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遗传特征特性的研究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遗传特征特性的研究

    张玉玲[1]2002年在《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遗传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是以天山酸模(RumextianschanicusA.Los.)为父本,巴天酸模(RumexpatientiaL.)为母本通过远缘杂交培育而成的一种新型高蛋白植物。为确定其叁个连续世代间各特征...
  •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的远缘杂交研究和诸葛菜的应用研究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的远缘杂交研究和诸葛菜的应用研究

    瞿波,傅丽霞,刘后利,李再云[1]1996年在《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杂交时花粉与柱头的识别反应》文中提出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交过程中花粉粒与柱头间的认识反应,结果表明,正反交的花粉与柱头间认识反应是完全不同的.油菜柱头接受诸葛菜花粉后,个别提前萌发的花粉管能进入柱头,但当花粉大量萌...
  • 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开花后光周期反应的研究

    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开花后光周期反应的研究

    费志宏[1]2009年在《中国大豆不同生态类型光温效应的比较及GmFT基因表达分析》文中提出大豆是喜温短日作物,短日照和高温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光周期和温度对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为明确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光周期效应、温度效应和光温互作效应,进一步揭示光周期和温度对不同类型大豆生长...
  • 油松种子园优质高产的遗传和栽培基础

    油松种子园优质高产的遗传和栽培基础

    张华新[1]1996年在《油松种子园优质高产的遗传和栽培基础》文中研究指明提高油松种子园种子产量和品质是种子园管理的核心,也是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于1985~1995年在河南卢氏和内蒙古宁城黑里河油松种子园,观测了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光环境对雌雄球花空间分布的影响,探讨...
  • BMP家族一个新基因的部分cDNA克隆

    BMP家族一个新基因的部分cDNA克隆

    余清[1]1997年在《BMP家族一个新基因的部分cDNA克隆》文中指出BMP是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自1988年Wozney首次克隆出BMPcDNA以来,不断有BMP家族新成员的基因被克隆,但无一出自国人之手。至今已获得17种人BMPcDNA的克隆,除BMP1外,其余均...
  •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的生理病害及其病因的研究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的生理病害及其病因的研究

    郭洁[1]2016年在《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克服》文中研究说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已逐步发展成为水稻(OryzasativaL.)超高产育种的一条重要途径。籼稻(indica)和粳稻(japonica)是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其杂种F1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但是,普遍存在的杂种不育现象严重...
  • 汕优63遗传改良的部分性状遗传学基础分析

    汕优63遗传改良的部分性状遗传学基础分析

    谈移芳[1]1998年在《汕优63遗传改良的部分性状遗传学基础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汕优63(珍汕97×明恢63)这一优良的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展开研究,探讨该组合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和稻米品质的部分遗传学基础,主要的结论有:1).分析了两种基于DNA重复序列的分子标记SSR和RAMP,并...
  • 栽培稻遗传分化与杂种优势利用若干问题的研究

    栽培稻遗传分化与杂种优势利用若干问题的研究

    王林友[1]2011年在《利用InDel标记鉴定浙优系列组合籼粳属性及预测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确高效鉴定水稻材料的籼粳属性及利用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对于开展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水稻品种(组合)定性和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品种推广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验证了19对基于籼稻(9311...
  • 基因表达水平上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基因表达水平上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熊立仲[1]1999年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十分重要的生物学现象,而且在多种动植物中得到成功地利用。对杂种优势机理的研究已将近一个世纪,然而在许多方面仍是一个谜。水稻是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作物之一,近几年对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
  • 直立穗型水稻的研究

    直立穗型水稻的研究

    周立宏[1]2016年在《稻田微气候及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气象条件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境因子,而小气候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作用更直接。为了研究稻田中的小气候特征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多个直立、半直立和弯曲穗型品种,在水稻齐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分别用HOBO(HO8-00...
  • 用分子标记剖析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

