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均衡分班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鸣

浅谈均衡分班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鸣

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210000

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促进教育公平,南京市教育局在2017年出台了《关于做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分班工作的通知》文件,在全市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新起始年级全面推行均衡分班政策。对于笔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因为笔者多年来从事一线初中地理教师工作,所教的班级都是分层班级,笔者也习惯了班级学生层次大体相当的教学模式。

如何适应新形势?笔者认为在均衡分班背景下主动发现地理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及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地寻求破解问题的对策是适应新形势的关键所在。

一、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笔者除了深刻体会到均衡分班的优势之外,也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了一些新问题。

问题一:均衡分班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接受平等的教育,然而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基础也不相同,因此在班级授课中会出现课程难度的控制困难问题,事实上也造成了对不同基础孩子的新的不公平,尤其是对尖子生的不公平。为了面向大多数学生,笔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更多是针对中等生,往往对尖子生兼顾不过来,无形中磨平了尖子生的“尖度”。

问题二:均衡分班客观上带来了一个班级内学生成绩贫富不均的情况,教师授课时,把握不好,一堂课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基础不好的又学不会。因此,课后的提优补差分层辅导就显得尤为必要。一般学校都会利用辅导课对部分学科进行分层走班辅导,由于时间有限作为考察学科的地理不可能有被学校安排分层走班辅导的“殊荣”。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上就完成分层辅导、有效控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则是笔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问题解决途径及对策

鉴于以上两个问题,笔者结合一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摸索了一些相关的对策:

对策一:课堂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

笔者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总会设置“全体”、“提优”、“补差”三条线索进行地理分层教学。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做好尖子生的“提优”培养和后进生的“补差”托底工作。

1.设计课堂特殊学习任务,采用推荐性作业,在着重培养尖子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前提下,放手让尖子生自主学习。

就平时的课堂而言,很多时候会出现少数尖子生给多数学生“陪读”现象,一堂课下来尖子生往往“吃不饱”。所以,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尖子生的个别点拨、辅导、激励外,还要依据尖子生学习能力强、自觉性高的特点,设计一些特殊学习任务,布置一些有高度的作业。

2.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在着重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困生课堂参与度。

一般情况下,学困生的基础薄弱、学习依赖性严重、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弱,往往成为课堂学习的旁观者。因此,提高学困生课堂主动参与度是“补差”的关键。怎样提高学困生课堂参与度呢?首先,要分层设计教学目标,降低学困生的目标要求,在达成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时评价,提高其学习自信心。以课堂练习为例,笔者对同一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于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的题,我只要求学困生用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其次,通过课堂面批辅导的形式,指导学困生学习方法,让学困生初步掌握地理思维方式。在课堂练习环节,笔者更多的是在学困生附近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讲解。再次,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困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

对策二:合作学习的灵活应用

怎样在地理课堂上进行分层辅导、有效控制“贫富差距”的扩大?笔者实践后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新授课上继续使用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从而快速进行组内“兵教兵”合作学习。在复习课上笔者则创新采用按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先行军(尖子生)、主力军(中等生)和后备军(学困生)”三个不同层次组别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复习会更有针对性,效率会更高。

1.笔者会按三个层次设计各自的地理复习学案,新的分组方式利于学案的分发;利于笔者在不干扰其他层次学生、在学案完成进度差不多的情况下对学困生进行逐一面批、集中辅导、讲解和订正。

2.把尖子生分在一组,充分运用“共生效应”,让尖子生之间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交流,鼓励他们彼此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他们之间营造一种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保尖、促尖”的目的。

3.“先行军”复习学案的标准答案就印在学案的后面,由他们自行批改,有疑问在“先行军”内部合作解决;在大部分“主力军”完成复习学案后,笔者出示答案,组内成员相互批改,有疑问相互讲解,再有疑问笔者集中解释;“后备军”是复习课上笔者全程关注的重点,因其紧挨“先行军”,有时笔者会采用“人盯人”战术,让比较负责任的学生当“小老师”督促他们学习,达到“智者加速、惑者有助”的目的。

总之,无论教学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都应在实践教学中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应对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让所教的学生有信心学习、有能力学会、有兴趣学好。

论文作者:陈鸣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浅谈均衡分班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