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外搜寻与跟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红外搜寻与跟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艾斯卡尔[1]2002年在《红外搜寻与跟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军用和民用监视系统如红外搜寻与跟踪系统中,随着其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给定数据流中能够检测出目标并能跟踪目标状态的计算机算法就形成了一个研究热点。早期的观测数据流多半是一维信号,随着红外成像传感器技术的进一...
  • 一类复合型模糊神经网络的递归算法研究及应用

    一类复合型模糊神经网络的递归算法研究及应用

    王京慧[1]2003年在《一类复合型模糊神经网络的递归算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针对动态非线性系统建模、辨识和控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类由递归函数网络和规则网络构成的递归复合型模糊神经网络。其中规则网络通过对生产过程先验知识的利用,确定规则推理和学习的模糊神经网络结构,实现操作区域的划分;递归函数...
  • 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田仕军[1]2012年在《广义预测控制性能改进的研究》文中指出广义预测控制是一种具有强鲁棒性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适用于具有纯延时,参数时变的非最小相位系统。但是,一方面该算法需要被控对象的参数模型,而有些对象无法获得精确的参数模型。另一方面,该算法过于复杂,计算量较大。再次,实际的工业控制中对超调的...
  • 直升机旋翼气动噪声预测方法研究

    直升机旋翼气动噪声预测方法研究

    韩忠华[1]2007年在《旋翼绕流的高效数值计算方法及主动流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适用于复杂非定常粘性流动的高效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微射流主动流动控制技术。通过使用隐式求解、引入预处理方法、多重网格法等数值模拟技术,发展了一套适用于从不可压缩流动到超声速流动的Navier-Stokes(N-S)...
  • 桥梁结构PUSH-OVER方法研究

    桥梁结构PUSH-OVER方法研究

    刘文浩[1]2005年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大跨度桥梁在我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其中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是应用最广泛的桥型之一,我国在建和建成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达几十座之多。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对作为生命线工程的桥梁建筑特别是大跨度桥梁...
  • 温室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温室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彭宏丽[1]2007年在《温室环境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我国农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业生产进入了主要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加速结构调整、迅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大力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时期。温室技术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开发研制温室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是...
  • 热轧板带的数值模拟、组织预报及工艺优化

    热轧板带的数值模拟、组织预报及工艺优化

    李立新[1]2003年在《热轧板带的数值模拟、组织预报及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轧制作为一种成型手段,应对轧件的外部质量和内部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轧件外部质量的控制主要是厚度精度和板形质量的控制,晶粒度是影响轧件内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细化晶粒可显着提高轧件的综合性能。基于此,本文借助实验研究...
  • 分布式组件框架设计及其接口规范

    分布式组件框架设计及其接口规范

    胡丹[1]2003年在《分布式组件框架设计及其接口规范》文中认为随着当今商业活动的开放性和丰富性的增强,特别是我国企业正处在成长期,开发、部署、管理和维护企事业应用系统的客观复杂性正在加大。因此,缩短复杂应用系统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和难度,提高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提高软件质量,成为了目前急...
  • 热力站换热机组供水温度自校正预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研究

    热力站换热机组供水温度自校正预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研究

    李绍勇[1]2003年在《热力站换热机组供水温度自校正预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回顾了我国集中供热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尤其是热力站换热机组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对其进行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换热机组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热负荷预测及蓄热式电锅炉系统运行优化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热负荷预测及蓄热式电锅炉系统运行优化

    姜延灿[1]2003年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热负荷预测及蓄热式电锅炉系统运行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电蓄能技术是转移高峰电力、开发低谷用电、优化资源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受到分时电价政策的鼓励,蓄热式电锅炉供热技术已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在蓄热式电锅炉供热系统中,直接向热用户供热的是蓄热器,电...
  • 离散时间约束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

    离散时间约束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

    周振华[1]2016年在《参数不确定广义分段仿射系统的鲁棒控制和滤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动控制理论伴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其控制系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对复杂多变的混杂系统实施较为精确的掌控和把握是自动控制领域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伴随系统参...
  •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来自中国的实践、检验与模型构建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来自中国的实践、检验与模型构建

    邢精平[1]2003年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就经受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洗礼。在严酷的生存与发展竞争中,效率、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必将被淘汰出局,在竞争中胜出的企业将发展壮大。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企业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
  • 自相似、长相关业务的生成及TCP拥塞控制的研究

    自相似、长相关业务的生成及TCP拥塞控制的研究

    王天杰[1]2003年在《自相似、长相关业务的生成及TCP拥塞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Internet的规模日益增大,承载的业务种类也不断增加。Internet已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影响。21世纪是通信的世纪,是互连网的世纪。经过20多年的发展,Internet已经在全球取得巨...
  • 西藏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及实证分析

    西藏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及实证分析

    胡坤[1]2003年在《西藏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及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是以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为基础,根据得出的财务分析结论和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做出评价并发出警报信号,以使企业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揭示、防范、化解财务风险...
  • 基于神经网络的板料折弯成形有限元分析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板料折弯成形有限元分析研究

    胡溧[1]2003年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板料折弯成形有限元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上采用样品试制的方式进行折弯加工。由于这种办法需要对板料进行多次试验性加工以获取加工参数,有费用偏高,试制周期长等诸多弊端,而且对于新产品的开发有很大的限制。为了实现柔性生产和加工参数的智能化控制,提出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控...
  • 广义预测控制的应用研究

    广义预测控制的应用研究

    张晓烨[1]2008年在《模糊预测控制在主汽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火力发电厂主汽温特性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常规PID在电厂主汽温控制过程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为克服主汽温对象具有大延迟、大惯性、非线性以及时变性等特性,改善常规PID控制的不足,在研究模糊和预测控制的...
  • 支持敏捷制造的新一代控制系统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支持敏捷制造的新一代控制系统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陆宝春[1]2001年在《支持敏捷制造的新一代控制系统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制造系统正向分散化、智能化及集成化方向发展。本学位论文以面向敏捷制造环境的新一代控制系统(NCS)为研究对象,首次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NCS的理论、方法及其关键技术,为NCS的建立和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
  • 发电竞价理论及其控制模式的研究

    发电竞价理论及其控制模式的研究

    戴习军[1]2001年在《发电竞价理论及其控制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电力工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时,集资办电合同中的高发电利用小时数、高上网电价、高投资回报率、短折旧期和短还贷年限等投资回报因素就出现了明显的负面效应。在我国,由于电厂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电容量已出现部分剩余。因...
  •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的智能化拉深参数实时识别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的智能化拉深参数实时识别

    郑祖伟[1]2002年在《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的智能化拉深参数实时识别》文中研究指明板材成形的智能化,是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板材成形理论的有机结合,根据被加工对象的特征,利用易于监测的物理量,识别材料的性能参数,预测最优的工艺参数,并自动以最优的工艺参数完成板材成形过程。轴对称件拉深成形的智...
  • 转炉提钒智能控制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转炉提钒智能控制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贾晓卫[1]2002年在《正规化模糊神经网络及其在提钒炼钢智能控制模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控制学术权威Austrom指出: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是叁种典型的智能控制方法。由于专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多的问题和困难(如:知识的获取主要靠人工移植,因此成本高、效率低;采用常规的分明集,致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