,天津宝坻区检察机关在调查京沈高速路宝坻段施工中违法违纪情况时发现,仅37公里的工程中就有37名乡镇干部有不同的问题。于是,舆论一片哗然,为基层干部“吃工程”腐败现象的普遍化震惊,也为国债项目的质量担忧。
其实,上述消息还有后续内容:在汲取了前一工程的教训后,在津蓟高速路施工中,宝坻区严格了招投标制度,加强了监管,对50公里路段总计640万立方米的土方工程全部公开招标,有1600支施工队参加了投标。结果,未发现有职务犯罪的情况发生。
看完这条消息的全部内容,我既为地方上亡羊补牢,加强监管的工作叫好,但又不免产生新的担心。37公里工程出了37个腐败干部固然让人有悚然惊心之感,640万立方的工程量居然有1600支队伍来“分蛋糕”,同样也使人笑不出来。且不说这许多施工队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是否能保证工程质量,单从这呼啦啦一哄而上的情况来看,至少说明几个问题——其一,国债项目有限,“肉少狼多”;其二,在筑桥铺路这类技术含量不高的市场上,竞争极为激烈,相应产生的市场秩序与管理,以及反腐败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其三,农业劳动力向外游离的数量日趋增加,就业压力增加,原先设想的国债项目的“拉动效应”恐怕要打打折扣。
国债拉动经济的政策出发点,是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为民造富。这种造富当然有间接与直接,长远与现实之分。比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之类的工程将间接地,在长时间范围内使人民受益,而某些挖沟填土的活路则直接地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与收入。从政府的职责而言,国债投资方向当然要有大局观,要兼顾长远与现实。但从老百姓的立场上看,先有活干、有钱挣才是最受欢迎的。由此,在安排新的国债投资项目时,是否可以再拓宽一下思路?比方说,能不能拿出一部分投资直接用于农村的小水利改造或是饮水,卫生设施的建设呢?政府能否在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培训、就业方面增加一些投入呢?总之,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好的项目还是要下点力气设计开发的。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db67950ff2eede60c404ad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