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烟煤自然发火的实验研究及机理的探讨

    无烟煤自然发火的实验研究及机理的探讨

    戴小平[1]2003年在《无烟煤自然发火的实验研究及机理的探讨》文中认为本文结合阳泉五矿无烟煤自然发火的矿井灾害问题,在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煤自然发火有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两方面对自然发火机理进行了研究。在煤与氧化学反应原理以及热力学和传热学原理基础上,建立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数学模...
  • 中国几个镍矿床的地球化学比较研究

    中国几个镍矿床的地球化学比较研究

    刘民武[1]2003年在《中国几个镍矿床的地球化学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镍和铂族金属的主要来源是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该类矿床占世界镍、铂量的近一半或更多。我国的情况更为突出,镍金属储量近86%、铂90%以上、铜约7.3%均来源于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探讨我国主要镍矿床成...
  • 堆石体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堆石体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阎宗岭[1]2003年在《堆石体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堆石体是一种有一定级配、无凝聚性、渗透能力很强的摩擦型集合料,并具有独特的物理力学特性。其特殊性主要是因为它是由颗粒和孔隙组成,其性质与颗粒的大小、形状及分布特征有关,并且在载荷作用下,这些参量将不断发生变化,堆石体物理力学性...
  • 无废开采评价理论的研究

    无废开采评价理论的研究

    黄志伟[1]2003年在《无废开采评价理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生产力发展最快的百年,也是人类对地球环境破坏最大的百年,其中矿业是最主要的破坏者和污染源和灾害源。矿山开采在为我们提供有用的资源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恶化。这种恶化已形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并日益威肋着人类的生存。正...
  • 铁精矿选矿降磷工艺优化研究

    铁精矿选矿降磷工艺优化研究

    杨龙[1]2003年在《铁精矿选矿降磷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地球上有限的富铁矿和易选铁矿资源将逐步枯竭,对微细粒级高杂(含磷、硫)铁矿石的分选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大量高磷铁矿石。我国高磷铁矿石储量占总储量的14.86%,达74.5亿吨。梅山铁矿位于南京西南近...
  •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矿区塌陷土地复垦研究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矿区塌陷土地复垦研究

    丁娟[1]2008年在《地学信息图谱在南屯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煤矿区生态环境是煤炭矿区及其周围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长期的煤炭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当前资源、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矿区已成为人类与环境矛盾最尖锐的区域。因此,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矿区经济、社会...
  • 单体液压支柱智能跟踪管理系统

    单体液压支柱智能跟踪管理系统

    陈美娥[1]2003年在《单体液压支柱智能跟踪管理系统》文中指出针对目前单体液压支柱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集信息处理与计算机通讯技术于一体的单体支柱智能跟踪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一种抗干扰、防腐蚀、易读写的新型数字识别器件—信息钮扣对所有支柱进行编号,由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现场采集、存...
  • 综放面小煤柱留巷理论与试验研究

    综放面小煤柱留巷理论与试验研究

    李庆忠[1]2003年在《综放面小煤柱留巷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目前综放沿空送巷系统存在的岩石工程量大、顺槽单巷长距离掘进施工及通风困难等问题,研究提出了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小煤柱留巷双巷布置系统。论文首先根据综放采场矿压观测资料,对综放面顶煤及顶板结构与运动特点、采空区侧向顶煤与顶板变形规律进...
  •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研究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研究

    胡道成[1]2006年在《社会责任视角下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品现在和将来较长时期仍将是主要能源。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煤炭工业基础仍然相当薄弱,面临着严峻考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 煤自燃过程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煤自燃过程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周佩玲[1]2016年在《采空区遗煤氧化升温时空演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采空区遗煤自燃是煤矿灾害的主要来源之一,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基于煤氧化学动力学机理及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对采空区在动态推进过程中遗煤氧化升温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实际生产及煤矿自燃靶向性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在移动双坐标系...
  • 地震多参数神经网络目标预测应用研究

