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身势律动”在低年段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钟碧桃

浅谈“身势律动”在低年段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钟碧桃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安乐村小学 730046

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讲,在生理、心理上都带有幼儿的特征。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好模仿;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律动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增强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及创造力。身势律动即体态律动(体态语言),它是课堂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有科学家通过测试,得出结论:“人的记忆,80%是靠视觉来确立的。”在音乐的情感和意境的启迪下,教学中通过运用肢体语言(如行动、跑步、跑跳、旋转、扭动、摇摆、拍手、拍肩、捻指等)形象地演绎出它的节奏和歌曲内容。将“律动”教学与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很好地培养其音乐素养,最终达到高效课堂。

一、“身势律动”在新歌导入中的运用

唱歌教学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呢?我们用歌曲的伴奏音乐,让孩子先律动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歌曲的节奏、节拍、旋律有初步的印象。如:在学习歌曲《小雨沙沙》时,设计律动要非常鲜明、形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模仿:先请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双手做一做小雨从天上落下来的动作,再做一做小种子说话的动作,孩子们马上就能模仿得非常整齐,这既让孩子们很开心又使他们能直观地理解、记忆歌词大意。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使得后面学习新歌的过程也会变得很轻松。

二、“身势律动”在歌曲学习中的运用

歌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提示学生注意歌唱的姿势、呼吸、咬字、吐字外,还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表情动作。歌唱时适当地配合身体动作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大意编排简单的动作,这样学生熟悉歌曲的速度就明显加快。教师常运用柯达依手势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动”中学习乐谱,有趣而又简单。如:在教唱《勇敢的鄂伦春》的歌谱时,采用柯达依手势,帮助学生对乐谱的识读和记忆打下了基础。教学时,整首歌谱学生都在律动,用简单的手势高低位置来控制了音高区域的变化,促使学生非常准确地将歌谱唱会,在玩中学、学中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身势律动”在乐理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节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点,音乐课中节奏教学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心的节奏感,而内心节奏感的建立往往可以先借助身体外部的体态律动开始,在节奏教学中加入体态律动可以使孩子们更快更准确地掌握。节奏教学对于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记忆力都非常有帮助,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节奏教学。如:一年级教材中的《爷爷、爸爸和我》歌曲中,三种不同节奏的教学,“我”用跑步的姿势来模仿( titi titi )学会八分音符唱半拍;“爸爸”用走路的姿势来模仿(ta ta)学会四分音符唱一拍;“爷爷”用跺脚的姿势来模仿(ta — )学会二分音符唱两拍;因此,学生学起来会觉得轻松而有趣,使歌曲节奏处理简单化,便于全体学生参与到歌曲的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身势律动”教学在创编活动中的运用

在音乐课堂中的“创编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的能力。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我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各种形式的创编(节奏型创编、歌词模仿的创编、歌曲风格的创编、舞蹈动作的创编等)、即兴表演、小组合作、分组展示,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中应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还要注意学生动作和音乐的协调性,并启发学生有感情地做出身势动作,做到动之以情。音乐教学中,我觉得对音乐的感知莫过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教学中体态律动的运用,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五、“身势律动”在合唱教学中的运用

合唱指挥是一个合唱队的核心,在指挥合唱队时需要用各个感知通道(如视、听、唱、动、念等)来完成整个指挥过程,这就需要在平日的合唱排练时,应充分掌握律动这种最基本的训练。例如:在进行“拍点”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表现的是一种本能的律动关系;而这种本能的节奏感是无法将音乐中各种所需要的律动关系清晰、准确地表现出来的。假如,“拍点”位置设在胸前,一开始在击拍过程中学生不会形成“拍点”的概念,双手及手臂的运用也不是非常协调的,更不能准确无误地将“拍点” 击拍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清楚,在指挥动作中每一拍的击拍都要有“拍点”的存在,如果想非常准确地表示出“拍点”,应注意手腕关节的运用,要像篮球队员击球那样,练习手腕关节的控制力量。同时也要注意下坠及反射弹上来的瞬间变化,也就是在此时需要打个时间差,使之迅速完成点与线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拍点”训练过程中,要始终能感觉到旋律中特有的律动关系,即强烈的节奏、节拍感。在经过学习与训练之后,学生则能将这种本能的节奏感带入外在的这种律动关系之中,并逐渐形成这样一种律动关系,通过不断实践,反复体会到在击拍时每一拍的起始位置,从而能熟练地运用手势将这种律动关系达到非常协调的状态,使被指挥的合唱队员能够清晰、准确地看到手势所要表达和传递的一种音乐语言,从而使合唱队员能够强烈地感觉并接受这样一种律动关系,使合唱队员在演唱合唱作品时能够充分地、淋漓尽致地在合唱作品的表现力上、音乐感觉上达到一种新的高度。这充分地证明了律动教学在合唱指挥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身势律动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更不能为了动作整齐让学生机械地反复练习,应遵循学生的个体表现,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让学生发挥个性,增强信心,并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论文作者:钟碧桃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浅谈“身势律动”在低年段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钟碧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