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的推出与世界经济_欧央行论文

欧元的推出与世界经济_欧央行论文

欧元的启动与世界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欧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这是本世纪世界经济领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欧元能否保持其稳定性,这一新型货币的诞生对欧洲经济和世界经济将会发生什么影响,对国际货币改革有何启示等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一、欧元将会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吗

一些对欧元持怀疑态度的人把欧元比作“泰坦尼克号”,认为它在过渡期内就会夭折;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塞缪尔森曾认为欧元是“欧洲愚蠢的新货币”;哈佛大学马丁·费尔德斯坦认为欧元将引发国际冲突;著名的投机专家乔治·索罗斯认为它在实施不久之后将很快消失。

笔者认为,从总体上来说,欧元将是一种稳定且坚挺的货币。首先,欧洲中央银行将具有高度独立性。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欧元的稳定。从西方经济理论和实际来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强,对币值的稳定越有利。《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明确指出,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可以为货币政策提供最好的保障。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含义包括:不接受任何政府和机构的命令,自主地指定和执行其货币政策;不得为帮助政府和欧盟官方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发钞票,拥有自身独立的预算权和结算权,可以自由地支配其收入;拥有运用有效推行货币政策所需的各种手段的自主权。其次,《阿约》确立了欧元的法律地位,将成为欧元的稳定器。1997年10月签署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包括《稳定与增长公约》、《新的货币、汇率机制》和《欧元的法律地位》三个文件。《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不管是哪一国,凡是被确认财政赤字高于3%的超额现象, 必须在四个月内提交有效控制财政赤字的措施,最迟在一年内消灭它;若该国无力达到上述目标,则须缴纳一笔无利息的存款(押金),如果在两年内仍无法控制住财政赤字,则这笔押金就被充公。这笔罚款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额为国内生产总值的0.2%,浮动额为财政赤字超额部分的10%, 但罚款总额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0.5%。不过,有下列情况者将被看作例外, 不受该公约的制裁:经济衰退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经济衰退虽然未超过2%,但是能够提供衰退是突发性的,或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国内生产能力遭到破坏的证明的,也可免于制裁。《欧元的法律地位》则为欧元的采用设定了有关详细的法律框架。再次,欧元的定值方式对欧元的币值稳定有利。1998年5月2日在布鲁塞尔特别首脑会议上,最终确定了以欧洲汇率机制的中心汇率作为欧元与欧元区成员国货币的比价。欧洲中心汇率机制已在欧盟内部使用了近20年,用它来制定欧元汇率比较容易参照,欧盟各国在使用中心汇率稳定币值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投机家必然要考虑与欧盟国家维护汇率稳定相对抗的能力。事实上,在欧盟确定首批加入欧元区成员国的名单和定值方式之后,外汇市场上区内货币比较稳定,其中德国马克汇率明显上扬,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市场对于欧元币值稳定的预期。最后,欧元的地位将与欧元区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相对应。欧元区国家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7.21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8%,出口额达到9842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的20%;而同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9万亿美元,也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8%, 出口为7891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6%,低于11国。货币币值强弱归根结底要以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欧元启动后,欧元区统一大市场的优势将会充分显现,资源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当然,影响欧元稳定性的因素也不少,这些因素也是怀疑派的主要理由。影响欧元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 )经济政策的协调比较困难。欧元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国的经济周期也具有非同步性,各国所要奉行的经济政策的要求也不同。如果欧洲中央银行采取“一刀切”的货币政策,则很可能使某些国家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击。欧盟还缺乏统一的财政,欧盟一级的财政预算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不足1.5%,欧盟至今没有建立起任何收入转移的机制。(2)失业率居高不下。近20年来,欧盟的失业问题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进入90年代以后,欧盟的失业率仍长期保持在两位数,总的失业人数已超过1800万人,成为欧盟国家难以克服的顽症。造成欧盟各国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经济结构的调整;长期推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的恶果;经济周期的影响等等。失业不仅成为各国财政的巨大“黑洞”,而且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各国政府将把克服失业作为经济政策的中心,但在欧元启动的初期,欧洲中央银行为了维护欧元的稳定很可能会维持较高的利率,这就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失业,而失业的加剧又会使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形成货币扩张的压力,进而影响到欧元的稳定。(3)劣币可能驱逐良币。 在欧元的过渡期内,为了便于公众熟悉和接受新货币,规定了“不强制、不禁止”(No-compulsion,no-prohibition)的原则,欧元区各国货币流通领域存在本币和欧元同时流通的情况。根据格雷欣法则,当两种名义价值一致而实际价值不一致的货币同时流通时,低价值货币(劣币)将把高价值货币(良币)驱逐出流通领域。该法则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两种货币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之间存在偏差。在存在多种货币和多种汇率的条件下,出现这种偏差的可能性很大。1998年12月31日,欧洲中央银行锁定欧元区各国货币和欧元的汇率,但这只是名义汇率,在过渡期内,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肯定会发生变化。当实际汇率偏离名义汇率时将会发生劣币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欧元的稳定性。(4 )新的欧洲汇率机制运行有一定难度。在1996年12月都柏林首脑会议上签署的《欧州单一货币最后期限公报》中,批准了“关于1999年1月1日在欧元于其它尚未加入单一货币的成员国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汇率机制”的方针原则:第二汇率机制的目标与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相同,即维持物价的稳定;加入汇率机制的自愿性;中心汇率将以欧元为一方,非成员国货币为另一方确定中心汇率,波幅为中心汇率上下15%;中心汇率保持充分的灵活性,根据经济状况及时调整。中心汇率和波动幅度由欧洲中央银行、各国财政部长以及加入汇率机制的非欧元区国家中央银行行长共同决定。但是,欧洲中央银行明确表示不承诺在非欧元区货币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时给予支持。欧洲中央银行可以进行干预,不过这种干预必须以不影响欧元区国家物价稳定为前提。然而,一旦发生象1992至1993年那样的危机,新的欧洲汇率机制可能崩溃,并且会使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成果丧失,最终必然影响到欧元的稳定。

