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DSP的直线同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系统

    基于DSP的直线同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系统

    罗云飞[1]2004年在《基于DSP的直线同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直线同步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原理、控制、仿真建模和系统实现。论文首先对交流调速控制系统中的磁场定向控制和PWM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了正弦PWM调制和空间电压矢量方式的优缺...
  •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智能控制研究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智能控制研究

    吴海峰[1]2004年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智能控制及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作为控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功率大、响应快、精度高的特点,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是一结构复杂而多耦合的机、电、液综合系统,普遍存在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且...
  • 基于因特网的伺服系统远程控制研究

    基于因特网的伺服系统远程控制研究

    王健[1]2004年在《基于因特网的伺服系统远程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将因特网引入控制系统,打破了控制信息进行传递、交换和比较时在时间和空间距离上的限制,从而构筑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控制系统,逐步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对位于任何地点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本文以数字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组成了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系...
  • 高速精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进给系统及控制技术研究

    高速精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进给系统及控制技术研究

    徐月同[1]2004年在《高速精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进给系统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研究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进给系统与控制方法为主要目的,吸收相关学科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建立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进给系统,并采用理论研究、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优化、控制和...
  • 液压伺服驱动位置系统的智能控制

    液压伺服驱动位置系统的智能控制

    黄镇海[1]2001年在《液压伺服位置系统的智能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是在已完成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的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该项目中的液压伺服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模拟装置所做的控制方面的研究。由于液压伺服驱动位置系统中存在参数摄动、外干扰和伺服阀的死区非线性等棘手的问题,而模...
  • 计算机控制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控制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恩杉[1]2015年在《计算机控制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关于计算机控制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得到了人们较为广泛地关注,笔者认为,加强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计算机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过...
  • 双位置环直线伺服同步系统鲁棒控制

    双位置环直线伺服同步系统鲁棒控制

    蓝益鹏[1]2003年在《双位置环直线伺服同步系统鲁棒控制》文中研究指明以两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的数控龙门移动式镗铣加工中心同步控制问题为背景,对直线伺服双位置环动态精密同步进给理论和实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双位置环直线伺服同步系统鲁棒控制方案。研究双位置驱动直线伺服系统动态同步控制,对解决多电机高...
  • 非线性PID控制器在直线电机同步传动中的应用

    非线性PID控制器在直线电机同步传动中的应用

    綦艳丽[1]2003年在《非线性PID控制器在直线电机同步传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直线伺服双位置环动态精密同步进给理论和实现方法研究(NO.50075057)》为背景,将非线性PID控制理论应用于电机的同步控制当中,给出了非线性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且与传统线性...
  • 双自由度天线运动控制系统研究

    双自由度天线运动控制系统研究

    李永义[1]2003年在《双自由度天线运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型号预研项目“XXX天线程序跟踪伺服系统”为主线,以星星跟踪运动控制系统、交会对接卫星天线跟踪伺服系统和NSMI-0118便携式天线运动控制系统等项目为背景,深入地研究了双自由度天线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理论和工程实际问题,研...
  •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张丹[1]2017年在《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实现机械相控阵列天线的波束扫描,需要通过机械转动天线单元达到预定的辐射相位,使用电机等驱动设备与天线单元相连,通过转动电机实现天线单元的转动,从而实现辐射单元辐射相位的控制。电机伺服控制系统是机械相控阵列天线的重要组成部...
  • 伺服用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研究

    伺服用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研究

    王建峰[1]2003年在《伺服用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对伺服用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提高电机的伺服性能方面:提出了优化气隙磁场的几种方法并对电机气隙磁场进行了优化;提出了采用多相电机消除和抑制电机谐波推力的方法。通过解析式分析了电机推力波动...
  • 基于CAN-bus的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应用研究—软件设计

    基于CAN-bus的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应用研究—软件设计

    苏国辉[1]2003年在《基于CAN-bus的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应用研究—硬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工程机械和控制工程的发展现状,指出进一步提升其中电液控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是工程机械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其中瓶颈就是通信方式和数字信息处理。针对工程机械几种典型的电液控制模块,分析其功能...
  •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张志强[1]2008年在《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的倒立摆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滑模变结构控制因具有独特的鲁棒性能以及对匹配不确定性和外干扰的完全自适应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使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分支。近年来,随着许多先进控制技术如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控制方法...
  • 基于CAN总线伺服系统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算法的研究

    基于CAN总线伺服系统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算法的研究

    李静岚[1]2003年在《基于CAN总线伺服系统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伺服系统的发展,多电机传动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中。为了提高多电机传动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以及满足一些特定系统对于多电机精确同步的要求,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优秀的同步...
  • PMSM伺服系统控制器增益的自动校正方法

    PMSM伺服系统控制器增益的自动校正方法

    白海军[1]2003年在《PMSM伺服系统控制器增益的自动校正方法》文中指出本文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的速度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了对比例-积分(PI)控制器的增益进行实时校正的调节方法。这种新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非模型方法,不仅大大的提高了传统PI控制器的性能,而且保留了PI控制器较...
  • 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

    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

    武晓峰[1]2009年在《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飞行姿态仿真转台是飞行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中的重要实验设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飞行器仿真结果的逼真度。随着我国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对仿真转台的技术水平、应用范围和使用要求不断提高,单纯采用摆动式电液伺服马达驱动的液压仿真转台已经不能满足...
  • 电液伺服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

    电液伺服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

    李瑞霞[1]2007年在《智能PID整定方法的仿真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ID控制器因为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控制中。作为一种广泛的控制规律,PID控制并没有因为各种先进控制算法的出现而遭到淘汰,相反,由于其应用时期较长,控制工程师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
  • 注塑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注塑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熊华[1]2003年在《注塑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塑料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塑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塑料加工成型机械,在轻工业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注塑机的机器结构及其各项性能参数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质量、企业的信誉和市场。准确获取机器的各项性能参数不仅是评估机器质量的手段,也是改进...
  • 鲁棒控制理论的应用研究——直线感应电机的鲁棒控制系统设计

    鲁棒控制理论的应用研究——直线感应电机的鲁棒控制系统设计

    钟扬[1]2001年在《鲁棒控制理论的应用研究——直线感应电机的鲁棒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鲁棒控制是针对模型的不确定问题提出的,其研究重点是讨论控制系统的某种性能或某个指标在某种扰动下保持不变的程度。假定系统的传递函数属于一个集合(因为系统不确定性存在,所以传递函数可能有多个),考察反馈系统的特性,...
  • 基于多类型伺服并行结构的五坐标联动智能数控系统

    基于多类型伺服并行结构的五坐标联动智能数控系统

    党钊[1]2002年在《基于多类型伺服并行结构的五坐标联动智能数控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控系统发展到今天已进入计算机数控的第叁代——基于PC时代,对系统的精确性和快速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控系统设计方式已难满足现代数控系统的设计要求。本论文——基于多类型伺服并行结构的五坐标联动系统,深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