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维无序铁磁系统临界性质的研究

    二维无序铁磁系统临界性质的研究

    朱海霞[1]2004年在《叁维无序铁磁系统临界行为和磁化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自旋铁磁系统的相变特性是本文的主要讨论内容。我们知道具有强磁性的铁磁体在温度高于居里温度时转变为磁性很弱的顺磁体,即发生了铁磁-顺磁的二级相变。随着系统的内禀场或外场的作用,系统的居里温度会发生改变,呈现多种多...
  • 现代非线性优化算法在大地测量反演中的应用

    现代非线性优化算法在大地测量反演中的应用

    王健[1]2002年在《现代非线性优化算法在大地测量反演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探讨了目前现代非线性优化算法(禁忌搜索,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蚁群算法等)在大地测量数据反演中的应用,比较了它们在大地测量反演中的优缺点。针对非线性优化算法收敛速度较慢的缺点,做了几种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基...
  • 有限维代数的结构常数与群代数上的模的诱导和扩充

    有限维代数的结构常数与群代数上的模的诱导和扩充

    杨玉英[1]2002年在《有限维代数的结构常数与群代数上的模的诱导和扩充》文中提出本文引入有限维代数及余代数的结构常数及由结构常数构成的立方阵的概念:设α_1,α_2…,α_n是某n维代数A(余代数C)的一组基,且α_iα_j=(sumfromk-1ton)μ_(ij)~kα_k(△(α_k)=(s...
  • 旋转的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性质

    旋转的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性质

    李冠强[1]2007年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集体激发及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物理学前沿研究课题.它不仅提供了一个研究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宏观系统,而且在原子激光,精密测量,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系统中内在的非线...
  • 几种介质中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及物理特性

    几种介质中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及物理特性

    谭超华[1]2015年在《非均匀展宽介质中电磁感应透明到Aulter-Townes分裂渡越及光的传播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们在多能级系统中发现了若干量子干涉效应,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电磁感应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inducedtransparency,简称EIT...
  • 波阻抗的遗传算法反演方法研究及应用

    波阻抗的遗传算法反演方法研究及应用

    黄庆文[1]2014年在《遗传算法在海洋水体波阻抗反演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地震海洋学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该学科在海洋资源探索、开发、保护方面的巨大潜力。而地震海洋学正是通过将海上勘探地震学的横向分辨率好,采集信息的连续性等诸多优势与物理海洋学中温盐密之间的内在关系联合来研究海洋水体...
  • Li原子在平行电磁场中回归谱的半经典研究

    Li原子在平行电磁场中回归谱的半经典研究

    王德华[1]2005年在《强外场中多电子原子、分子回归谱的半经典理论》文中研究表明高里德堡态的原子、分子在强电场和磁场中光吸收谱的强共振特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们是研究半经典理论和量子混沌学的典型实例。现在国际上有许多理论和实验研究组在研究原子、分子在外场中的复杂光谱,其中M.L.Du和J.B....
  • Osp(1|2)模型的代数Bethe Ansatz方法

    Osp(1|2)模型的代数Bethe Ansatz方法

    张鑫[1]2017年在《粒子数不守恒量子可积模型的本征值和本征态》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量子可积模型,一类在数学及物理领域均起着重要作用的模型。在文中为了求解量子可积模型的本征值和反演Bethe态,我们介绍和利用了几种最常用的方法:坐标BetheAnsatz方法,代数BetheAnsatz方...
  • 一类量子偶上的Grothendieck群

    一类量子偶上的Grothendieck群

    吴峰[1]2001年在《一类量子偶上的Grothendieck群》文中研究说明设k是域,H是城k上的Hopf代数,则H上有限维模范畴是monoidal范畴,并且在该范畴上的Grothendieck群G_0(H)构成一个环。如果H是拟叁角Hopf代数,则H上有限维模范畴是辨子monoidal范畴,且G...
  • 量子纠缠操纵及量子非局域性测试

    量子纠缠操纵及量子非局域性测试

    赵志[1]2001年在《量子纠缠操纵及量子非局域性测试》文中研究表明量子纠缠不仅是量子力学最显着的特性之一,而且还可以当作一种有效的资源进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集编码、量子密码术和量子计算。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量的实验已经表明,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在许多方面都比其对应的经典方法更强大和有效。同时,对量子...
  • 原子——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原子粒子布居相干捕获的研究