二、欧元的启动对欧元区国家经济的利弊分析

欧洲货币联盟作为欧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欧洲一体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本世纪世界经济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可以预料,欧元的出现和顺利运行将对欧元区国家甚至整个欧洲产生全面的、深刻的影响。

1.欧元的启用将大大降低成员国之间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欧元的采用可以简化手续,节省时间,加快商品和要素的流通速度,大幅度降低货币汇兑和保值支出,减少核算成本和交易费用等非生产性支出。据测算,由于个人和公司为兑换外汇向金融机构交纳的手续费所形成的交易成本约占欧元区GDP的0.25%。此外, 消费者还可以对各国的物价一目了然,免去了转换的麻烦,也便于商家销售。

2.欧元的启用将有利于减少外汇风险。欧元正式流通后,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汇率的波动就不复存在,这将大大减少统一大市场内部的经济风险。欧元区内部的经济相关度很高,区内贸易量的比重高达60%以上。随着外汇风险的减少,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融资和投资的步伐将大大加快,企业跨国兼并和收购将更加活跃,各种要素在整个欧元区将得到更加合理和高效的配置。

3.欧元的启用可以降低中央银行对汇率的干预成本,节约外汇储备。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将上升,内部资本流动将加快,统一的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将大大增强,汇率的稳定程度将提高,使得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大幅降低,进而减少外汇的持有成本。

4.欧元将对欧元区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起到积极作用。抑制通胀长期以来一直是欧盟各国政府政策的重要目标,但由于缺乏有效配合,各国政府付出了很大代价。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效果常常被别国的政策抵消。各国常常采取竞争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竞争性货币政策。欧元启动后,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欧洲央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且把抑制通胀、稳定物价当作首要目标,这将从制度上减少恶性通胀产生的可能性。

5.欧元有利于提高欧元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欧元区强大的经济实力将促使欧元的币值稳定,增强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欧元区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欧元启动后,成员国的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得到统一,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大,吸引力增强,区外的投资者将会对以欧元计价的资本品产生更多的需求。由于欧洲中央银行建立的共同外汇储备会大大超过成员国单独拥有的外汇储备,其干预能力也将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成员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干预能力。

但是,实行货币联盟也存在一些弊端,可能产生一些突出的问题,付出一定的代价。首先,成员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受到限制。传统的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由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而货币联盟成立以后,成员国不能再利用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两大宏观调控手段获得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最佳组合,因此将受到较大的损失。其次,必须让渡国家的部分经济主权。在货币联盟的情况下,成员国在财政上必须严格遵守《马约》的趋同标准,共同货币由欧洲中央银行来发行,货币政策也由欧洲中央银行来制定,并建立起超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机构。成员国的政府将失去通过货币贬值来提高竞争力的能力,也不可能通过增加货币投入来解决经济衰退,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也可能无能为力,失业问题可能更加严重。再次,货币联盟可能降低一些成员国的福利水平。由于各国的企业税、增值税、资本税、财产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税率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某个国家采取比较宽松的财政政策,就会导致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向该国,给经济带来损失。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可能为了顾全大局向那些经济状况不好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或者在有关经济政策上作出让步,使本国的经济福利水平降低。最后,货币的转换须花费一定的成本,甚至引发金融动荡。

