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论文

  •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防治风蚀沙化的恢复生态学研究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防治风蚀沙化的恢复生态学研究

    赵彩霞[1]2004年在《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防治风蚀沙化的恢复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已成为北京及周边地区沙尘源的主要来源地之一,恢复该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采用GPS定位的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植被覆盖度、土壤等指标进行了动态观...
  •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

    江涛[1]2004年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为对象,以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长江流域为背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突变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等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 海岸带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海岸带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骆利[1]2002年在《海岸带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岸带由于其丰富的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海陆特性,成为人类活动最活跃和最集中的地域,在我国,海岸带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遭到了大量的破坏,海岸带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为加...
  • 山东省人口控制经济效益研究

    山东省人口控制经济效益研究

    卢笋[1]2001年在《山东省人口控制经济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初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山东省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也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国内外大量有关“人口—经济”的研究认为,人口控制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为测度山东省人口控制对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本文在...
  •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

    任启平[1]2001年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区域差异问题。在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等因素作用的基础上,由经济主体追求资本增值所决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差异。只有科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异,才能深刻...
  • 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陶卫宁[1]2000年在《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导论:区域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再探索区域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基于这一点,本章从现代地理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出发,阐明了进行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研究方法的革新,并针对研究区域提出了具体研究方...
  • 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

    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

    狄三峰[1]2013年在《2000~2012年中国大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邓广铭先生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史要掌握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四种基本工具,而其中的“地理”便是指现今所讲的历史地理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历史地理学自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到本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