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肠道菌群的变化和免疫机能的关系

草鱼肠道菌群的变化和免疫机能的关系

李莉[1]2003年在《草鱼肠道菌群的变化和免疫机能的关系》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中草药作为一种手段,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的大黄、板蓝根用于草鱼的饲养,在投喂药饲前和投药后的1、4、7、14、21、28天取样,分别对其肠内各段(前、中、后肠)细菌数量和组成的变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和血清中溶菌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并相应的对各肠段作了组织切片以观测其肠壁淋巴细胞的变化,以探讨草鱼肠道菌群的变化和其免疫机能的关系。 其结果如下: 1) 草鱼肠内细菌数量变化范围为:10~5-10~8cfu/g,其中优势菌群为Aeromonas和Enterobacteriaceae,并且Aeromonas和Enterobacteriaceae的百分含量在肠道中表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2) 随着肠道内Aeromonas百分含量的下降,Enterobacteriaceae百分含量的上升,草鱼白细胞的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明显上升,这说明草鱼肠道优势菌群Aeromonas、Enterobacteriaceae的变化可能与白细胞吞噬活性增强有关。 3) 肠道菌群数量、组成的变化和血清溶菌活性的变化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投喂中草药后,肠道菌群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优势菌群Aeromonas或Enterobacteriaceae组成百分比的上升或下降,在血清溶菌酶活性并没有同样出现这种一致的较对照组而言活性增强或减弱的变化趋势。 4) 投喂大黄、板蓝根后草鱼肠壁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数量显着增加,尽管肠道菌群的变化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未表现出明显的对应关系,但可能肠道菌群的变化对肠壁淋巴细胞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由于大黄、板蓝根药物作用促进草鱼免疫力增强的缘故。

许蓉[2]2005年在《芽孢杆菌对鱼类免疫机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鲤(Cyprinus carpio)为试验对象,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芽孢杆菌,研究芽孢杆菌对草鱼免疫机能、鲤免疫应答能力以及草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在研究芽孢杆菌对草鱼免疫机能的影响的试验中,各组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浓度分别为1.0×10~(11)cfu/kg饲料(B_1组)、3.0×10~(11)cfu/kg饲料(B_3组)、5.0×10~(11)cfu/kg饲料(B_5组)和不添加(B_0组)。通过测定草鱼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刺激指数SI表示)和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的变化。结果显示:(1)浓度为1.0×10~(11)cfu/kg饲料、3.0×10~(11)cfu/kg饲料、5.0×10~(11)cfu/kg饲料的芽孢杆菌均能明显提高草鱼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增强草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其中以B_3组和B_5组效果更佳;(2)投喂芽孢杆菌后14d-35d时,B_1组、B_3组、B_5组的SI有所升高,但持续效果不佳;(3)当芽孢杆菌在饲料中添加浓度为3.0×10~(11)cfu/kg饲料和5.0×10~(11)cfu/kg饲料时,草鱼iIEL的相对数量显着增加。 在研究芽孢杆菌对鲤免疫应答能力的影响的试验中,b_0组、b_1组、b_3组、b_5组为免疫组,B_0组、B_1组、B_3组、B_5组为未免疫组。其中b_1组与B_1组饲料中芽孢杆菌浓度为1.0×10~(11)cfu/kg饲料,b_3组与B_3组中浓度为3.0×10~(11)cfu/kg饲料,b_5组与B_5组中浓度为5.0×10~(11)cfu/kg饲料,b_0组和B_0组投喂基础饲料(购于武汉海大饲料公司,为712~#饲料)。通过测定白细胞吞噬活性、溶菌酶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SI)、凝集抗体效价和免疫保护率(RPS)。结果显示:(1)浓度为1.0×10~(11)cfu/kg饲料、3.0×10~(11)cfu/kg饲料、5.0×10~(11)cfu/kg饲料的芽孢杆菌均能显着提高鲤的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2)与芽孢杆菌对草鱼SI的影响不同,1.0×10~(11)cfu/kg饲料、3.0×10~(11)cfu/kg饲料、5.0×10~(11)cfu/kg饲料的芽孢杆菌均能显着提高鲤的SI;其中当芽孢杆菌浓度为5.0×10~(11)cfu/kg饲料时,鲤的SI提高效果最明显;(3)芽孢杆菌能提高鲤的凝集抗体效价,其中,当芽孢杆菌浓度为5.0×10~(11)cfu/kg饲料,投喂时间为第21d时,受免鲤的平均凝集抗体效价最高,为456.1;(4)芽孢杆菌能提高鲤经活菌攻毒后的存活率,其中,当芽孢杆菌在饲料中的添加浓度为5.0×10~(11)cfu/kg饲料时,受免鲤的RPS最高; 在研究芽孢杆菌对草鱼肠道菌群的影响的试验中,各组饲料添加芽孢杆菌的浓度分别为1.0×10~(11)cfu/kg饲料(B_1组)、3.0×10~(11)cfu/kg饲料(B_3组)、5.0×10~(11)cfu/kg饲料(B_5组)和不添加(B_0组)。结果显示:(1)投喂芽孢杆菌后,草鱼全肠细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停止投喂芽孢杆菌后,B_0组、B_1组、B_3组、B_5组间差别并不明显;(2)投喂芽孢杆菌后,草鱼肠道中的优势菌群为Aeromonas、Enterobacteriaceae、Bacillus、Vibrio、Acinetobacter和Corynebacterium;(3)投喂芽

