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女孩,敲英国名校的门_父亲论文

农场女孩,敲英国名校的门_父亲论文

农家女孩,叩开英国名校大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名校论文,农家论文,大门论文,女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普通的农家夫妇,耕田放羊唱山歌,日子虽不富裕却很闲适。可是,女儿出生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被打破了,女儿梦想着迈进艺术的殿堂——这可是“贵族学科”。女孩做的,是不是一个白日梦?

好父母不让孩子自卑

在湖北枝江市百里洲镇,李道亚和张运芹夫妇是众人皆知的能干而又有生活情调的人,两人都有初中文化,婚后恩爱甜蜜,携手侍弄十亩棉花田。劳累了,他们在田里吼几声山歌;农闲时,他们会去镇上看一场电影。对女儿李立,他们更是尽心尽力,身上穿的、手中玩的、嘴里吃的,不比周围任何一个孩子差。可城乡差距带给孩子教育质量的不同,让望女成凤的夫妇俩忧心忡忡。

那段时间,李道亚迷上了家教方面的书籍,一有空就往县城的新华书店跑,还托城里的亲戚买了相关书籍寄给他:邻县一个农村女娃考上了清华大学,他忙去取经……他坚信自己的女儿一定能成才,他和妻子还订出了一个让女儿“五年走出枝江,八年走出宜昌”的“快乐金凤凰培养计划”。

女儿没人带,他们下地干活时都带着她。单调的田间劳动辛苦又乏味,但再苦再累他们从不唉声叹气,而是笑声不断。翻地的时候,他们告诉女儿,爸妈是在干童话书中讲的挖掘宝藏的工作。天真无邪的女儿信以为真,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盯着父母的铁锹,期盼着“嘭”地一声,地底下冒出个特别的宝贝出来。实在干累了,夫妻俩就轮流唱歌,李立一边听一边手舞足蹈……渐渐地,李立成长为一个快乐自信的孩子。

李立上小学了,老师同学们很快就发现,这个小丫头特别自信和快乐。上音乐课要视唱,别的小朋友因害羞,声音像蚊子一样小,只有她的嗓音特别高亢嘹亮。一次上体育课,她的旧球鞋底子整块地掉下来了,她还乐呵呵的。上面领导来听课、考核,她神态自若地举手回答老师提问,丝毫不慌乱……

9岁,李立随妈妈去邻居家玩,见有一架玩具电子琴,径直跑过去弹奏了一曲《只要妈妈露笑脸》,音符袅袅飘出,流畅而动听。邻家阿姨啧啧称奇,张运芹也为女儿的天赋吃惊,孩子可是一天都没学过电子琴啊。

发现了女儿的特长,夫妇俩非常高兴,决定从音乐方面好好培养女儿。李立10岁生目的时候,他们从宜昌买回了一架电子琴。李立开心地将父母喜欢的歌弹了个遍。看着孩子欢快的样子,夫妇俩笑得合不拢嘴。

慈父为爱女造架土钢琴

“爸爸,我想学钢琴。”上初一时,在音乐老师启蒙下,李立接触了乐理和钢琴,她为之痴迷,便大大咧咧地向父母提出了要求。李道亚和妻子一打听,质量一般的钢琴都得万元以上,不买吧,怕孩子心里留下阴影,买吧,到哪去弄这么大一笔钱?

不久,农闲到了,怀揣着心思,有一手木工手艺的李道亚照例去镇上和市里的家具厂打零工。这天,他在某家具厂堆放旧家具的仓库里,意外地发现了一架几乎要散架的旧钢琴。琴箱已经裂开,但琴键按下去还能发出声响。李道亚如获至宝,把琴箱拆开,往里瞅了瞅,他心里有了底:如果用心研究,他是可以用斧子和凿子仿造一台出来的。

李道亚第二天就辞工回家,工资也没要,只要了那台破破烂烂的旧钢琴。李立看到爸爸带回这么个破家伙,一脸疑惑:“爸爸,我们老师的钢琴可比这漂亮多了。”李道亚笑道:“你可别看它现在又破又丑,它是在玩变身魔术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回崭新漂亮的模样了。”女儿信以为真,天天盼着某天清晨醒来,它会变得焕然一新。

“李道亚要造钢琴”的消息传出,村人纷纷来瞧热闹,看他是不是疯了。妻子心里也没底,一个木匠能做出高精密度的钢琴吗?可不管别人怎么看,李道亚还是忙活开了。

不久,一架新的钢琴就初具雏形了:床板拆开做了琴盖,音板是用实木做的,攀带是用墨绿色的解放鞋鞋带来代替,而呢圈则是用旧呢子大衣的零碎布料制作的。钢板背架上的219根弦,均是用手工电钻一点一点焊接切割出来的。击弦机有8000多个零件,从木制的榔头到其中的呢圈,都是他一点一点捣腾出来的。

