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粗沙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粗沙论文,黄河论文,泥沙论文,中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来自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的最新研究成果——《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界定及产沙输沙规律研究》表明:黄河中游7.86万平方千米的多沙粗沙区是造成黄河三门峡库区 和黄河下游淤积的主要泥沙来源区。该区域包括陕北、晋西、内蒙古南部和甘肃东部的44个县,其中55%的多沙区在陕西省。
据悉,粒径大于0.05毫米的泥沙为黄河“粗泥沙”。在黄河三门峡库区和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泥沙中,这种粒径以上的泥沙含量接近半数,而在黄河的主河道中达到72%,对黄河河道危害最大。这些泥沙60~70%来自黄土地区,其次是基岩,随风而来的沙尘也有一定影响。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综合治理的总方略应该是,坚持防治并举、坡沟兼治、综合治理,注重植被建设和保护,加强预防监督,努力控制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面积的发展;在加快坡面治理的同时,大力加强沟道治理,特别是加快以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建设,全面实现多沙粗沙区拦沙、减蚀、保土、蓄水,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dc8dfc4f0d8c83e40f7aaf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