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论文

  • 有预见期的洪水位演算投影寻踪技术应用研究

    有预见期的洪水位演算投影寻踪技术应用研究

    张春玲[1]2000年在《有预见期的洪水位演算投影寻踪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位是防汛、调度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水位预报作为水情预报的最终对象,目前,前者仍然是后者的技术难点之一,存在预报结果精度低、无预见期或预见期短等不足。从而影响到各项水利工程与非工程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
  • 近岸水流和泥沙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近岸水流和泥沙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温洪涌[1]2008年在《海岸泥沙输移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文中认为河口海岸是地球能量流和物质流的重要聚散地带;是人口相对密集,海岸工程比较集中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排放处置、滩涂促淤围垦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河口海岸环境变异的研究,无疑是非常重要而迫切的问题。而研究河口海...
  • 博斯腾湖水动力学特性模拟研究与特征有限体积法

    博斯腾湖水动力学特性模拟研究与特征有限体积法

    白莉[1]2000年在《博斯腾湖水动力学特性模拟研究与特征有限体积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用特征有限体积法对博斯腾湖大湖区的水动力学特性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大湖区风生环流流场。证明风应力确为湖流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且不同风向对环流结构有明显影响。本文导出了以守恒变量表达的非恒定二维浅水环流方程,采用无结构网格...
  • 一个中低纬电离层电场理论模式

    一个中低纬电离层电场理论模式

    余涛[1]2003年在《中低纬电离层电场的模拟研究及电场对电离层年度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电离层中的电场、电流及其相关电动力学过程对电离层的形态、结构与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过去数十年中人们借助地磁观测、相干散射雷达(HF与VHF雷达)、非相干散射雷达,探空火箭以及人造地球卫星等手段,对电离层和...
  • 地壳介质弹性、电性各向异性理论及对地震过程的联合解释

    地壳介质弹性、电性各向异性理论及对地震过程的联合解释

    阮爱国[1]2000年在《地壳介质弹性、电性各向异性理论及对地震过程的联合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共分10章,第1章为引论,第2-6章为基础理论,第7-10章为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五个方面:1.第1章引论部分综述了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现象和分类,从发展沿革、理论方法及成果、存在的问题这个...
  • 城市局部地震灾害危害性指数(ULEDRI)及其在上海市的应用

    城市局部地震灾害危害性指数(ULEDRI)及其在上海市的应用

    杨挺[1]2000年在《城市局部地震灾害危害性指数(ULEDRI)及其在上海市的应用》文中提出本论文所首先提出的城市局部地震灾害危害性指数(ULEDRI)是从一个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城市所面临的地震灾害威胁。它着眼于地震灾害危害性在一个城市内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以综合的、层次的指数体系来揭示出...
  • 磁层亚暴预报的探索研究

    磁层亚暴预报的探索研究

    李志涛[1]2007年在《基于神经网络的AE、AL指数预报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磁层亚暴活动反映了磁层和太阳风相互耦合作用的过程,对亚暴活动的研究是日地物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磁层亚暴的预报是人类空间环境预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地磁活动指数AE,AL等监测亚暴时极区的磁扰动过程。因而,AE、AL...
  •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农林复合模式耗水特征的研究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农林复合模式耗水特征的研究

    高峻[1]2009年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两种农林复合模式中水肥光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杏-丹参、杏-苜蓿复合模式为例,在对杏-丹参、杏-苜蓿这两种复合系统中光照强度分布及其对丹参和苜蓿光合和蒸腾速率影响、杏树蒸腾耗水、土壤水分时空分布以及土壤养分、植物养分分布和循环特征研...
  • 小波分析及地震磁效应

    小波分析及地震磁效应

    李琪[1]2000年在《小波分析及地震磁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众对地震预报寄以厚望,而地震是否能预报,却是一个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关键是地震前有没有明显的、可靠的、与地震相关的前兆现象,以及这些前兆现象能否被有效地检测出来。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地磁异常现象和地震的关系。地球磁场具有谱成分丰富...
  •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参数不确定性研究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参数不确定性研究

    潘华[1]2000年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参数不确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宗旨是探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主要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为此,重点研究了地震统计区划分中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地震统计区参数b值和v_4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以及空间分布函数对地震活动性参数导致的不确定...
  • 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

    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

    陈德明[1]2000年在《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对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成功地模拟了汇流角分别为90°,60°和30°的交汇及河床响应过程。通过实验发现了泥石流与主河水流相互作用的四种模式,水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