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露宿养鸭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稻田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以来,先后在370亩稻田中进行了一次性投放露宿养鸭的试验和示范,在不薅秧、不除草和不施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情况下,获得了较不养鸭的稻田亩增稻谷40~55公斤、鸭50~60公斤、纯收入500~600元的好效果。
1.雏鸭选择。选生活力、适应力、抗逆性均较强的中小型优良鸭品种,如四川麻鸭、滨湖麻鸭、建昌鸭等,以适应“小窝密植”的水稻栽培特点,使鸭在稻田中能自由穿行觅食,昼夜露宿饲养。
2.稻田选择。稻田选择范围很广,以土质肥活,水源方便,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饵料生物丰富的稻田最为适宜。
3.垒好栖埂。栖梗是供鸭群栖息的地方。应垒在田中央,以防天敌侵害。栖埂以双埂一沟形状,由中间捞泥向两边垒埂,埂高出水面20~25厘米,宽33厘米,沟宽65厘米,深50厘米。栖息埂的长短,按每只鸭25厘米计,每亩养鸭25~30只、亩需栖息埂6.5~7.5米。
4.设障防逃。可用竹篱、树枝和其它秸秆作物编制成围栏,稀密度以刚放养的雏鸭不能通过为度。以稻田为自然丘块将四周围起来,围栏高度以35~45厘米为宜,并用竹杆固定。凡田埂高于45厘米,埂壁陡峭光滑者,可不围。
5.适时放养。稻田露宿养鸭,应投放20~25日龄、个体重150~200克的雏鸭。放养时间应掌握在秧苗栽插返青后,放早了容易造成秧苗脱泥漂浮。放养密度:中等肥力田一般每亩放25只左右,上等肥力田放30只左右。
6.培育饵料。搞好以萍为主的生物饵料培育。据测定,鸭昼夜好动,取食以青萍、红萍为主的稻田生物饵料,平均每只每天为0.83公斤,最高可达1.5公斤。因此,要放足萍种,每亩可放150~200公斤。放萍后每隔10~15天亩追畜禽粪水300~350公斤(忌追人粪尿)、过磷肥1.5~2公斤,做到萍的增加量略大于鸭的消耗量。
7.合理补料。补充料的参考配方是(%):玉米40、麦麸25、稻谷10、枯饼15、鱼粉5、骨粉2、碳酸钙2.5、食盐0.5。雏鸭在早、晚各补料1次,按“早喂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
8.巡田管理。鸭苗放养时,正是水稻分蘖期,应加强巡田管理:一是水层管理。水稻拔节、孕穗、抽穗期需水量大,可灌深水。一般稻田水深应保持在10厘米以上。二是检查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9.防治疫病。凡发霉变质、发臭腐败的饲料不能喂鸭。用2%的来苏儿消毒用具,20%的生石灰乳剂消毒围栏场地。鸭接种各类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10.适收成鸭。水稻进入散籽弯腰期后,要适时收回田中成鸭,及时收回出售。
联系电话:0451-2718751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ed6e73f21091a157fa18f0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