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下水过程局部强度分析研究

    船舶下水过程局部强度分析研究

    邱林[1]2005年在《船舶下水局部强度计算滑道反力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下水强度计算大都采用结构有限元方法。为了更准确计算船舶下水强度,提出更合理安全措施,船舶下水强度分析模型化方面还需要作一些工作。例如,如何模拟滑道对船底的反力。滑道支墩为木质,具有弹性,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如何更...
  • 颗粒慢速斜槽流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颗粒慢速斜槽流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张洲波[1]2001年在《颗粒慢速斜槽流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提出颗粒在斜面上的重力流动是许多工业过程和自然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颗粒(0.5mm细玻璃球)慢速斜槽流,从实验和数值计算两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示踪颗粒法测定表面速度和流层厚度,分析了斜槽倾角、流率及壁面状况对流动的影...
  •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宋照贺[1]2012年在《分析型超临界流体萃取和精馏设备结构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中作者设计了分析型超临界CO2萃取装置,该装置有效克服了传统萃取装置的不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萃取器、分离器和精馏柱是萃取装置的核心设备,其结构设计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及应用,综述了超临...
  • 浮动凹模镦挤直齿圆柱齿轮成形原理及工艺研究

    浮动凹模镦挤直齿圆柱齿轮成形原理及工艺研究

    冯冲前[1]2001年在《浮动凹模镦挤直齿圆柱齿轮成形原理及工艺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农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能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制造厂家认识到关键在于采用先进制造工艺,以降低零部件的生产成本。齿轮是机动车重要的传动零件,探讨齿轮新的成形工艺,提高齿轮的质量,降低其生产成本,对我国...
  • 圆筒件拉深的力学分析及极限拉深系数的优化

    圆筒件拉深的力学分析及极限拉深系数的优化

    邬移华[1]2001年在《圆筒件拉深的力学分析及极限拉深系数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圆筒件的拉深是一种重要的板料成形方法,从变形力学上看,由毛坯成形为成品是一个复杂过程。目前,圆筒件的拉深工艺计算大多利用极限拉深系数mc(极限拉深比的倒数,即)来判定实际需要的拉深次数,而极限拉深系数mc则是在某一特定的...
  • 低比转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

    低比转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

    胡家昕[1]2010年在《超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内部流动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航空航天等工业的迅速发展,离心泵也逐步向高速和大功率方向发展,而且随着离心泵输送介质的多样化,特别是在输送易汽化介质和输送低温液化气体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扬程更高、流量更低的超低比转速...
  • 非结构网格粘性流动计算研究

    非结构网格粘性流动计算研究

    成娟[1]2001年在《非结构网格粘性流动计算研究》文中认为气体流场的数值模拟(CFD)方法,由于具有高效、快捷以及费用低的特点,在飞机设计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应用。如何模拟具有复杂外形飞行器的有粘、有旋、非线性的真实流场是当今CFD方法的发展方向。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如何运用非结构网格对复杂流...
  • 淮河入海水道河口段水流数值模拟及分析

    淮河入海水道河口段水流数值模拟及分析

    王志谦[1]2001年在《淮河入海水道河口段水流数值模拟及分析》文中认为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历来不足,在洪水季节,下泄流量激增,严重危及淮河下游地区2000多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开辟淮河入海水道,扩大洪水出路,增加泄洪能力,提高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本文主要针对淮河入海水道河口...
  •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与有限元耦合算法研究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与有限元耦合算法研究

    刘君[1]2001年在《叁维非连续变形分析与有限元耦合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土工程中的非连续变形计算和数值模拟是岩土力学与工程领域中的前沿课题之一。在解决岩土工程非连续变形问题的数值方法中,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无疑是一种高效、精确的算法。针对二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和叁维非...
  •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黄玉辉[1]2001年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结合非平衡热力学、小波分析、非线性动力学等非线性学科,建立燃烧稳定性理论模型,发展两相喷雾燃烧非定常数值模拟程序,利用激光测粒系统,发动机高频热试系统等测试手段,重点围绕液体推进剂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对燃烧不稳定进...
  • PVM环境下的结构并行分解优化设计及ANSYS集成实现技术