王家祯[3]2017年在《小刺猴头发酵浸膏对草鱼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小刺猴头发酵浸膏[submerged fermentation concentrate of Herici um caput-medusae(Bull.:Fr.)Pers.,HFC]对草鱼血液生化指标、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能力、肠道形态结构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同时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HFC对草鱼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本试验共选用600条草鱼幼鱼随机分为4组,3个重复/组,50条草鱼/重复。投喂基础饲料(添加0 mg/kg)和试验饲料(400mg/kg、800mg/kg、1200mg/kg)分别记作H0组、H400组、H800组、H1200组。对草鱼进行45d的饲养试验,分别在15d、30d、45d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清中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酸性磷酸酶(ACP)、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的活力。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法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45d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在饲喂试验结束后腹腔注射A.hydrophila进行感染试验,计算感染后96h存活率。试验结果表明,饲喂30d后H1200组较H0组的ALB、TP含量显着升高(p<0.05)。各浓度添加组均能提高草鱼血清中T-SOD、ACP、LSZ、AKP活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H1200组草鱼血清中IL-2、IL-10的含量增加(p>0.05);且饲喂不同浓度HFC均能提高草鱼抗嗜水气单胞菌的存活率。采集饲喂15d、30d、45d各组肠道内食糜样品,利用PCR-DGGE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草鱼肠道菌群主要细菌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主要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大部分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少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且减少有害菌的数量。采集15d、30d、45d各组肠道及内容物,检测HFC对草鱼消化功能的影响。采用切片方法,测量肠道隐窝深度、绒毛长度并计算V/C比值,结果表明HFC能促进前、后肠绒毛生长,与H0组相比前肠V/C比值增加明显(p<0.05),而对后肠V/C比值作用不显着(p>0.05)。各组添加浓度HFC均能显着提高胰蛋白酶(Trypsin)活力(p<0.05),对淀粉酶(Amylas)活力影响不显着(p>0.05),添加浓度800mg/kg、1200mg/kg HFC对脂肪酶(Lipase)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添加800~1200mg/kg的HFC对草鱼的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及消化功能均有改善作用。