    原子——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原子粒子布居相干捕获的研究

    韩立波[1]2001年在《原子——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原子粒子布居相干捕获的研究》文中指出由于粒子布居相干捕获的性质在激光致冷、无反转激光、介质的电磁感应透明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量子光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双模量子光场与级联型叁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和双通道激光诱导连续态结...
  • 一种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的新方法——用智力的量子模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种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的新方法——用智力的量子模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刘晓莹[1]2001年在《一种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的新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素质教育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都已初见端倪,但是由于相应的教育评价机制尚未健全,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因而构建以素质培养、和谐发...
  • 一类有限维代数的不可约表示

    一类有限维代数的不可约表示

    王志华,李立斌[1]2013年在《一类Hopf代数的不可约表示》文中研究说明讨论Hopf代数Aτ上的有限维不可约表示,并证明这些表示都是一维表示.张云[2]2001年在《一类有限维代数的不可约表示》文中认为量子群起源于量子逆散射方法,特别是量子Yang-Baxter方程的研究。量子群为表示理论增加了...
  • 关于广义相对论中的ADM约束和Ashtekar引力理论中实条件问题的研究

    关于广义相对论中的ADM约束和Ashtekar引力理论中实条件问题的研究

    李久利[1]2001年在《关于广义相对论中的ADM约束和Ashtekar引力理论中实条件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用两种不同方法,分别导出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中着名的Arnowitt-Deser-Misner(ADM)约束方程。并能统一表述欧几里得(Euclidean)引力理论和洛仑兹(L...
  • 真空紫外—紫外光子激发下某些离子的发光特性

    真空紫外—紫外光子激发下某些离子的发光特性

    初本莉[1]2001年在《真空紫外—紫外光子激发下某些离子的发光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旨在研究在真空紫外和短波紫外光激发下,稀土离子4f及5d电子跃迁的特点和发光机制,可能出现的能量传递和量子剪裁的机制,影响发光性质的各种因素,探寻PDP、无汞荧光灯等使用的荧光材料及其发光效率的途径。本论...
  • 耦合量子点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动力学

    耦合量子点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动力学

    张平[1]2001年在《耦合量子点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动力学》文中提出本论文系统研究了两类量子系统在耦合外场下的量子驱动隧穿动力学,一类是介观耦合量子点,另一类是弱相互作用稀薄气体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着重考察了这两类多粒子系统的量子动态局域化和量子纠缠行为。第一章介绍了目前关...
  • 紧凑光子源研究

    紧凑光子源研究

    郭曙光[1]2001年在《紧凑光子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激光器的发展趋势正在面向应用,走向固态化、小型化。体积小、重量轻、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的紧凑光子源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论文本着追踪发展、面向应用、有所创新的原则,在改善激光器性能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主要包括:(1)对800nm波段L...
  •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横向驰豫时间和自扩散系数的研究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横向驰豫时间和自扩散系数的研究

    郑绍宽[1]2001年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横向驰豫时间和自扩散系数的研究》文中认为分子间多量子相干(intermolecularMultipleQuantumCoherence,iMQC)是近年来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在磁共振成像(...
  • 与Smash余积有关的若干研究

    与Smash余积有关的若干研究

    厉娅玲[1]2001年在《与Smash余积有关的若干研究》文中指出首先,我们讨论了本文所称的扭曲双积Hopf代数B(?)H的辫化结构,给出了扭曲双积Hopf代数B(?)H成为辫化Hopf代数的一个充要条件。其次,我们用类似的方法讨论了双交叉余积Hopf代数的拟叁角结构,得到双交叉余积Hopf代数成为...
  • 量子线中的电声子相互作用

    量子线中的电声子相互作用

    赵增茹[1]2009年在《柱形量子线中的电—声子相互作用》文中认为随着分子束外延等超薄生长技术和精细束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排列原子、分子,制备出各种各样的零维、一维和二维纳米结构,甚至单分子器件.由于这些低维纳米体系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物理内涵和独特的性能,而且具有极其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