三、欧元的启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从50年代开始,西欧一直是区域集团化、一体化运动的领头羊。在它的影响下,北美、亚太、东盟和非洲等地区的集团化、一体化的浪潮迭起,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如果欧元能够顺利运行,必然使整个欧洲在世界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大大改变国际政治格局、国际货币格局、国际贸易格局、国际资本流动状况,使西西矛盾、各区域集团之间的矛盾、竞争变得更加复杂,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

1.欧元的出现将改变国际货币格局,很可能呈现美元与欧元平起平坐的局面。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日元和马克的地位有所上升,但是并未出现并驾齐驱的三币时代,美元仍在国际货币格局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世界储备总量中,美元的比重占62.5%,日元和欧元区国家的货币分别占6.2%和22.4%。 其中主要原因是日本和德国等无论哪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已与美国不相上下,欧元的地位将与实行了货币联盟的欧元区国家经济地位相适宜。据英国专家的估计,在欧元流通后的两年内,区外国家可能有1000~1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转为欧元,其中包括拥有2100亿美元储备的日本中央银行。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费雷德·伯格斯腾认为,由于各国中央银行及投资者资产组合的调整,将会有5000~1000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转换为欧元。

2.货币联盟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最终会推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生产能力总体上供大于求,各国和各集团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各种经济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虽然关税壁垒在逐步消除,但非关税壁垒名目繁多,给第三国的出口制造种种障碍。

3.欧元的启动将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欧盟虽然建立了统一大市场,但金融市场的融合度还不够。欧元启动后,欧元区所有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以及衍生品市场都将以欧元挂牌,成员国之间不存在汇率波动,投资者会将投融资操作扩大到整个欧元区,其结果是可能导致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的形成。欧元的出现使金融产品日益同化、收益率趋于一致,金融业只有不断扩展营业范围,提高范围质量,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这样,银行业新的兼并与收购浪潮又将来到。欧元还将加剧伦敦、法兰克福和巴黎金融市场之间的竞争,英国暂时不加入欧元区会使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下降,法兰克福作为欧洲中央银行所在地,其金融中心的地位将会上升,巴黎金融中心地位将因其流通性和一流的市场条件和交易手段而有所上升。

4.有可能形成新的跨国兼并和跨国投资浪潮。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将使欧元区真正实现“无边界经济”,将首先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和跨国兼并。为了争夺世界市场,其它区域集团也不会甘心示弱,必将形成一个你争我赶的跨国兼并和跨国投资的浪潮,全球生产要素的配置会更加合理。

四、欧元的启动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启示

近年来,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可谓风波不断,危机四起。美元与日元、马克的汇率大起大落,欧洲货币体系动荡、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都十分清楚地表明了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根本性缺陷,异常脆弱,必须彻底进行改革。欧元若能顺利运行,将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关于国际基础货币(本位货币)的问题。一个相对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有一种基础货币才能顺利运转。历史的经验表明,无论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基础货币都会存在“特里芬两难”的问题,早晚会因为基础货币国的经济力量衰弱而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目前的最佳选择只能是各区域货币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以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2.关于汇率制度问题。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优劣问题长期以来是国际金融界争论的焦点。 自1973年3月以来,浮动汇率制成为主流,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烈的今天,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日益脱节,虚拟资本与实物资本已形成一种倒金字塔的关系,稳定性极差,人们对汇率变动的预测越来越难。欧元的采用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成立,从本质上来说是回到了固定汇率制。欧盟也已经表示,欧元将与美元和日元达成固定汇率,以使欧元最终成为硬通货。早在199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春季会议上公布了一个汇率制度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有三点:美元、马克和日元三种货币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制;三种货币之间实行“松散的固定汇率制”,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统一管理,平稳地调整三者的汇率;加快马克和日元国际化的步伐,提高它们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形成三个货币区域,以减少美元汇率波动所造成的影响。

3.关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问题。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收支不平衡首先表现在外汇市场上,调节的机制是汇率的变动。但事实上汇率的调节并不能有效地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这是因为经常项目收支对汇率的变动有一个时滞,即“J曲线效应”, 货币贬值开始时的影响是不利的,会使贸易条件恶化,国际收支更加困难,只有经过了一段时间,才会使国际收支状况得以改善。另外,对外汇率下跌还会对资本项目收支发生影响,若人们信心不足,预测汇率还会下跌,则国内资本将外逃,资本项目将恶化。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际协调来共同进行调节,要求顺差国和逆差国进行对称的、有条不紊的调节,有关各方都应该尽到自己的义务,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欧元的启动将从制度上促使欧元各国国际收支的调节进一步建立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对于全世界来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给有关各国经济带来了紧缩或膨胀效应,一国的经济失衡又会产生“一损俱损”的连锁反应,造成了世界经济的极端不稳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认识到只有各国加强在汇率、货币和财政政策方面的合作,才是改善国际收支、克服经济困难的明智选择。

收稿日期:1998-12-09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欧元的推出与世界经济_欧央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