    用分子标记剖析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

    王智权[1]2010年在《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剖析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相关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文中认为水稻(Oryzasativa)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上一百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而在中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日常生活的主食。随着人口的不断...
  • 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及杂种优势和白叶枯病抗性的分子遗传研究

    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及杂种优势和白叶枯病抗性的分子遗传研究

    罗利军[1]1999年在《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及杂种优势和白叶枯病抗性的分子遗传研究》文中提出为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潜力,利用亚种间强大的杂种优势已成为目前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策略之一。利用品种的广亲和性,克服杂种F1低结实率是进行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在广泛发据广亲和遗传资源的基础上,选育...
  • 中国野葡萄资源的RAPD标记及其应用的研究

    中国野葡萄资源的RAPD标记及其应用的研究

    罗素兰[1]1999年在《中国野葡萄资源的RAPD标记及其应用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起源于中国的18个野生种,1个欧美杂交种,7个欧洲葡萄品种和1个砧木品种,共83份葡萄材料,用RAPD分析建立了供试材料的RAPD指纹图谱,从2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Operon引物扩增供试材料,产生了191...
  • 砂仁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砂仁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曾元儿,胡冬生,丁平,陈军,徐鸿华[1]1999年在《砂仁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砂仁药材以及砂仁药材不同部位进行系统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气相色谱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结果: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砂仁药材以及砂仁药材不同部位中乙酸龙脑酯含量有明显差异,并与其传统疗效一...
  • 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晓峰[1]2000年在《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采用三重测交法对东农-2号玉米改良群体的单株产量等十九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以明确各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程度及遗传模式,探明与杂种优势有关的各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以充分挖掘该改良群体的遗传潜力,为有效利用和进一...
  • 玉米S组CMS育性不稳定现象遗传与基因定位

    玉米S组CMS育性不稳定现象遗传与基因定位

    铁双贵[1]2000年在《玉米S组CMS育性不稳定现象遗传与基因定位》文中提出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生产上主要利用杂种优势。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材料的发现和研究,促使了玉米不育化杂交制种技术体系的建立,该技术既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又提高了杂交种的质量,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CMS也是研究...
  • 普通油茶重要经济性状及脂肪酸组成遗传变异研究

    普通油茶重要经济性状及脂肪酸组成遗传变异研究

    田朝光[1]2000年在《普通油茶重要经济性状及脂肪酸组成遗传变异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普通油茶7个无性系和他们的杂交一代(7个无性系中,三个做父本,4个做母本,按3×4杂交,得杂交一代12个)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对油茶重要经济性状(树形特征:树高,冠幅等;果实特征:...
  • 两套群体的灿粳分化及亲本的灿粳分化与杂种表现的关系

    两套群体的灿粳分化及亲本的灿粳分化与杂种表现的关系

    毛传澡[1]2000年在《两套群体的灿粳分化及亲本的灿粳分化与杂种表现的关系》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籼稻特青、粳稻02428为亲本构建的DH、RIL群体及以此二群体为父本分别与协青早B、064B杂交配成的4个测交群体作为研究材料,从DH、RIL群体的籼粳分化入手,研究形态分类法与分子标记分类法的相关性;D...
  • 小麦品种品质特性与北方馒头品质关系的研究

    小麦品种品质特性与北方馒头品质关系的研究

    苏东民[1]2005年在《中国馒头分类及主食馒头品质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馒头是由中国人发明、发展的一类发酵面团汽蒸食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但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馒头是中国人特别是北方人的主食食品,用于馒头制作的小麦粉占面粉总用量的70%左右,近年来,南方的消费量也有所增加。长期以来,馒头...
  • 玉米温带与热带自交系间杂交种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玉米温带与热带自交系间杂交种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梁燕[1]2007年在《玉米温热杂交种光周期敏感性及杂种优势研究》文中认为以8份南方优良玉米自交系和9份北方优良玉米自交系,按NCII设计组配的72个温热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北京和雅安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温热杂交种的光周期敏感特性及相关性状的遗传特点,并分析供试自交系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