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号论文,孩子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尽管为人父母者已经与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但由于受社会上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一少部分青少年仍会出现心理障碍。因此,父母应了解有关儿童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心理问题。
目前,来心理门诊求治的儿童绝大多数是学龄儿童,而实际上他们一般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等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多动症的起症年龄多在6岁以前,而去心理门诊的儿童大多在6岁以上,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就在于此。
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会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是儿童心理求助信号。这些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
二是行为方面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过份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强迫行为。
三是生理方面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
家长和老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并对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不能盲目攀比、模仿。有一些父母喜欢这样说:“你总是忘记……”;“你看看邻居家的小孩子……”。孩子也希望父母不要当着他们的同伴说孩子的不足,不要总讲缺点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及特长兴趣,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期望应有适当的水平。
其次,对心理障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视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请教专科工作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fd4a3b2dfae451add7058c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