    PVM环境下的结构并行分解优化设计及ANSYS集成实现技术

    任鹏[1]2001年在《PVM环境下的结构并行分解优化设计及ANSYS集成实现技术》文中认为ANSYS是一套着名的商用有限元软件,能够对大多数工程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计算。PVM(ParallelVirtualMachine)是一套并行计算软件系统,它可以将多台联网微机构成一台虚拟并行计算机,实现网...
  • 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分离特性及其软件设计的研究

    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分离特性及其软件设计的研究

    舒朝晖[1]2001年在《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分离特性及其软件设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是油田地面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新型离心沉降分离设备。本文针对不同的物性参数,对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的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于随机过程理论的MonteCarlo模拟以及其...
  • 激光与皮肤组织的热作用

    激光与皮肤组织的热作用

    张纪庄[1]2009年在《皮肤病治疗中激光蚀除和选择性光热解的光热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蚀除性和非蚀除性皮肤疾病激光治疗的理论基础,激光蚀除和选择性光热解(selectivephotothermolysis,SP)的光热作用研究是国内外激光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
  • 密相悬浮气力输送过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密相悬浮气力输送过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谢灼利[1]2001年在《密相悬浮气力输送过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气力输送是指借助于空气或其它气体在管道内的流动来输送干燥的散状固体颗粒或颗粒物枓的输送方法。它是制药、食品、塑料、水泥、化工、采矿、陶瓷及金属等工业部门普遍使用的输送物料的方法。根据被输送物料物性、输送量以及输送气速的不同,气力...
  • 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姚瑞香[1]2001年在《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油藏描述是七十年代末开始出现,八十年代发展起来并逐步完善的一项为勘探开发准备的综合评价油气藏的新技术。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勘探与开发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对油藏的认识程度。中国的油气藏十分复杂,特别是进入开发中后期的油藏,大多已进入高含...
  • 流化床中气固两相相互作用行为的数值模拟

    流化床中气固两相相互作用行为的数值模拟

    杨世亮[1]2014年在《流化床内稠密气固两相流动机理的CFD-DEM耦合研究》文中指出稠密气固两相流动广泛存在于能源、化工、冶金等工业应用过程中,对其深入研究既有助于对固相输运特性以及气固两相间相互作用机理的揭示,也能为工程实际中密相设备的设计和放大提供指导。本文在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框架下,发展了...
  •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苏小勇[1]2007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计算机仿真》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探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的计算机仿真模拟的方法,遵循了从构件到整体的原则,对一片钢筋混凝土梁和一榀九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本论文综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计算机仿真模拟的应用,及其在混凝土结构发展过程中...
  • 用离散单元法对密相栓流气力输送的数值模拟研究

    用离散单元法对密相栓流气力输送的数值模拟研究

    邵羽辛[1]2016年在《密相栓流气力输送的数值模拟》文中认为气力输送是利用气体在管道中输送物料的一种运输方式。常规的气力输送装置由动力源(通常是运用气体输送),运输路径,储存物料装置和回收颗粒装置等几部分构成,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早期的气力输送以稀相气力输送为主。但由于稀相输送的应用局限性使得其...
  • 带夹套搅拌槽内温度场的研究

    带夹套搅拌槽内温度场的研究

    雷照[1]2008年在《搅拌釜传热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用于强放热反应的搅拌釜中热量的移出与釜内温度的均匀分布是工业生产应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二斜叶式搅拌桨(45度倾角)、叁叶推进式搅拌桨及叁宽叶旋转式搅拌桨在不同搅拌转速下的传热特性,考察了高效传热元件——热管在工作范围内的传热性能,并将...
  • 我国西部地区绿化、沙漠化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绿化、沙漠化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张芳[1]2001年在《我国西部地区绿化、沙漠化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耦合了陆面过程模式的国家气候中心模式(T63)进行敏感性试验,对我国西部地区沙漠绿化和有植被地区沙漠化可能会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地表覆盖类型发生改变后,对降水和地表温度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