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环节三要素"教学模式下的中职语文课堂论文_杨艳

杨艳(天府新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所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探索出较好的

特色教学方法刻不容缓。而"三环节三要素"教学模式运用到中职语文课堂中非常有效。为探索高效课堂指引了

方向。

【关键词】三环节三要素教学模式中职语文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2017)10-008-02

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是中职课堂七门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推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课程。所以作为中职语文课程老师,应该致力于钻研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并责无旁贷的在课程中实施运用并改革。

一.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多种原因,职业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教学,忽视文化课教学。语文课在职业学校就象一块破补丁,那缺就往那补一块,不补也能过。致使一些学生认为语文课可有可无,只要把专业课学好,毕业后能顶岗干活就行,语文学不学无关紧要。因此学生对语文科目的重视程度不高。

2.教学方法陈旧,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

教师因循守旧,沿袭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没有进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只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忽视结合专业课实际进行有趣的教学。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注意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不注意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更不用说要求中职语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3.教学效果明显不高。

只要对照一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课程标准》,很明显两者在科目所占用的总学时上,中职语文就相差普通高中近30%。加之学生生源差、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手段落后,造成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脱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最终结果就是教学效果明显不高。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知老师教了些什么,不知自己收获了些什么,更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着手学习语文。

4.学生思想滞后,素质偏低,教师缺乏教学激情。

在职业学校里,学生厌学情绪较重。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由于多种原因,学生问题多,知识积累少,从而产生一种“学不会,不愿学”心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学方面,由于缺乏对语文教学应有的重视,致使部分教师也丧失信心,缺乏激情,本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三环节三要素”教学模式的理解:

基于以上现状的分析,发现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革新理念。并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模式。于是,分析和借鉴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模式“三环节三要素”教学设计模型

1.三环节 课如棋局。棋局:开局——中局——残局。课堂:导入——展开——收束。

2.三要素 趣味,活动,目标

趣味: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引发趣味的方式:①图片;②视频;③音频;④故事;⑤游戏; ⑥绘画;⑦猜谜;⑧实验;⑨表演; ⑩悬念。

3.活动: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参加的,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奠定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基础为目的的,以课堂为中心、课内外互动互补的,有序有效的主体实践活动。

外显形式,主要是听、说、读、写、思、做等言语实践,即智力活动;内隐形式,主要是情感、意志、品行等身心体验和人格雕塑,即非智力活动。

分组活动是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组要求:分工到位;活动到位;程序到位;教师到位。常用的活动方式:竞比式、互动式、互补式、对抗式、答辩式、游戏式。

活动意义:离开了活动,语文课就“动”不起来;语文课“动”不起来,也就“活”不下去。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教学未必全活动,活动必须教学化。

目标:目标是教学内容的统帅;目标是教学设计的依据;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目标是教学评价的标准。

4.三环节三要素教学设计模型

基本式:趣味导入——活动展开——目标收束。

变式:

目标导入——趣味展开——活动收束;

目标导入——活动展开——趣味收束;

活动导入——目标展开——趣味收束;

活动导入——趣味展开——目标收束;

趣味导入——目标展开——活动收束。

三.“三环节三要素”教学模式的案例运用:

于是,将这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的课堂中,并进行了一堂研讨课。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三环节三要素”模式具体运用出来就是将这次研究课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学生自学一节课,然后老师验收课。整合教学内容。效果较好,学生们反馈学习起来很轻松,这次课堂收获很大。

四.“三环节三要素”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

1.“三环节三要素”教学模式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

体现新课改理念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自己学,走到黑板前写。

2.能够向高效课堂迈出很有意义的一步。

完整的课堂是指将“课中45分钟”向前后延伸,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构成一个整体概念。课前教师“三备”:备学习目标、备学情、备学法指导。课中教师“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抓前端预习、一头抓后端反馈,促进中间的“开放搞活”。课后学生“自查、修复”——整理纠错本、整理学案,发挥课代表、小组长、对子三种作用。

通过这个模式学生要课前延伸,进行预习;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课后提升,拓展延伸。学生通过自己的说与做,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互动交流去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能力,获得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亲历学习的过程学生才能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才是真正着眼与学生终生发展的有效策略。这样学生更喜欢参与到课堂中来。

综上所述,积极探索适合中职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关键的。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论文作者:杨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  ;  ;  ;  ;  ;  ;  ;  

浅谈"三环节三要素"教学模式下的中职语文课堂论文_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