张振男[4]2015年在《不同脆化阶段草鱼免疫机能的变化与调控》文中指出普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摄食单一饵料蚕豆(Vicia faba)120 d后,可成为风味独特的脆肉鲩,目前已成为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的特色产业,且消费范围也由广东逐渐覆盖至全国。但是,在脆肉鲩养殖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的“半脆”、“过脆”和“肿身病”死亡的现象,曾一度难倒众多养殖户,至今对草鱼脆化时的生理病理变化过程仍不清楚。为此,本文首先进行肌肉脆化特性分析,再从肠道菌群组成与血清免疫酶活性、头肾与肝脏的超微结构、溶菌酶等免疫基因的定量表达3个方面,综合探讨草鱼在不同脆化阶段的生理生化状况,以期阐明脆肉鲩的免疫健康状态,进而为脆肉鲩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的指导资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首先检测草鱼肌肉脆化效果,为后续脆肉鲩免疫机能的研究做准备。结果显示,脆化120 d时,蚕豆组草鱼肌纤维直径比对照组减少了28.12%(P<0.01),肌纤维密度增加了99.14%(P<0.01)。脆化120 d时,蚕豆组草鱼肌肉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胶黏性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9.76%(P<0.01)、37.20%(P<0.01)、92.82%(P<0.01)、30.43%(P<0.01)和68.17%(P<0.01)。实验结果发现,不同时期摄食蚕豆的草鱼肌纤维直径逐渐减小、肌纤维密度逐渐增大、肌肉硬度与弹性等逐渐增大,表明已获得不同脆化程度的脆肉鲩。2.检测不同脆化阶段草鱼肠道菌群组成结构、血清酶活性及生长性能,进而衡量脆肉鲩形成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显示,60~150 d蚕豆组草鱼体重均低于对照组,90~120 d蚕豆组草鱼头肾体指数和肝体指数均低于对照组,150 d时蚕豆组草鱼肝体指数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蚕豆组草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补体C3(第30天除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的,在转投喂饲料后,3种血清酶活性均出现回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蚕豆组草鱼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等有益菌数量减少,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等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多。两组草鱼肠道核心菌群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脆化时间的增加,饲喂蚕豆改变草鱼肠道菌群组成、抑制血清酶活性和生长性能,在脆化120 d转投饲料后(蚕豆组第150 d时)其肠道菌群、血清酶活性及生长性能均有所改善。3.为了探究投喂蚕豆对草鱼免疫相关组织结构的影响,本研究还观察了不同脆化阶段草鱼头肾、肝脏和肠道的超微结构变化。超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蚕豆组草鱼头肾细胞出现空泡;脆化后期头肾细胞受损,出现组织坏死区域。蚕豆组草鱼肝脏细胞逐渐肿大,线粒体和内质网数量逐渐减少,并杂乱的分布在细胞质中,窦周隙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肝细胞微绒毛和内皮细胞损坏或缺失;脆化后期,肝细胞核形状异常,血窦形态结构紊乱。蚕豆组草鱼肠道粘膜上皮出现炎症,表现为微绒毛逐渐稀疏、变短,受到损伤;脆化后期粘膜上皮部分区域微绒毛消失,细胞间紧密连接暴露,上皮细胞表面遭到损坏。本研究结果表明,投喂蚕豆对草鱼头肾、肝脏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随着脆化时间的延长,免疫相关组织结构的损坏越严重。4.最后,本实验在基因水平定量检测了投喂蚕豆对草鱼头肾和肝脏组织中C型溶菌酶(C-type lysozyme)、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I型(IF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M(Ig M)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MHC-I)6种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蚕豆组草鱼头肾中C-type lysozyme、IFN-I、Ig M和MHC-I的表达、肝脏中IFN-I、TNF-α、Ig M和MHC-I的表达在草鱼摄食蚕豆期间显着下调;在转投饲料30 d后(蚕豆组第150 d时),除蚕豆组草鱼头肾C-type lysozyme外,上述蚕豆组草鱼基因的表达皆呈现回升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投喂蚕豆对草鱼头肾和肝脏组织中免疫基因的表达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转投饲料30 d后(蚕豆组第150 d时)可以使受到抑制的免疫基因的表达有所恢复。总之,脆化120 d的草鱼,继续摄食30 d的人工配合饲料,其肌肉脆化效果并未受到影响。投喂蚕豆后,草鱼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有益菌数量减少、血清免疫酶活性受到抑制、免疫相关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免疫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而脆化结束时转投人工配合饲料30 d后,脆肉鲩的免疫机能有所改善。本论文研究结果为脆肉鲩规模化集约养殖和降低长途运输中脆肉鲩的应激反应提供了科学指导资料和理论依据。

