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_邹习斌

浅议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_邹习斌

摘要:“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的确,课堂上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所以,要求数学教师要重视并研究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课堂;教师;数学;语言;效率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能直接体现教学思想,是课堂交流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来进行。因此,要提高教学课堂效益,就必须研究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

一、课堂语言要有亲切感、幽默感

古人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学生黑板上完成所做的题后,如果这位学生计算错误,你是批评、讽刺,还是置之不理,还是一行一行地查看,表扬学生好的方面,善意指出不好的方面。当然是最后一种课堂语言,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不过,表扬学生在恰到好处,见好就收,不然会使学生的虚荣心增强或认为老师虚伪。

二、课堂语言要具有逻辑性、知识性

课堂语言具有逻辑性与知识性,才能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由于部分中学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只有课堂才是他们用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如果课堂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而忽略了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即在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分,这就会使学生背的“知识债”越来越多。在新课程改革开始阶段,就出现过课堂语言的知识性不强,有的知识点学生未掌握。所以既加强对40分钟课堂的兴趣,也要注意提高教师课堂语言的知识性。同时,数学课堂语言不等同于诗歌等,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一位数学课堂语言有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师会使学生学习终身受益。

三、课堂语言要具有精确性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讲解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应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与数学,增加与增加到,除与除以,数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是0”等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式”说成“最简单的分式”等。

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课堂语言要具有生动性、通俗性

教学语言既要精确,有逻辑性,也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来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如:在讲到“因式分解”四种常规方法后,可将因式分解的方法步骤及目标可用口诀概括为: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考虑用公式,十字相乘试一试,分组分解要合适,四种方法反复试,结果必是连乘式。这种简明扼要的语句,可激励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教师的肯定,能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适时地启发诱导、及时评价,提供榜样,鼓励进步并寄以希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创造精神,教师用鼓励的语言去启发学生,如“这道题老师还没有教,谁会算?”“谁敢试一试”“谁能试一试,自己来解决”“我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来”“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看谁的解法最多”等等。

教育家赫洛克作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第一组为受表扬组,经常受到表扬,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谴责组,责备经常不断,这些责备,开始起点作用,后来就“疲”了,成绩就持续下降。第三组为忽视组,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表扬与谴责,自己既得不到直接的表扬,也不遭受直接的谴责,学习成绩比前两组都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给予表扬与谴责,也不让他们听到对前两组的表扬与谴责,学习成绩最差。由此赫洛克得出结论说:“奖惩都是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学习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同时,激励性的语言也要把握一个度: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问题的难易程度等科学地进行激励,不能对于任何学生回答了任何一个极为简单的问题就给予一些“隆重”的夸奖。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会听腻,也表现了教师的虚伪,根本起不到任何激励的作用。

六、课堂语言还可以使用无声语言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当然,课堂教学中运用非语言艺术应达到面部表达富有表情;眼神表达富于变化;姿态表达优雅;手势表达自然恰当;距离表达注意照时机。总之,在课堂上,教师总是用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视线,让每一个学生感到老师的关注。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给学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无声语言给课堂增添独特的魅力。

总而言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教师的语言科学、深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贵州省务川自治县大坪中学 564300)

论文作者:邹习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浅议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_邹习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