当这天李立放学回家,“奇迹”发生了,父亲揭开一块红布,一台不伦不类的钢琴呈现眼前:琴键和琴身的颜色不太协调;琴身的弧度也不是流线型……她试了一下音,除了低音部分稍显缺憾之外,高音部分分外清亮悦耳。虽然美中不足,但她还是对这架属于自己的钢琴非常喜欢,她当即弹奏一曲,轻柔优美的旋律在农家小院中流动。周围站满了乡邻,大伙眼中流露的不再是不屑,而是敬佩。

这架土钢琴成为李立最喜爱的玩具和学习音乐的工具,音乐丰富了她的人生,也确定了她追寻音乐之路的理想。初中毕业后,她考上了宜昌二中的音乐班。

小丫叩开世界音乐名校大门

2004年,李立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声乐表演专业,被顺利录取,声乐班集中的都是全国各地的艺术尖子,李立很快就被淹没了,第一次考试倒数。一次在琴房补课时,她甚至听到老师在外面悄悄和同事说:“我和你换个学生吧,她功底太差了。”要强的李立顿时伤心地趴在琴键上哭了。她第一次意识到,与那些自小接受正规声乐训练的同学相比,自己只能算是半路出家。此后的一个多月,李立没有向家里打过电话。

一个周末,李立被同寝室的女同学拉进了电影院,里面放映的片子叫《美丽人生》,讲的是一对犹太父子被关进纳粹集中营,为了让孩子的心灵不被蒙上阴影,父亲骗儿子说,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将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开回家。天真的孩子信以为真,他在游戏的心态下,忍受了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安全获救,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而父亲,却被纳粹残忍地杀害了……

从影院出来,李立再也忍不住满脸泪水。从影片中父亲的身上,她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虽然贫穷,虽然只是一介农民,但他们却微笑着用善意的谎言,给她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她沿着自己喜欢的路走到了今天。那架父亲动手做的钢琴,不就是最好的见证吗?

回到寝室,李立给家里打了电话,妈妈在电话中担心地说:“孩子,你一个人在北京,我和你爸帮不了你什么了……”李立强忍住泪水,告诉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做到最好的。”

此后,李立在专业上奋力追赶,琴房几乎成了她的专用房,每个周末,每天深夜,她都在拼命练习。李立的发奋努力被留美华侨孙琳副教授看在眼里,她非常欣赏这个好强又有天赋的女孩,主动提出每周为她多上一节课。期末考试,李立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且从此再没离开过第一名的“宝座”。

2007年秋天,英国伯明翰皇家音乐学院副院长戴维德来北京招生,孙琳副教授立即将消息告诉李立。李立问老师:“出国深造是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啊,我能行吗?”老师鼓励她:“美声是从欧洲传过来的,你只有去欧洲继续学习,才能更上一个台阶。按你现在努力的劲头,你一定可以的。”

老师的建议为李立明确了未来的人生路。当日,李立是第一个面试的,她演唱了两首曲目,一首是舒伯特的《崖上牧人》,第二首是她的保留曲目《安宁安宁》。戴维德听完,满意地说:“尽管我还没有听完后面几位的演唱,但我相信你绝对会被我们录取。”

戴维德回英国后,李立为了保险,主动给他写了一封信追过去——

亲爱的老师: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我是从高二才开始正式学音乐的,比同龄人要学得晚,基础也很薄弱,但是我的父母相信我是音乐天才,他们竭尽全力为我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家庭环境,父亲还曾动手为我做了一架钢琴。他们告诉我,只要我肯自信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它就一定能实现……

我想进入伯明翰皇家音乐学院继续我对音乐的追求,去寻找上帝赐给我的老师,去寻找我的梦想。

您的学生:李立

2008年春,李立收到了戴维德教授的回信:

伯明翰皇家音乐学院的老师被你的声音震撼了,你已被我们录取了,我们给你6000英镑(相当于8万元人民币)奖学金。声乐专业我们只有一个奖学金名额。是给最优秀的学生的,我们已经将这个名额给你了!

2008年8月28日,农家女李立带着父母的美好祝福,飞往了英国,开始她追逐梦想的人生旅程。

标签:;  ;  

农场女孩,敲英国名校的门_父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