    地震多参数神经网络目标预测应用研究

    张良[1]2003年在《地震多参数神经网络目标预测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神经网络地震多参数目标预测是利用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描述已知和未知样本及其关系所指示的目标特征的一种具有一定智能的综合处理解释方法。这种预测的中心环节是建立地震特征参数与地质参数的对应关系。本文在详细分析和论述了神经网络预测和地震多...
  •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空洞探测的研究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空洞探测的研究

    崔锡钦[1]2003年在《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空洞探测的研究》文中认为文章前言部分简要介绍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第一部分介绍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发展情况、基本原理、实现原理,系统组构;对野外工作技术方法进行较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数据处理技术方法,对后续数据处理的比值参数法进行较详细的正演模...
  •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应用深入研究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应用深入研究

    马志波[1]2003年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应用深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球物理属于边缘科学,其技术的发展也很难再有类似于多次覆盖那样的技术革命,而且新技术的发展通常具有较为刻苛的前提条件,所以它们的应用通常具有局限性。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中的地震模块种类很多,但实际数据的变化更多。有些处理技术需要我们去挖...
  • 矿山地表移动预计系统及其在铁山南煤矿中的应用研究

    矿山地表移动预计系统及其在铁山南煤矿中的应用研究

    杨守国[1]2003年在《矿山地表移动预计系统及其在铁山南煤矿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表移动与变形的计算是进行“叁下”采煤必不可少的内容,可视化的地表移动预计程序的开发,由于其可视、快捷的特点将有助于地表移动预计程序的普及,同时也为“叁下”采煤方案设计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文中讨论了采用VC...
  • 露天转地下开采对矿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露天转地下开采对矿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彭涛[1]2003年在《露天转地下开采对矿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大冶铁矿东露天高陡边坡转地下开采》项目为依托,对露天转地下开采对矿岩稳定性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矿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体力学参数、地应力等的调查研究,取得合理的数值模拟计算参数及模型范围尺寸。借助AUTOCA...
  • 村庄下开采计算机模拟及采煤方法可行性研究

    村庄下开采计算机模拟及采煤方法可行性研究

    朱建军[1]2001年在《村庄下开采计算机模拟及采煤方法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地表移动和变形、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为基础,给出了建筑物下开采方案确定的一般思路,利用大量国内外资料回归分析地表移动和变形预测参数,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公式,根据给定矿井的地质、采矿条件,研究各种采煤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
  • 风幕集尘风机流场的数学模型

    风幕集尘风机流场的数学模型

    葛少成[1]2001年在《风幕集尘风机流场的数学模型》文中指出风幕集尘风机是一项新型的环保产品,广泛适用于工矿企业有毒有害烟尘的治理。本文介绍了风幕集尘风机的结构,剖析了集尘风机“短路流场”的作用机理,利用环形紊流射流与汇流迭加的方法建立了其“短路流场”的数学模型,找出了“短路流场”相关影响因素,并...
  •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建设项目REES~P系统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建设项目REES~P系统研究

    董春游[1]2002年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建设项目REES~P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范围内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迫使各国陆续制定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议程和实施策略,并付诸社会实践。但是,目前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仍然以宏观问题(如国家、地区、行业等)作为研究对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监测技术研究

    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监测技术研究

    杜强[1]2013年在《柿花田煤矿“叁软”不稳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贵州渝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柿花田煤矿不稳定煤层回采巷道随着煤层倾角和厚度的变化需要挑顶或(和)挖底,且受支承压力及掘进扰动、软岩膨胀等作用,支护更加困难,严重制约煤矿生产和安全。“叁软”不稳定煤层回采巷道极易冒落片帮,掘...
  • 提高锌浸出渣中银浮选回收率的工艺与理论研究

    提高锌浸出渣中银浮选回收率的工艺与理论研究

    周玉琳[1]2014年在《提高锌浸出渣中银浮选回收率的工艺改进》文中研究指明锌冶炼过程中,提高锌浸出渣中银浮选回收率是增加企业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某厂银浮选回收工艺存在的具体问题,着重从如何稳定浮选给矿性质、降低溶液含锌以及稳定浮选流量等方面进行了工艺改进研究,从工艺改进的结果来看,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