吴康[5]2014年在《饲喂蚕豆对草鱼肌肉结构、代谢、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使用蚕豆(Vicia faba)喂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100天左右后,草鱼肌肉硬度会增大,肌肉品质得到改善,这种草鱼俗称“脆肉鲩”。为了了解饲喂蚕豆对草鱼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重1.85±0.04kg的草鱼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养殖30d、60d及100d时,脆肉鲩组(投喂蚕豆的草鱼组,CGC组)与普通草鱼组(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组,GC组)肌肉结构、代谢机能、免疫机能及肠道菌群的异同,结果如下:1.为了了解饲喂蚕豆对草鱼肌肉结构的影响,本实验比较了CGC组和GC组肌肉常规成分、肌肉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CGC组的肌纤维直径增长较GC组快,从而造成在各取样点CGC组的肌纤维直径均显着大于GC组。两组肌肉胶原蛋白的含量在第0d、第30d和第60d差异不显着,但在第100d时,CGC组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显着高于GC组。然而,各取样点,两组草鱼肌肉常规成分均无显着差异;100d时,两组Ⅰ带、肌节的长度无显着差异。本部分实验额外设计了一个恢复组(实验过程的前60d饲喂蚕豆,后40d改喂配合饲料,recovery group, Re组),发现由60d蚕豆饲喂所造成的肌肉变化,经40d配合饲料投喂后,100d时Re组肌肉部分指标与GC组差异不显着。本部分实验结果表明:饲喂蚕豆的草鱼肌纤维直径及肌肉胶原蛋白含量高于饲喂配合饲料的草鱼,但两者肌肉常规成分无显着差异。2.为了了解饲喂蚕豆对草鱼代谢机能的影响,本部分比较了CGC组和GC组血清生化指标、肝胰脏中与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及血清瘦素含量。结果表明,各取样点两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差异不显着。两组肝指数在第30d时差异不显着,但在第60d时,CGC组的肝指数极显着高于GC组;而在第100d时,CGC组的肝指数极显着低于GC组。两组血清血糖(GLU)、总胆固醇(TG)及甘油叁酯(CHO)含量在第30d及第60d时差异不显着;但在第100d时,CGC组血清GLU含量高于GC组,而TG、CHO含量显着低于GC组。两组肝胰脏中代谢相关基因在各取样点差异显着。两组血清瘦素水平在第30d和第60d差异不显着,在第100d时,CGC组的血清瘦素水平低于GC组。本部分实验结果表明,饲喂蚕豆的草鱼肝胰脏功能与饲喂配合饲料的草鱼相比没有发生变化,但机体代谢机能有一定变化。3.本实验也研究了CGC组和GC组鱼体抗氧化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异同。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各取样点,CGC组血清及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与GC组无显着差异;CGC组肝胰脏及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不低于GC组;CGC组肝胰脏中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在实验第30d时低于GC组,在第60d时高于GC组,在第100d时与GC组无显着差异。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在实验过程中变化趋势一致,即在实验第30d及第100d时,CGC组血清TP、ALB、GLB含量均低于GC组;而在第60d时,两组TP、ALB、GLB含量无显着差异。CGC组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及白细胞数量在实验第100d时均高于GC组。脾指数在实验第30d时低于GC组,而在第60d及第100d时与GC组无显着差异。脾脏中IL-1β、MHC-Ⅱ、IFN-1, TNF-α基因的表达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在第100d时,CGC组脾脏中这四个基因的表达量都显着高于GC组。上述结果表明,单一饲喂蚕豆的草鱼,其机体抗氧化状态与饲喂配合饲料的草鱼类似,但在养殖末期前者的免疫应答强于后者。4.为了研究脆肉鲩肠道菌群的特点,本部分采用PCR-DGGE技术比较了养殖100d时,CGC组及GC组前肠及中肠微生物菌群情况。结果显示,DGGE图谱上出现了20条明显条带,对这20条条带测序后,获得了其中的17条条带的序列。经分析发现,这17条条带分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及未分类的细菌,其中变形菌门为两组肠道的优势菌。此外,本实验还发现,饲喂蚕豆对肠内容物菌群的影响大于对肠壁菌群的影响。对DGGE图谱上的条带丰度分析发现,CGC组与GC组相同条带的丰度有所差异。这些结果表明,饲喂蚕豆的草鱼与饲喂配合饲料的草鱼肠道细菌的种类相似,但肠道细菌的相对丰度有一定差异。整体来看,饲喂蚕豆的草鱼的肌纤维直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血糖、血清甘油叁酯和胆固醇、肝胰脏中代谢相关基因及脾脏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与饲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有所差异,部分肠道微生物的丰度也有一定差异。但两者肌肉常规成分、肝胰脏功能及抗氧化状态无明显差异。

