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课改效果的国情因素分析——兼与美国国情因素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情论文,因素论文,美国论文,基础教育论文,课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许多地方已陷入尴尬境地,致使课改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课改的效果。其重要原因是课改的理论和案例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很多方面不符合中国国情。(1)传统观念因素——自主学习难以真正实现。一是中国传统的儒学教育思想目的论,关注人的社会价值,压抑了“自我”;二是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尊严、自主,并把自主能力的获得作为儿童心理成熟的重要指标,而东方文化则贬抑个人的自主。因此, 真正的自主学习,中国的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达到,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急于求成,就难免会出现形式主义的现象。(2)高考制度因素——课改进程难以顺利推进。美国在录取学生时,大学有一定的自主权,既注重高中的成绩及表现,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还注重高中教师的推荐。学生有多次选择机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优质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特别是高等教育状况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需求,因此升学考试竞争非常激烈。(3)人口数量因素——教学方法难以有效实施。我国学校的班额过大,课堂调控难度大,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减少,影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运用。(4)经济水平因素——教学条件难以得到保障。许多地区不具备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物质条件,从而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实施,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e3019d80b8f6f8d11891cf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