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组合作,激发习作兴趣论文_刘建玲

巧用小组合作,激发习作兴趣论文_刘建玲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寨东小学,山西 吕梁 033300)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既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张扬,更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

关键词:小组合作;习作兴趣

引言

小学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主体观是中国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内容,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是践行新课改、体现学生主体观的重要方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

1对“小组合作学习”基本内涵的理解

当前我们所说的“小组合作学习”,一般建立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并且承认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往往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教师通过指导各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发挥学生合作互助的积极作用,最终完成预设的课堂教学任务;颠覆了“先教后学、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垄断整体课堂信息源的情况不复存在,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单边活动”更少了,“双边活动”更多了,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激发。

2巧用小组合作措施

2.1小组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如果单纯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来完成,但从效率角度来讲,就必须对小组的内容进行取舍和优化。具有争议性的内容,如分层、理解关键词语及对文中重难点的理解等,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具有合作性的内容,如分角色朗读、分工练习等量大、面广的内容,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进行各个击破,能有效节省时间。

2.2小组分工要用心,做到科学合理

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小组人数根据班级人数和学生收入状况来定,一般控制在4~6人之间。组内成员既要从整体成绩方面尽可能地考虑优、中、差的搭配,又要从具体学科角度,考虑不同学科的优势互补;既要根据学生性别比例、守纪情况等在座位安排上下功夫,又要从性格、情感等“软件”入手,进行比较明确的组内分工,如谁组织,谁记录,谁整理资料,谁代表小组公开发言或向教师提问,谁最后补充总结等。

2.3合作小组的人数

实际上,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并不是固定的,国外学者通常更赞成2-6人每组,而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4人一小组为最佳,可以将小组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样的小组,人数相对合理,既可以让每个成员都能够充分参与,又可以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对大家的各种观点进行细致讨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四个人的小组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每个组员的作用,不会由于人数过多导致有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插不上嘴,也不会由于人数太少,导致成员任务过重,过思维模式较为单一。例如学习《生命与水》一文时,四人的小组就可以指派其中的一人来阅读水和人体关系的部分,一个人负责阅读水在生活中的作用,一人负责阅读科学饮水部分内容,而小组的组长则来进行任务的分工和总结、记录,并共同得出文章的研究结论,即人类离不开水。

2.4小组学习的形式要有多样性

合作式,即小组内分工合作,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争辩式,即及时把能激活学生内部语言的小话题放在小组内展开,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交流式,一般安排在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自学信息,效果良好。竞争式,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小组内的竞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在实践中我们不能机械地只用某一种形式,往往是多种形式交错或同步进行,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学习自由、灵活、高效的作用,取得最大成效。小组学习的时机要有准确性目标要明确。虽然小组学习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学习方式,但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我们不能流于形式,随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时间要限定。在每次小组学习之前,教师最好给出明确时限,既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展示,又限制学生为某些问题无休无止的争论,时机要得当。

2.5要把握时间节点,抓好“点拨”环节

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同样的问题,不同学生会得出不同程度的结论,这些结论中有的可能接近预设的答案,有的则离预设答案有一定距离,有的甚至南辕北辙,出现方向性错误。此时教师在走动过程中的点拨、纠正尤为重要。对教师来说,要在课堂走动过程中,认真倾听,及时纠正,避免学生一错到底,切忌完全撒手不管,使得教师主导作用缺位;但点拨纠正又不宜过早,需要以放羊式管理为前提,以学生充分思考、讨论、质疑为前提,并且要讲究方法,注重对过程的分析,避免直接评判对错。

2.6座位排列

小组分组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小组成员的作为进行合理安排。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的作为安排可以根据成员的数量来进行多种安排。拿四人小组来说,就可以采用前后作为合并法来进行作为排列。这样的排列方法可以为相邻学生之间的合作提供很大的便利,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写字或习作联系方面。在进行写字练习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两两面对,可以更好的观察到对方的写字姿势正确与否,学习的态度是否认真。

2.7小组学习的组合要有灵活性

在小组学习的组合上要依据学习的内容,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可以是优、中、差生的等级组合,可以是全优、全中、全差平级组,可以是全男、全女的性别组合,还可以是教师指令的组合。不管是哪种组合,其目标都是谋求人人参与、实现人人发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在主体教育思想回归课堂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对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作用及小组群体的集体智慧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8要做好充分的模式培训,让学生能得“意”忘“形”

语文这门学科特别讲究方法、思维、逻辑、积累,通常需要学生全神贯注投入进去,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课堂上任意一个知识点的疏漏,任何一种思维的缺位,都会直接影响课堂的高效。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点拨引导远远不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功在平时。只有提前加强训练,让学生形成熟悉的模式,用模式来主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才能更加聚焦,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保证锤锤敲到实处,次次抓到点上,课堂重点才能更明确,落实才能更有效;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去质疑,去思考,去引出问题,推动思考,升华课堂。

2.9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前预习阶段。教师为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依据所要学习的课文的相关内容,布置给学生几个学习问题,学生在通过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之后,再进行学小组学习讨论,让学生能够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在课堂教学时就会更加的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第二、能够构建起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长处,构建起一个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快乐的进行学习,并能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分组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法,合理的进行分组,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展开,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谭俊琴.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多案例研究[D].聊城大学,2017.

[2]佟秋慧.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77+79.

[3]李汉良.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18(08):41-42.

论文作者:刘建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巧用小组合作,激发习作兴趣论文_刘建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