胡彩虹[6]2005年在《纳米载铜硅酸盐对水产病原菌的吸附、杀菌活性及其在罗非鱼上的应用效果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造成诸如细菌抗药性、耐药基因转移、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等不良后果,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类健康,而且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水环境污染,导致养殖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因此,开创新的科研途径,研发安全无公害的新型抗菌材料已迫在眉睫。 采用纳米无机材料为载体,担持抗菌金属离子而制成的金属系纳米无机抗菌材料,具有稳定性好、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作用持久,使用安全等优点。层状硅酸盐材料MMT的结构、化学键、类质同像代替、层间域与层电荷、阳离子交换等本质属性决定了MMT的纳米属性。MMT纳米属性是纳米化处理与加工的基础。本课题以MMT为材料构建纳米硅酸盐(Layer silicate Nanoparticle,LSN);从水产病原菌电性、疏水性和细胞膜的特异性着手,对纳米硅酸盐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水产病原菌的吸附选择性;在此基础上,在硅酸盐纳米材料上负载具有抑菌作用的铜,构建了纳米载铜硅酸盐(Cu-loaded silicate Nanocomposite,CSN),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 以LSN为对照,研究CSN的结构;CSN的吸附、杀菌活性和机理;CSN对嗜水气单胞菌粘附罗非鱼上皮细胞的阻断作用及其对嗜水气单胞菌粘附引起鱼上皮细胞膜损伤的影响;(2) 以LSN、硫酸铜和黄霉素为对照,研究CSN对罗非鱼的应用效果和机理;(3) 通过罗非鱼养殖15天不换水试验,研究CSN对养殖水体水质和菌群的影响。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CSN的平均粒径为41nm。CSN所载铜主要是以水合或复合阳离子的形式,以离子交换的方式进入硅酸盐晶格层间,还有少量铜以化学吸附的形式进入Si-O四面体和Al-O八面体的微孔中,所载铜可降低硅酸盐所带负电荷的密度,这有助于CSN与细菌间的静电吸附作用。与LSN相比,CSN的外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增大,而总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微孔体积则减小。 2.CSN的Zeta电位随pH升高(pH值2~10)而增大,当pH=4.8时,Zeta电位从负值转变为正值;LSN、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荧光假单胞菌的Zeta电位随pH升高而降低。当pH=6时,材料和细菌的Zeta电位均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孙敬锋, 贾艳丽[7]2016年在《鱼类肠道菌群与免疫调节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介绍了鱼类肠道菌群的形成和种类以及对鱼类机体免疫调节的作用,重点介绍了鱼类肠道菌群与免疫调节之间的关系,包括肠道菌群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和免疫调节剂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两方面。

