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程中“识读乐谱”教学策略摭谈论文_龚,亮

小学音乐课程中“识读乐谱”教学策略摭谈论文_龚,亮

邳州市岔河镇中心小学 江苏 徐州 221000

“识读乐谱”属于音乐课程内容中的表现领域。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工具。小学阶段学生要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掌握一定的识谱能力,为后续的音乐欣赏、表演和创作奠定基础。

一、小学音乐课程中常用的“识读乐谱”教学策略

在小学学习阶段,识谱教学应拒绝过于专业的讲授和枯燥的训练,但也不能淡化传授与训练意识,或者将识读乐谱跟音乐审美对立起来。正确的做法是要讲究方法、策略,引导学生有所涉猎,既要将音乐学科所固有的形象性、审美性等特点恰如其分地凸显出来,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及心理特点。

识读乐谱能力的培养应该以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为基础,引导与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借此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在小学音乐课堂,经常使用的识读乐谱的策略有随曲学谱、听视唱结合、分解学习、变序学习及动趣相伴,等等。

随曲识谱策略,是将识谱教学融入聆听和模唱之中,学生在音响的刺激下感受音乐,一边体验一边识谱,二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这样做能够避免识谱教学的机械性、单调性与孤立性,但这一策略比较适用于简单的乐曲和只有一两个小节稍复杂的乐句。

听视唱结合策略,旨在锻炼学生观察乐谱的能力,包括音级、音位、节奏乐段的重复与变化等,借此训练听觉反应。比如,“唱名音程感”的培养,保质保量、持之以恒地组织学生进行“唱名模唱”和“唱名背唱”的训练,可以促进“唱名音程感”得到锻炼与培养,促使学生的听觉反应走向敏锐与准确,从而有效地提升识谱与视唱能力。

分解学习策略,顾名思义就是将识谱分为两大关键;第一步是对于节奏的认读,第二步是对于音位的认知。对于视唱一句乐谱,具体操作可采用如下顺序:学生先读其节奏,再认识主要的音位。音位的认识可以运用“字母辅助法”:将唱名字母标注在每一个音符上,伴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字母的标注数量也随之减少;最后指导学生整体合唱并进行识谱。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种策略的好处在于将知识点进行了分解,从而降低识唱的难度,使得学生能够获取成功的体验并增强识谱写的兴趣,保持识谱的热情与动力。

变序学习策略,即根据学生的识谱能力、乐谱的难易程度来灵活改变识谱的程序。比如,先学会歌曲,在此基础上再教学识谱;或者先将难点提前解决,尔后开展识谱教学;当然,也可以将打乱乐句的排列顺序,从中随便选择几节乐谱,指导学生听辨后进行排序。

动趣相伴策略,代表着识谱教学的一个方向,体现了识谱教学的一个原则。其旨意在于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加工与创造,赋予教材以趣味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则可以根据本人的认知习惯有选择性的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四个借助”的作用,培养学生识谱能力:一是借助柯尔文手势,二是借助图形谱、表格,三是借助游戏、律动,四是音乐创编、器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上述手段的科学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感知节奏与音高,让识记音乐记号、识读曲谱的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趣味十足,对学生富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改进与优化小学音乐课程中“识读乐谱”策略教学

(一)重视与培养学生的“唱名音程感”

教师要格外重视与培养学生“唱名音程感”,要善于组织学生用心聆听音乐,对谱面进行仔细观察,并轻声哼唱旋律,培养学生的唱名音程感。这样才能突出识谱教学的关键点,让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满生机与活力。比如,教学《踏雪寻梅》,笔者首先播放《铃儿响叮当》给学生听,“叮叮当”铃声部分的音乐一下吸引了他们并引起关注。接着,再播放《踏雪寻梅》歌曲中的铃声部分,并用课件呈现乐谱,趁机引导学生跟着钢琴视唱曲谱。这样实施教学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听觉与视觉,锻炼演唱发声能力、唱名音程感和对比辨别能力。

(二)增进学生的节奏感体验,培养音位感知能力

识读乐谱重点应放在节奏和旋律上,而旋律的识唱又要抓住音位识别这个难点。节奏乃旋律之骨,音乐之魂。因此,教师要将寓枯燥的节奏训练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中,以游戏激兴趣,以实践促发展;要注重将节奏难点分散开来一步一步解决,增进学生的节奏感体验,使之不仅能读、记节奏,还能够灵活运用节奏。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恒拍的体验,在演唱、视唱、念打节奏之前,要给学生恒拍的提示;要注意连续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念打,以培养学生恒拍感觉。

(三)分解与化简节奏难点,促进感知与把握

歌曲教学中一些较难的节奏,学生往往把握不好,导致演唱得不准确,比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教师要先将它们转化成常用的简单节奏,尔后再逐步地过渡到原来的节奏,这样做的好处是分解与简化节奏难点,促进了学生对节奏的感知与把握。比如《小蚂蚁搬大山》是一条变拍子的练习,教学时配上生动的歌谣,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学生诵读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创编,以增强教学效果。

(四)借助音乐活动促进学生掌握乐谱知识,提高识谱能力

指导学生学习乐谱,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为此,教师要从乐曲本身的特点和教学实践出发,促进各种器官的联动,进行节奏与音位的分解训练。训练过程中,一要注重兴趣激发,二要注重情境创设。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适当降低识谱难度,借助趣味性的活动、游戏、表演等手段来促进对乐谱的感知、感悟与掌握,赋予识谱训练以生动性与审美性。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运用听辨音高、编创乐谱、视唱歌谱、律动等游戏创设情境,驱除陌生感,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唱准音高,熟悉唱名;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节奏、力度的特点。这些做法都可以为后续的识谱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在“识读乐谱”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所教乐谱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艺术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从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乐谱识读能力。

论文作者:龚,亮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小学音乐课程中“识读乐谱”教学策略摭谈论文_龚,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