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学”助力高校教学之实践研究论文_林南艳 徐雪原

“智慧教学”助力高校教学之实践研究论文_林南艳 徐雪原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83

摘 要: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智能化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再加上现代教学方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智慧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高等院校强调的“智慧教学”具体包括智慧课堂建设、智慧教师培养、智慧课程选择、智慧校园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智慧教学”在于发展大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与创新品质,帮助大学生成为善于协作、善于沟通、善于好学、善于研判、善于创造的智慧型人才。高等院校应着力于“智慧教学”的教学实践,包括“智慧教学”理念的普及、教育资源的开发、教学方式的开创与教育环境的优化。

关键词:“智慧教学” 高等院校 教学实践

国际未来学研究所儒佛内尔博士曾经说过:“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在经济上,智慧经济也必将知识经济取而代之;自然而然,智慧教学也将成为传统的纯知识性教学的取缔者,成为新一轮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追求方向。笔者针对智慧课堂建设、智慧教师培养、智慧课程选择以及智慧校园建设几个方面展开认识:

一、“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的设计

智慧课堂实质上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师生智慧化聚焦于课堂教学的结果,是从理念、技术和应用都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新型课堂。智慧课堂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创设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实现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跨越性转变,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

高校智慧课堂应具备几个要求:其一、教学决策数据化。利用数据分析和评价学情、进而科学决策,方便教师安排教学与调整教学。其二、评价反馈及时化。高校应采取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评价与诊断,反馈课前入门测、课时随堂测、课后出门测。其三,交流互动灵活化。高校课堂交流应往多元化、生动化、灵活化方向发展,兼顾课堂互动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学校教学平台、世界大学城平台实现课外互动交流,降低师生之间学习交流时间上、空间上的阻碍。其四、资源推送智能化。高校不仅要实现教师教学资源智能化,还应倡导学生学习资源智能化,利用手机学习终端教学实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个性化教学工具,将智能课堂充分满足于学生的学习要求。

“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课堂的设计要渗透三个阶段,包括课前、课时与课后。在课前,强调的是学情分析,这就需要高校拥有智能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查看学生预习轨迹,发现学生的兴趣与疑问所在,教师便可对症下药,还可以在平台上推送学生需要的教学资料,与学生进行讨论以解决学生疑惑,从而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在课时中,高校智慧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主导,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时学生根据指定要求完成随堂测,采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完成课堂任务,提交并展示协作成果,教师及时评价反馈,进一步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思维。在课后,教师应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任务,任务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课后作业,并于教学平台发送等待教师的批改与评价,若有所疑问可以在线留言解答。

二、智慧教师的培养

随着智慧教学不断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要求主要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新教学技术的运用和提高课堂引导力等,这些都成为智慧型教师的核心要素。每个高等院校必须通过智慧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促进师生智慧化发展。

目前,绝大部分高等院校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尚且还无法支撑智慧教育的实现。原因在于:其一、教师职业空间的智慧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高等教育教师生活空间、职业空间与专业空间的智慧化程度呈现简单化、表象化和差异化。其二、教育信息化应用无法引发课堂变革。当前,高校教师可能仅仅把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作为简单的呈现工具,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停留在传统方式上,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无法引发课堂的生动性、智能化改革。其三、高质量教育技术人才较为缺乏。创新教育教学需要一批高质量的教育技术人才来引领,指导其他非专业领域的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和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智慧型教师的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完善教育教师评价机制,构建长效教师发展机制。当然,高校教师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高校教师应具有开阔的教育理念理解力。向学生传达智慧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智慧学习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具有坚强的课堂变革引导力。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将知识应用和教学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在内容、技术和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实现智慧课堂的教学效益。再次,教师应具有高超的信息数据运用力。智慧校园和智慧教育的发展意味着大数据进入了课堂,教师通过各个平台采集学生学习数据,经过智能化分析、处理、评价和反馈,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智慧课程的实践探索

智慧课程,是以培育学生真、善、美人格为旨,以真、善、美特质为内涵,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程。智慧课程建设,一要把握整体、彰显特色,在课程内容以及架构上熔铸智慧;二要明晰认知、浓郁情趣,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贯穿智慧。我们需要整体筹划、交互推进,致力于智慧课程建设实践:

其一、把握整体,彰显特色,在课程的内容以及架构上熔铸智慧。高校需放眼全局、坚筑底座、整体稳固基础课程,保证基础课程的内容质量,同时关注学生差异与潜质,培育特色课程,分类开发拓展课程领域。总而言之,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确保各种不同课程权重合理、整合科学,实现时间资源、空间资源、设施设备资源和教材信息资源的价值以及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使其尽可能达到理想化的最佳水平,也就是达到所谓的智慧境界。

其二,明晰认知,浓郁情趣,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贯穿智慧。主要把握“四环”课堂结构,包括“趣入”、“自探”、“共研”和“拓用”四环节。其中,“趣入”环节在于教者悉心设计课程导入方式,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心求学欲望;“自探”环节,在于教者展示学习内容和基本要求,学生独立自学,各自探寻路径;“共研”环节,在于师生之间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拓用”环节,在于让学生在实际实践中拓展延伸。另外,高校智慧课程设计要注重精艺、探索和谐课程生活的教学策略,主要利用一些贴近生活、改善学习气氛的多元课程,维护学生兴趣,扩大学生视野。

四、智慧校园建设与实施

“智慧教学”的贯彻落实,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智慧的教学氛围。因此各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加强网络融合层建设与实施,基本实现校园主要区域WLAN系统的无缝覆盖;第二、加强硬件支持层建设与实施,包括中心机房环境建设和校园网主干网络建设、智慧教室建设、校园数字安防管理平台建设;第三、支撑平台层建设与实施,包括制定信息标准、建立统一数据平台、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立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第四,加强业务应用层建设与实施,包括应用系统建设、校园一卡通建设;第五、加强综合服务层建设与实施,包括智慧教学网绝教学综合平台建设、协同办公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较为艰难的“一把手工程”,涉及到高等院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合作。

参考文献

[1]HARRISON C KILLION J.Ten roles for teacher leader[EB/OL].(2007-09-30)[2017—03-20].http://www.ascd.org/publications/ educational-leadership/sept07/vol65/num01/Ten-Roles-for-Teache-Leaders.Aspx。

[2]祝智庭 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4-8。

[3]黄宇星 李齐 基于网络智慧校园的技术架构及其实现东南学术.2012,6。

[4]王靖 刘志文 陈卫东 未来课堂教学设计特性:具身认知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5,(6),16-18。

论文作者:林南艳 徐雪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智慧教学”助力高校教学之实践研究论文_林南艳 徐雪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