贺国龙[8]2012年在《草鱼肠道芽孢菌株的筛选及在饲料生产和养殖中的应用评估》文中提出本研究从150±5.0g健康草鱼肠道中筛选出产酶能力强、可供饲用的芽孢杆菌,并将发酵生产出的试验成品,分成两个梯度直接添加到商品饲料中,评估了其在不同饲料加工工艺、各工艺段、贮存期间的存活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中的生长、免疫功能、肠道粘膜形态及养殖水体水质改善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系列试验研究结果如下:试验1:从150±5.0g草鱼肠道中分离出3株疑似芽孢杆菌菌株(分别记为G1、G2和G3菌株),经过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分子鉴定,确定G1、G2和G3菌株均为枯草芽孢杆菌。以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比值评定了G1、G2和G3菌株的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能力,其中G1菌株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比值分别为2.9、2.2和3.3)均高于G2、G3菌株,保种后通过发酵生产,进行后续研究。试验2:本试验拟在两种不同商品饲料生产工艺(二次粉碎工艺,A;先粉碎后配料工艺,B)中,分别在饲料配方中添加1.00×10~8cfu/g(实际检测量为9.10×10~7cfu/g)和1.00×10~7cfu/g(实际检测量为1.05×10~7cfu/g)的G1菌株芽孢,依次记为A1、A2、B1、B2。检测在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添加浓度下饲料中芽孢数量的变化,并采用B1和B2探讨了不同存方式对芽孢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芽孢的数量随饲料加工工艺流程递减,调制前后物料中芽孢数量损失最大。A1和A2成品芽孢存活率分别为37.47%和41.90%,B1和B2成品存活率分别为28.35%和41.90%。在A和B各工艺段中,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饲料中芽孢数量呈现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A工艺线性回归式为:Y=0.0702X+2×10~6(r=0.9822);B工艺线性回归公式为Y=0.1323X+972974(r=0.9999)。在同种工艺条件下,不同浓度添加量的芽孢存活率基本一致,表明饲料中芽孢的存活率与添加的浓度没有关系;但通过饲料芽孢添加量可以直接影响饲料成品中芽孢的数量。将B1和B2成品饲料分别采用敞开和密闭保存方式,分别在1d、7d、14d、21d、28d、35d、100d检测了饲料中芽孢数量的变化。在100d的保存期内,饲料中芽孢数量与第1d并无显着变化(P>0.05),这表明饲料中芽孢的数量与保存时间和保存方式无明显相关性。试验3:以B1和B2成品饲料作为试验饲料(记做S1和S2组),不添加芽孢同配方商品饲料组作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组分别设定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150±5.0g试验草鱼,在0.48m~3封闭水体中饲喂10d,分别于第1d、4d、7d、10d检测了草鱼粪便中芽孢数量,第1d、3d、6d、9d检测了养殖水体的芽孢数量和封闭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9d内,空白组水体中芽孢数量为0cfu/L;S1组和S2组在前6d芽孢数量不断增加,并与第6d达到稳定,S1组和S2组稳定时水体中芽孢含量分别为2.22×10~6cfu/L和3.98×10~5cfu/L。10d内,草鱼粪便干物质中的芽孢数量稳定,其中A组在8.05×10~6cfu/g以上,B组1.96×10~6cfu/g以上,空白组粪便中未检测到芽孢;与饲料中的枯草芽孢含量相比,粪便中枯草芽孢分别减少了89.76%~90.71%和83.83~86.84%;试验期间S1组和S2组水体中亚硝酸盐和氨氮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COD无显着变化。试验4:采用试验3的分组设计,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0.48m~3)饲喂草鱼21d,评估了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枯草芽孢对草鱼生长、免疫、肠道粘膜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草鱼21d后,S1组和S2组草鱼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97%和29.08%,饵料系数分别降低了0.90%和22.17%,但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和总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有一定的提高,但组间亦无显着差异(P>0.05)。对草鱼肠道显微切片观察发现S1和S2组草鱼前肠的皱襞高度分别为758.40μm和820.04μm、粘膜厚度为813.51μm和872.79μm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77.02μm和720.17μm(P<0.05);中肠皱襞高度分别为761.11μm和813.13μm、粘膜厚度分别为793.37μm和848.80μm,也极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10.91μm和657.53μm(P<0.01),且S2组草鱼前肠肌层厚度238.88μm极显着于高空白组的200.96μm(P<0.01),S1组、S2组草鱼中肠的肌层厚度分别为195.99μm和176.25μm,均显着高于空白组的152.95μm(P<0.05)。总之,通过对草鱼肠道原籍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饲料添加工艺流程及养殖试验证实在饲料中直接添加原籍枯草芽孢杆菌对草鱼生长、免疫、肠道健康及水体水质改善具有一定的功效,是完全可行的。

