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生机活力研究论文_宣科

初中数学课堂生机活力研究论文_宣科

(四川省什邡市马祖初级中学 四川 德阳 618400)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非常关注教学评价改革的问题,提出了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兼顾过程和结果"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但是,在操作层面上,《标准》提出的方法很少企及,比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富有创造力的过程。那么,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呢?以下是作者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尝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8-0140-02

当前,我们正在稳步推动《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剖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发现它非常关注教学评价改革的问题,提出了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兼顾过程和结果"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但是,在操作层面上,《标准》提出的方法很少企及,只是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富有创造力的过程。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活力呢?

一、数学教师应精准把握课堂教学有效性内涵

作者认为,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无一例外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数学学科而言,作者通过课堂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许多数学教育教学却越来越背离了这个宗旨。我们许多教师对教育改革存在很深误区。比如:传统教育教学形势根深蒂固。诚然,传统教育有诸多弊端,但是,然而传统教学并非一无是处,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为此,作者认为,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并不是要将这一传统完全摒弃,而是要将这一传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程度)内。再者,不重训练、不重效果、只管花哨、只管气氛的等等不利趋势。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良好的氛围,但是,这种良好的氛围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学任务,许多教师过于关注课堂氛围活跃,进而导致学生舍本逐末。教育不仅是一门艺术,更需要等待,我们切忌建课堂教学演变为一座工厂,在提高效益的同时我们学生的身心却备受煎熬

二、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举措

1、提高教师的数学专业修养。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前,我们许多教师并非是数学专业毕业生,假如我们一味的因循守旧,我们很快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弃。还有一些教师兼顾着其他学科的教学。由此可知: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是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包括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有效教学方式。

2、 建立多元目标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深入实践和积极反思等等教学活动后达到的一种效果。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归宿点,也是教学的灵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目标的提出是教学活动的起点。目标明确集中,学生达成提高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内涵和明确教学目标。统筹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力求这三大关系和谐,才能最大限度推动每位学生得到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但要明确恰当,而且还要注重多元目标的建立,促使课堂教学闪烁着发展和生命的火花。

3、实施自主探究的数学课堂。

所谓自主探究是指让学生结合自身客观实际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改理念。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学习数学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为此,我们教师一切教学活动应贴近学生客观实际,促使他们体验"探究"的乐趣,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4、营造充满激情的数学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作者时常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积极营造一个自主、和谐、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自由地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5、融入人文情怀的数学课堂

《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是说:数学教学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还必须关注生命,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从人文教育入手,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我曾读过数学名师吴正宪的课堂实录,感动我的不仅仅是她的教育艺术,更重要的是她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怀。她在讲完课后,还不忘嘱咐学生:下课一定要记着洗手。因为学生在课上玩过掷硬币游戏。教学其实是人的教育。只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时时渗透人文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学生的人文综合修养才能得到不断提高,生命潜能和创新精神才能获得充分释放。数学与人文的结合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折射出人性的美丽,充满生机和活力。

言而总之,"让数学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凸现数学魅力"应该成为每个数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不断追求,我们才能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中逐步丰富和完善自我,继而促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凸现数学魅力。

参考文献:

1周海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认识[J];考试周刊;2011年20期

2李方益;;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2011年04期

3徐腾飞;;关于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2期

4朱颖;;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名容市教育局教研室 经守红;构建生命课堂 实现生命对话[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6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论文作者:宣科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1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生机活力研究论文_宣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