贺中华[9]2010年在《黄鳝肠道菌群的初步分析和益生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对健康和患细菌性败血症黄鳝肠道菌群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分离自健康黄鳝肠道的118株菌株进行产酶能力测定,并结合点种法病原菌拮抗实验和药敏实验结果,得到拟选菌株HY-136,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接着对该菌的耐高温、耐酸性、安全性、培养条件及培养基成分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并且将其添加到饲料中探讨了该菌对黄鳝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健康黄鳝肠道菌群特点为:前肠细菌数量为1.54×106cfu/g,后肠细菌数量为5.65×107cfu/g。肠杆菌科和气单胞菌属分别占健康黄鳝肠道菌群总数的37.29%、17.80%,是健康黄鳝肠道的主要菌群。同时,还分离到不动杆菌属、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棒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产碱菌属和黄杆菌属的部分菌落。此外,健康黄鳝肠道前肠检测出9类细菌,而后肠肠段中只有5类。而患细菌性败血症的黄鳝肠道菌群特点为:前肠细菌数量为9.83×105cfu/g,后肠细菌数量为8.78×105cfu/g。肠杆菌科和气单胞菌属在患病黄鳝肠道细菌数量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分别达到22.50%和38.33%,前、后肠分别只检测到7类和4类细菌。经比较发现:肠杆菌科和气单胞菌属是黄鳝肠道的优势菌群,黄鳝肠道菌群中前肠细菌的种类多于后肠,患细菌性败血症的黄鳝肠道细菌总数少于健康黄鳝,机体处于不同状态下,其肠道中各类菌群所占总菌群数量的比例以及菌群种类都可能发生变化。2、对分离自健康黄鳝肠道的118株菌的产酶能力测定结果表明,能产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明胶液化酶的菌株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3.03%、26.27%、50.00%、20.34%,若仅考虑产酶能力测试实验结果,菌株HY-136和菌株HY-157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病原菌拮抗实验表明,菌株HY-136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鳗弧菌,迟钝爱德华氏菌等4株指示菌都产生了拮抗作用,菌株HY-201、HY-212也对部分指示菌有拮抗作用。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菌株HY-201对7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菌株HY-136对绝大多数抗生素都较为敏感。综合相关实验结果,将菌株HY-136作为益生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应用API 50 CHB鉴定盒鉴定,并利用PCR技术对该菌株16S rRNA序列作测定与分析,确定菌株HY-136为Bacillus subtilis。3、耐性及安全性实验表明:菌株HY-136对高温,低pH值环境均具备较好的耐受性;急性毒性实验中,HY-136菌悬液浓度即使在1.0×109cfu/mL的水平上,幼鳝也没有发生死亡或不良的体征现象。4、菌株HY-136的最适培养条件是:培养时间为22h,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2℃,接种量4% (v/v),培养基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无机盐源为氯化钙。并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菌株HY-136的培养基优化配方为:牛肉膏2.0% (w/v),葡萄糖2.0% (w/v),氯化钙0.5% (w/v)。5、投喂含有益生菌HY-136的各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平均增重量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说明该益生菌株对黄鳝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在血清总蛋白含量指标上无显着差异,但各添加组的白细胞吞噬活性、溶菌酶活性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并且用嗜水气单胞菌对各实验组黄鳝进行人工感染时,各添加组均对黄鳝产生了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尤其是含量为为1.0×109 cfu/g的组别,不管在增重量、各种测定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还是相对免疫保护率,相对而言差异尤为明显,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黄鳝饲料中添加量为1.0×109 cfu/g时,发挥效用最大,不过,这一结果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

谭情[10]2014年在《基于PCR-DGGE技术的不同饲喂模式下草鱼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使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饲喂模式下草鱼肠道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提取不同饲喂模式下的草鱼肠壁和肠道内容物、池塘水样和底泥中微生物的总DNA,并根据微生物16S rDNA基因的V3保守区设计带GC夹的引物对总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使用DGGE进行分离,对DGGE图谱中的清晰可辨条带进行切胶回收、克隆测序,对测序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对不同饲喂模式下草鱼肠道内、水样和底泥的微生物进行DGGE指纹图谱的多样性分析,并用Quantity One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从DGGE图谱中回收的优势菌的22个克隆在与NCBI数据库中微生物的BLAST比对中发现所有克隆同源性在89%-100%之间,其中有3个克隆的同源性为100%,未知菌含量占饲喂牧草草鱼肠道优势菌群落的44.4%。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22条克隆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22条条带分别归属于5个细菌类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 bacteria),共包括11个属。2、不同饲喂模式下水样、底泥和草鱼肠道中均含有相当丰富的细菌菌群,且都含有各自的优势菌群。3、使用Quantity One软件包生成PCR-DGGE图谱的相似性矩阵,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饲喂模式下草鱼肠道微生物菌群单独聚为一枝(除I1外),水样和底泥中微生物菌群共同聚成一大枝,说明环境对草鱼肠道菌群结构有一定的影响。4、每种饲喂模式下的草鱼肠道均含有不同的优势菌群,同时它们中也存在一些共同条带,可能是草鱼肠道内的土着菌群,这可能与种群特异性有关。与完全投喂饲料的草鱼肠道优势菌群相比,投喂牧草的草鱼肠道内含有与厌氧芽孢杆菌属(Anoxybacillus)、厌氧杆菌属(Anaerobacter)、产氢细菌(Ethanoligenens)相似的细菌。且模式Ⅱ、模式Ⅲ和模式Ⅸ均含有自己的特征性菌群。

参考文献:

[1]. 草鱼肠道菌群的变化和免疫机能的关系[D]. 李莉.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2]. 芽孢杆菌对鱼类免疫机能的影响[D]. 许蓉.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3]. 小刺猴头发酵浸膏对草鱼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王家祯. 吉林农业大学. 2017

[4]. 不同脆化阶段草鱼免疫机能的变化与调控[D]. 张振男. 上海海洋大学. 2015

[5]. 饲喂蚕豆对草鱼肌肉结构、代谢、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吴康. 华中农业大学. 2014

[6]. 纳米载铜硅酸盐对水产病原菌的吸附、杀菌活性及其在罗非鱼上的应用效果与机理研究[D]. 胡彩虹. 浙江大学. 2005

[7]. 鱼类肠道菌群与免疫调节研究进展[J]. 孙敬锋, 贾艳丽. 水产科技情报. 2016

[8]. 草鱼肠道芽孢菌株的筛选及在饲料生产和养殖中的应用评估[D]. 贺国龙. 武汉工业学院. 2012

[9]. 黄鳝肠道菌群的初步分析和益生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贺中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10

[10]. 基于PCR-DGGE技术的不同饲喂模式下草鱼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D]. 谭情. 湖南农业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草鱼肠道菌群的变化和免疫机能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